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為甚麼多數人不喜歡看字,卻喜歡看影片(圖片)
到底是教育水平帶動經濟發展,還是經濟發展帶動教育水平呢?
我們總是習慣事後去解釋,把很多不相關的東西湊在一起,讓它們有因果關係,因為這樣比較好說服自己,我們喜歡聽結果(故事),而討厭隨機(不確定)的答案。
但是很多事情的結果都是隨機的,很多問題就如同上述一樣沒有絕對答案!
常常我們將擅長於"做"與擅長於"說"混為一談,這也是為什麼民選首長常缺乏客觀的標準,因為我們只能憑著他們膚淺的外表和優雅的"光環效應"以及那張嘴巴而支持他,難怪我們常常選出一堆無能的領導,因為在實際做之前,我們都只能靠說去判斷他是否優秀!
接下來介紹一個簡單的小故事:JOE是一位交易員,負責叫做"綠木材"的商品,他以為那是因為木材塗上綠色(其實是因為剛砍下來的木材還沒乾),不過這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優秀的交易員,他能編出許多因素解釋綠木材的價格波動。在這邊我們將一個人誤將必要知識-木材的綠色的來源,錯當成另一種從外面比較看不出來.比較不容易處理/敘述的情況,我們把這種情況稱作"綠木材謬誤"。
因此你理解到你懂越多道理,不盡然使你做對的選擇!經濟學家看到的價格與現實根本不是同一回事,有時候,學得太多反而會使你忘了最簡單的常識,以今年負油價事件來說,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期貨,事發當天5月份期貨早就已經失去意義了(全部實際倉位轉倉到六月),結果還有人敢去抄底,沒想到鬼故事真的成真了,石油交割價真的變成負值,因為甚麼?很簡單,跟你買菜一樣,供需失衡,已經飽和到連儲存石油的地方都沒有了,因此你還要付保管費人家才要跟你買的概念,結果隔了幾天,專業交易員(大戶)發現市場極度恐慌,趕緊大舉放空,因此六月石油期貨當時也一路下探,完全沒有停止的概念,我也因此從當月績效11%直接幾乎歸零(0.6%)
再舉一個久遠的例子,當年科威特戰爭準備爆發時,大家都覺得石油會暴漲,結果等到戰爭真的爆發後,石油卻崩跌,因為戰爭與石油只存在著因果關係,你該考慮就是最基本的供需法則,這個最簡單不過的經濟學原理,如同前陣子的沙國無人機攻擊事件或伊美衝突,以供需法則來看,只是供給出了問題(需求沒變),而市場卻意外得恐慌,隨著供給快速回穩(情勢冷卻),價格當然就回到了正常區間,許多人卻認定這是一隻千載難逢的黑天鵝,以為自己抓住了機會,卻反而成了冤大頭!
以上所述不是要抨擊敘事,只是我們不能過度依賴敘事,去證明自己是對的,我們需要抱持謙卑且極度開放的態度去看待一切,而開頭的問題也不是要抨擊教育和理論研究,而是我們常常被隨機性愚弄,高估好聽的觀念(故事)所扮演的腳色。
從小我們都是聽故事入眠,因此我們已經養成看畫面的習慣,所以為甚麼看書的人總是比較少,因為沒有畫面,需要靠自己想像,但這是需要練習的,平時太忙以致我們失去思考(想像)的能力,一方面是懶惰,一方面是疏於練習,因此才需要精進自己,即使讀再多書也不代表你不會犯錯。
即使你成功一萬次,也難保你下次會不會失敗,你想把機率拿出來討論,來看看今年發生幾次肥尾事件(偏離好幾個標準差),從美股熔斷,債券熔斷,黃金五分鐘內爆噴,石油歸零甚至變成負值,你還相信過去能夠反映未來嗎?
我只能說我們都太天真了!犯了錯就要好好反省而不是找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