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閱讀心得
書名:《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作者:陳志恆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我最想跟大人們說的話,但我說得出口嗎?大人們聽得進去嗎?我發現大人們缺乏這個觀念,且大多沒有意識到。他們要求我們聽他講話時要看著他的眼睛,但我跟他說心事時,卻看不到他的正臉;他說話時要我閉上嘴靜靜的聽,卻從沒讓我完整的講完一句話;大人不喜歡被控制,卻常常控制別人。每個人都是個未知數,想法和觀點皆不同,會因為時間、地點、朋友、書籍等很多很多而改變,人是需要花時間了解的,了解最好的方式就是溝通和傾聽。這時很多爸媽會說我想聽啊,可是孩子不說,那你就應該看看這本書,溝通和傾聽的學問。
「溝通」一詞貫徹全文,想要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大家都知道是溝通,但為什麼做起來這麼難,這本書就是在教各位這個。我是個愛交朋友的人,交朋友一定要聊天嘛,一般現實生活中的人聊天聊乾了也沒關係,路上遇到時可用眼神、肢體來增進彼此的關係,但網友可就沒辦法了。聊天是很好的溝通管道,在每次的談話中,盡可能地觀察對方習慣、興趣等來尋找話題。而一定會有聊不太來的人,遇到這種情況時,每次我都會反覆尋找問題並檢討,這次從書中學到「有時無聲勝有聲」的道理,傾聽而不給想法是一種方式,有時對方只想發洩,並不想知道你有多厲害多會處理問題,如果他連發洩的空間都沒有,自然就會尋找下一個人。
回到主軸,親子之間的關係,我符合文章中很多個案,但又符合陳老師給的解決方法,前者是母親,後者則是父親。從小我的成績不算太差,是家中最好的,母親對我的期望很高,希望我可以上第一志願,時常拿其他同學來調侃我,以及各種情緒勒索;而我的父親,我認為是個很好的典範,只在我需要時給予我建議,從不幫我規畫人生,我想做的事也不會干涉太多,一切都靠自己。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我才沒有意識到來自母親的情緒勒索,反應也沒有個案來得這麼強烈。只是其中幾件卻可能也是長年累積而來的,親子關係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可以解決的事情,我想這也是現代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吧!看了這麼多書也還找不到教小孩的頭緒,孩子沒教好,一輩子有陰影,大人卻可以全身而退,是不是很可惡呢?
我想給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說一些話:
如果你是有孩子的人,我希望你現在檢視自己的行為及你和孩子的關係,孩子很會有樣學樣,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請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學習,另一方面是請不要把你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我說過每一個人都是未知數,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多給他點信任和讚許,不會有人立志當街友的吧。如果你是在考慮要生小孩的人,請好好思考經濟狀況是否可以支撐,別想要孩子回饋給你什麼,孩子是來體驗人生,不是成為你的分身,想好教育方針,別再有受傷的孩子出現,等物質跟心理準備好再生也不遲。如果你是覺得生活很難的孩子,建議你看看這本書,原本我也不覺得我的家庭有問題,但就是不太快樂,或許你可以從書中找到問題,先面對問題才可以解決問題,跟朋友、老師聊天會讓你好很多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