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Toshi Tantei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臺灣都市探險紀聞—榮光不再,淡水河岸的度假俱樂部遺跡

Toshi Tantei
·
·

【Sealson探索系列 發掘台灣隱藏秘境】
—第二期:榮光不再 — 淡水河岸的度假俱樂部遺跡

淡水河出海口沿岸佇立著一座宛若城堡莊園的廢墟,鏽蝕斑駁的鐵門除了彰顯它的神祕感外,靜謐死寂的氛圍更拒人於千里之外。這座國際級的渡假俱樂部曾是名流雅士的聚會殿堂;曾是品味高雅的階級象徵;曾是喧囂城市中得以解放身心的樂土;更可說是「臺灣錢淹腳目」的具象化。如今種種利益糾葛與倒閉歇業,使它成為了城市中異質的存在。河岸美景依舊,盛世卻消逝難返。


說起渡假俱樂部,必須從18世紀末的英國談起。工廠內鏗鏘的金屬聲象徵的是盆滿缽盈的資產階級崛起,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貴族制度日益瓦解。曾經的上流階層仍嚮往著昔日美好,慣於富足且自在生活的仕紳集結在一起,共同出資選定合適的場所,一個採「會員制度」且具備聯誼、社交與休閒功能的場所──這便是「俱樂部」的起源背景。


臺灣方面,俱樂部的發展從明清日治的詩社與藝術沙龍,再到美援時期的酒吧舞廳便稍見蹤影,1950年代後高爾夫球、健身、社交聯誼為名義的城市俱樂部也逐漸成形。時至1970年代正式出現了企業經營「休閒渡假」模式的俱樂部,緊接而來的開放出國旅遊、解嚴、開放中國探親等政策,更使得國民重視起國內外旅遊的生活模式。1998年臺灣的娛樂營業額已達到了718億元,在這千禧年交替之際休閒渡假村與聯誼俱樂部已是資產階級重要的日常休閒元素。 


依循都市化加劇以及建築金融化的條件,俱樂部的置入更成為了房地產開發業者的一大賣點,市郊之地逐漸出現許多附設俱樂部機能的集合住宅亦或觀光飯店,這座國際級的渡假俱樂部也是這樣背景下的產物。除了是堪稱當時全國最高級的俱樂部外,佔地約4000坪,坐擁河岸第一排美景,室內外泳池、SPA館、自助點心吧和宴會廳更是極盡奢華之能事。高門檻的月費全盛時期仍吸引會員達一千五百多人,每月收入高達數百萬元。


然而昔日的黃金帝國卻在千禧年初因經營不善無預警倒閉,積欠的退款與各項雜費高達數億元,在無經濟能力善後下該俱樂部至今已閒置了20年。大廳內氣勢宏偉的旋轉樓梯、金碧輝煌的宴會廳日益殘破顯得格外諷刺,曾經人們嚮往貴族娛樂生活的年代,如今也毀於人性的貪婪醜陋,風蕭蕭的吹過灰濛破損的落地玻璃,從中探出的河岸美景始終如一。

Via Sealson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