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白的嬉隱肆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巨匠中的巨匠,香醇的 The Band

小白的嬉隱肆
·
·
正如團名集低調與狂妄於一身,應該是我今年的深度聆聽計畫至今最愛的一團了。

The Band(對,這個樂團就叫這個名字)是我今年認真攻略計畫所完成的第五團,前四個詳見此舊文。從前只愛聽 The Band 最有名的生涯頭兩張唱片,再加上幾首常出現在各種選集裡的歌曲而已,始終對他們一知半解、不親不近。這次會挑上 The Band 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之前在爬 The Byrds 時發現他們是 Bob Dylan 歌曲翻唱大戶(甚至專門集結成為唱片),而另一組跟狄倫關係密切的就是 The Band,其實這也是搖滾樂迷人盡皆知的。這些老音樂聽一聽你很難不去面對 The Band,所以我就乾脆直球對決啦。以下是這四十天來聽的所有唱片:

正式專輯

  • Music from Big Pink (1968)

  • The Band (1969)

  • Stage Fright (1970)

  • Cahoots (1971)

  • Moondog Matinee (1973)

  • Northern Lights – Southern Cross (1975)

  • Islands (1977)

  • Jericho (1993)

  • High on the Hog (1996)

  • Jubilation (1998)

現場

  • Rock of Ages (1972)

  • Before the Flood (1974):與 Bob Dylan 合作

  • The Last Waltz (1978):既是現場錄音,也算是同名電影的原聲帶。但我聽的是 2016 年出版的這場告別演唱會四十週年紀念版,其中包含了所有 1978 年版本與 2002 年發行的大盒裝裡的曲目。

  • The Bootleg Series Vol. 4: Bob Dylan Live 1966, The "Royal Albert Hall" Concert (1998):與 Bob Dylan 合作

選輯

  • The Best of the Band (1976)

  • A Musical History (2005):原版實體盒裝是 5CD,但各大串流上只有後面四張的歌(且非完整收錄),少掉的第一張裡面全是 The Band 生涯早期未發表過的錄音,超殘念!我努力搜尋卻仍未見網上有這張內容,期盼有天能發現。經研究,原來 4CD 是當年特別專為樂迷透過網路下載而推出的特別版,如今串流當道,不懂為何還沿用此版。

  • The Bootleg Series Vol. 11: The Basement Tapes Complete (2014):下面 1975 年 The Basement Tapes 的完整版

其他

  • Planet Waves (1974):Bob Dylan 專輯,The Band 參與合作

  • The Basement Tapes (1975):Bob Dylan 與 The Band 共同掛名

  • No Reason to Cry (1976):Eric Clapton 專輯,The Band 參與合作

以上所有專輯都去維基百科爬文,一字不漏。所有歌曲都邊聽邊看歌詞,無一例外。其實 The Band 的相關作品還不只這些。

The Band 是在 1977 年初首度解散,此前恆常穩定的五位團員堪稱搖滾樂史上最經典的一組陣容。就以第二張專輯的封面來說,由左至右分別是:

鋼琴手/主唱 Richard Manuel
鼓手/曼陀林/主唱 Levon Helm
貝斯/主唱 Rick Danko
鍵盤/手風琴/管樂器 Garth Hudson
吉他/詞曲主腦 Robbie Robertson

五名團員個個功力高強,常常被人請去合作,譬如除了 Dylan 之外,前述 Eric Clapton 也整團都請過。並且個別團員在樂團解散前就已經參與過不少其他唱片,像這次我聽過的就有:

  • 創作歌手 Bobby Charles 1972 年的同名出道作,除了 Robbie Robertson 之外所有人都有參與。The Band 之前就唱過他寫的歌,這次連常搭擋的製作人都一起出動協助 Bobby Charles 推出個人專輯。

  • 芝加哥藍調祖師爺 Muddy Waters 1975 年的專輯《Woodstock Album》,他當時東訪紐約州的 Woodstock(也是 The Band 大本營所在地),Levon Helm 與 Garth Hudson 都貢獻了演奏,而且第一首歌〈Why Are People Like That?〉就是 Bobby Charles 寫的。此外藍調口琴高手 Paul Butterfield 更是挑大樑,因為那陣子他人也在 Woodstock。老前輩就這樣跟一幫子白人男孩作伙,搞出這張銷魂藍調搖滾。

