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書識。書寫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看清世界真貌

書識。書寫
·
·

書名:《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作者:漢斯.羅斯林、奧拉.羅斯林、安娜.羅朗德

譯者:林力敏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8年7月

坊間有不少探討思考偏誤的書,如暢銷書《思考的藝術》、《快思慢想》等。但在介紹思考盲點,教大家避免直覺陷阱的同時,能令人擴闊視野的,本書應是唯一一本。作者漢斯.羅斯林是瑞典醫生、公共衛生學教授,他提倡“立基事實,對抗無知"的理念,致力向大眾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培養求真的思維,並十度受邀登上TED大會,以數據分析及動態氣泡圖呈現世界真實面貌,協助人們了解世界。本書是他在2017年因胰臟癌辭世後,由兒子奧拉.羅斯林和媳婦安娜.羅朗德合著完成。

書裡開首先拋出十三條問題,內容涵蓋貧富、人口增長、教育、能源與環境等,來測驗讀者對現今世界的了解程度。作者指在其邀請的一萬二千名受測者中,不論普羅大眾,還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菁英人士,除了最後一題關於全球暖化的問題大部分人都能答對外,前十二條問題平均只答對兩條,部分菁英人士的得分比一般人還差。而總結眾人的表現,答對率比黑猩猩隨機亂答的還要低。

為何在資訊便捷的時代裡,我們竟不了解世界的真實狀況?作者說,這並非因為大眾缺乏知識,而是我們的認知已過時。由於人類大腦的運作方式傾向迅速下結論,導致出現種種直覺偏誤,形成過度誇大的世界觀。這些直覺在以前有助人類避開猝然襲來的危險,因為當時人類所生存的環境絕少變動,然而如今我們身在一個截然不同、充滿變數的世界,繼續沿用同樣的思維方式會令我們因缺乏宏觀的認知而產生誇大失真的直覺。這種憑直覺出發的行事方式,不但會嚴重扭曲對世界的認知,更甚的是使人作出錯誤判斷。

書內舉出十個扭曲認知的直覺偏誤,如何造成我們誤解身處的世界。舉例來說,“二分化直覺偏誤"令我們傾向簡單地將世界分為兩大派:我們和他們、有錢和貧窮、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這種直覺偏誤令人忽視真實存在的中間區域。當中提到將國家分為開發中和已開發的二分法已不符現實,並提出將全人類的所得等級分成四級,以此基礎接續談論世界這些年的變化。

緊接探討的是“負面型直覺偏誤"。我們傾向留意壞事多於好事,這從打開電視或翻開報章便能一望而知。雖說媒體的選擇性報道應承擔部分責任,但我們對過往的錯誤記憶和憑感覺的思維方式也起了關鍵作用。綜合分析眾多數據便會發現,世界雖很糟糕卻也在變好,壞新聞多並不代表壞事多,有時只代表各界對壞事的監控度有所提升,不代表世界正在變糟。

吸收資訊時,我們深受“恐懼型直覺偏誤"主宰,習慣接收誇大吸睛的新聞標題,將可怕的事情放大,卻忘了計算風險。比如說,當新聞大規模報道飛機失事消息時,總令人擔憂飛機安全問題,卻沒人留意到飛機失事率正不斷破新低。“失真型直覺偏誤"讓我們習慣把有限的注意力與資源放在眼前的具體事物上,忽略了背後更龐大的問題。“怪罪型直覺偏誤"則令人在出現問題時,急於尋找代罪羔羊,忘了關注更複雜的真相。“急迫型直覺偏誤"使我們誤以為事態緊急,必須立即行動,否則再沒機會做,卻造成壓力,難以妥善分析,進而做出糟糕決定。

書裡一邊以數據和圖表,結合作者的人生故事逐一說明十個直覺偏誤,一邊提供培養求真習慣的方法。讀完本書會了解到,世界並非如我們所想的那麼糟。正如作者所說,世界的正面改變有很多,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保持危機意識確有需要,但別忽略了風險評估。要克制誇大的直覺,以更客觀的方式看待世界,將注意力和資源放在真正造成威脅的事物上,如此才能懷抱更少擔憂,看見更多希望。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