另外,樂團解散後團員們也陸續推出個人專輯,一時間我還沒能都聽,不過現場專輯倒聽了一張:《Live at the Lone Star》 (2011),這是 1984 在紐約市的酒館實況,Richard Manuel、Rick Danko 和 Paul Butterfield 一起開心 jam。

最後聽的是一張 2007 年出版的致敬專輯《Endless Highway》(來自 The Band 一首歌名),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當代名團 Death Cab for Cutie 唱的〈Rockin' Chair〉。這首歌由 Robbie Robertson 所寫,讓鋼琴手 Richard Manuel 來唱。Robbie 在寫歌時都會預先設定歌曲要給團中三位主唱哪一位來唱,通常給 Richard 的比較抒情、感傷,因為他個性如此。我很喜歡這首歌,寫水手年老後,再也不想念海上生活和曾經的翻騰,只想在剩下不多的日子裡回老家度過餘生。

所以通算下來,其實我聽了 24 張唱片。雖說 40 天聽 24 張貌似並不會太多太操,但當中有不少魔王等級的東西,最大 BOSS 當然就是《地下室錄音帶》(The Basement Tapes),這張原版推出於 1975 年的佳釀,且引馬世芳言:「那個聖與俗、善與惡、歷史與當下的界線都泯然不存的江湖。」但當時唱片中只有 24 首歌,遠遠不及樂迷口耳相傳中的數量,果然到了 2014 年狄倫靴腿系列第 11 集總算以 139 首歌、超過六小時半的完整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光這兩張唱片加起來就有 163 首歌,耗去我整整十天,我甚至一首首邊聽邊去爬文、看歌詞,如果是翻唱曲就找原曲來聽,如果原曲有許多代表性版本那我就盡量都聽... 就這樣卡關十天,跨過去後雖然身心舒暢解脫,卻仍覺蹎躓於虛泥之上不太踏實。不解何故,可能狄倫真不是可以讓你隨便剖析者吧。

狄倫靴腿第 4 集也是個大魔王,那就是 1998 年推出的《巴布狄倫 1966 年皇家亞伯廳現場會實況》,也就是搖滾樂史上著名的「猶大」事件實況,下半場頂住洶湧壓力、和背起電吉他的狄倫一起燒出漫天煙硝的伴奏樂團 The Hawks 就是 The Band 前身。這張唱片的地位也無庸置疑,認真聽它個三遍也是基本消費。

從英國折騰一番回來,一年多後原班人馬在 Woodstock 的「大粉紅之屋」進行前段所提及的地下室即興錄音,這段掌故其實肇因於狄倫在此之間發生的嚴重摩托車事故而得以順便修養身心。The Band 藉此機會獲得多首與狄倫創作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音樂功力更如神農嚐百草般再上層樓。所以稍後 1968 年能成功單飛出道,推出名留青史的《Music from Big Pink》,這些實力養成階段的故事都是必須的。


若論 The Band 最有名的歌,應非收錄在大粉紅之歌中的〈The Weight〉莫屬,這也是長久以來我最愛的 The Band 曲,我當初就是因為這首歌才去看老片《逍遙騎士》(Easy Rider)。Levon Helm 邊打鼓邊領銜主唱的瀟灑神采,也被收進 1976 年感恩節解散演唱會「最後華爾滋」(The Last Waltz)的影像中(馬丁史柯西斯導演的紀錄片,前年終於讓我在金馬影展上看到,看的我眼淚直流,堪稱史上最佳音樂紀錄片),每段副歌中眾人合音更是天籟般令人傾醉!

不過在我走了這段 The Band 長路後,有兩首不斷被我無限循環播放,那就是由 Richard Manuel 主唱的狄倫創作曲〈I Shall Be Released〉以及 Rick Danko 主唱的〈It Makes No Difference〉。前者就是地下室錄音帶時期 The Band 學到的,Richard 邊彈鋼琴邊用高揚假音唱完整曲,從此名曲誕生,無數後人翻唱,也成為最後華爾滋終了前的全體大合唱。

而〈It Makes No Difference〉則收錄在 1975 年的專輯《Northern Lights – Southern Cross》中,這張唱片是 The Band 五年來第一張全新創作專輯,過去五年間他們聲勢下墜,七〇年代的新樂迷不太買單他們濃濃老時代氛圍的風格,且除了 Robbie Robertson 之外的團員也創作撞牆,可能沈溺毒酒間的生活習性造致影響,所以 Robbie 非得獨攬專輯中所有詞曲創作。他力圖振作繳出了令樂團東山再起的成績,可這也幾乎成為無可避免的終點,再下一張 1977 年的《Islands》只是過去未發行歌曲合集,然後待最後華爾滋演唱會結束後,樂團旋即解散。我喜歡〈It Makes No Difference〉就是因為每次聽都會想到這張唱片的「天鵝之歌」狀態,而且 Rick Danko 鼻音濃重的靈魂唱腔,搭配結尾 Garth Hudson 的薩克斯風和 Robbie 鬆緊合度的電吉他,真的很悲催呀!就像歌名,「有差嗎」?反正走到這一步,還存不存在,有差嗎?

其實在我爬到 1970 年的第三張專輯《Stage Fright》時,就有看到 Richard Manuel 的狀態問題。Robbie 在寫專輯同名曲時,想像這首「舞台恐懼症」者之歌應該由 Richard 來唱,因為他是團中心思敏感、個性多愁善感的一位,但他的聲音比較尖拔,試過以後大家覺得由 Rick Danko 那較為「神經質」的細膩音色來表現更為適合。一個團裡有三位優質主唱,真是 happy problem 啊。重點是,我才首度瞭解到 Richard 的個性。

The Band 前兩張專輯大獲好評後,他們也迎來樂壇明星等級的地位。Robbie 此時的人設越趨優雅文青,無論詞曲貢獻或是唱片製作,他都持續展現漸強主導地位。我曾經在舊金山反主流書店「城市之光」牆上看到一張照片,他與狄倫、詩人 Allen Ginsberg 及 Michael McClure 合照,多麽文青的一幕!反之,Richard 就像個與世無爭的鄉村大男孩,跟 Robbie 漸形對比。如今眾人皆知明星光環是福也是禍,The Band 後續幾張銷售不佳,Richard 陷進那老掉牙卻該死的毒與酒中難以自拔,狀態時好時壞,有時還能唱上兩句〈I Shall Be Released〉中的招牌高音,有時卻連琴都沒法好好彈。聽聽《Live at the Lone Star》中的演繹,Richard 的悽楚假音和 Rick 的靈魂中音,舒服死我了!

Robbie 執意解散樂團,對其他團員肯定造成不小影響。我沒去深探,但猜測個性比較敏感的 Richard 可能很受傷,日子過的飄搖,浮浮沈沈人世。至少,進入八〇年代後,他們在 1983 年再度上路演唱,Rick 尤其喜歡與 Richard 相互搭擋扶持,在酒館這類觀眾不多的小型場地上台也甘之如飴。像上面那張 1984 年在紐約市 Lone Star Cafe 的錄音,我就不斷聽到 Rick 在講 Richard 東 Richard 西的,哥倆很麻吉呢。所以在看到 Richard 1986 年在旅館房間自縊結束長久深陷憂鬱的可憐生命後,葬禮上 Rick 邊抽泣邊用假音唱著好兄弟的招牌曲〈I Shall Be Released〉時,也不禁滾下淚珠。

於是我也聽了幾首後輩致敬 Richard Manuel 的歌,譬如南方搖滾團 Drive-By Truckers 的〈Danko / Manuel〉:

Can you hear that singing / Sounds like gold
15 years ago they own that road
Now it's rolling over us instead
Richard Manuel is dead

黃金般的歌聲,豈不?

Eric Clapton 也有一首歌叫〈Holy Mother〉,收在他 1986 年的專輯《August》中。這首抒情曲以前就聽過,但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這是獻給 Richard Manuel 的歌。Richard 在 1986 年三月過世,EC 聽到消息感傷不已,於是就寫了這首歌。話說 EC 跟 Richard Manuel 有什麼關係?其實早在他還沒去美國闖出新市場之前,仍在 Cream 樂團時期就聽到 The Band 出道專輯了,推算那也是 1968 年以後。他十分喜愛 The Band 的樸質之聲,反而嫌自己在 Cream 玩的東西太重了。他甚至希望能成為 The Band 的一員,當然我們知道並沒有成真,不過後來他去了美國,如願禮聘到 The Band 全員參與新專輯錄製,那就是 1976 年的《No Reason to Cry》,Richard 和 Rick 都和 EC 共寫並合唱了一首歌。原來 EC 在〈Holy Mother〉中的悲傷竟是為了 Richar Manuel 而哭,如今我總算知道。

Robbie Robertson 在 1987 年也出了個人同名專輯,開場曲〈Fallen Angel〉就是獻給老隊友 Richard 之歌。即使在 The Band 時期的 Robbie 很少貢獻主唱歌聲,但在自己專輯中唱給老友仍表現地有模有樣。另外,這張專輯有獲得 Rick Danko 和 Garth Hudson 一臂之力,至於鼓手 Levon Helm,顯然不可能,因為他長年不滿 The Band 後期 Robbie 主導地位和利潤分配,積怨久矣,不可能去幫他。不過這是另一段故事了,暫且不談。

至於 The Band 其餘團員,他們在 Richard 離世後加緊復出腳步,即使 Robbie 不願意回來,Rick、Levon 和 Garth 也找到新支援,在 1993 年至 1998 年之間陸續推出三張新唱片,前兩張都各收有一首 Richard 從前留下主唱錄音的歌曲,象徵著 Richard 也陪他們走到最後。1993 年的《Jericho》中有首〈Too Soon Gone〉,走太快了,只能用歌聲懷念故人。

1998 年的《Jubilation》是 The Band 真正最後作品,但仍好聽,在我眼裡他們水準從沒有衰落過。開場曲〈Book Faded Brown〉歌名「泛黃的舊書」就像他們的音樂,古樸卻芬芳,才聽就迷上:

想想此時都已經是很近代的 1998 年了,搖滾樂的世界又翻了幾重,三位元老團員的音樂聽起來還是那麼有古意,到底是怎麼辦到的?那感覺就像是本文開頭他們第二張專輯封面上那張古樸的相片,簡直就是從 19 世紀穿越來到現代的人嘛。隔年 1999 年,這首歌的主唱、擁有感性靈魂歌聲的 Rick Danko 病逝,Levon 和 Garth 決定永遠停止 The Band。然後到了 2012 年 Levon 辭世,去年 Robbie 登出人間,時至今日只剩團中年紀最大的 Garth 還在世,今年 84 歲矣。元老五人中四人已不在,狄倫卻仍保持巡迴演唱... 不管啦,都給我好好活著!

回到唱片,前面說過 The Band 作品中有許多魔王等級的,除了地下室錄音帶和皇家亞伯廳之外,還有 21 首歌的《Before the Flood》、28 首歌的《Rock of Ages》、54 首歌的《最後華爾滋》、67 首歌的《A Musical History》(我還少聽了一張喲)。但我真的覺得 40 天把這一拖拉庫的東西塞進腦中,並未導致頭昏眼花噁心想吐,反而十分享受他們融合了搖滾、民謠、鄉村、藍調、靈魂、節奏藍調等等元素,演化成擁有自己獨特味道的音樂風格。我都想你狄倫伯當年真慧眼啊,找來這麼一個樂團合作,這才是「真・大內高手」!


總結,The Band 擁有功力高超的五位團員,演奏與表演實力堅強,舞台上彼此經常按需交換樂器,三位主唱聲音也各有特色,無論搖滾或抒情都能完美表達情緒。Robbie Robertson 的吉他演奏亦是一絕,用類似泛音的手法,讓弦產生緊緊繃繃的尖嘯感。他服膺「少即是多」的原則,不玩指頭在琴頸飆速飛舞那套,卻十分契合其他團員的演奏。他們把炫技隱藏在後的完美默契,讓諸多神級樂人喜歡與其搭配,無論 Dylan、EC 或 Muddy Waters,都對他們讚不絕口。Robbie 自己寫的歌更是在狄倫路數之外開創自己的「古意」,很有老時代美國歷史與地理情懷,譬如神曲〈The Night They Drove Old Dixie Down〉即是最經典的代表。

The Band 應該是我今年的深度聆聽計畫至今最愛的一團了。想想他們的黃金年代——六〇年代中期至七〇年代中期——才不過短短十年,卻成為讓無數同儕、樂迷與後輩鍾愛難忘的樂團,確實是巨匠中的巨匠。就像團名 "The Band" 那般,集低調與狂妄於一身,並且絲毫不負這塊招牌應有的形象。

接下來,我想應該會走向 The Grateful Dead 吧?但確定的是,我已經等狄倫傳記電影《A Complete Unknown》和馬世芳翻譯的狄倫著作《當代歌曲哲學》,等到望眼欲穿。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