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BOOK_好書小推手_小說04】《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_十二萬分美麗

圈圈轉圈圈
·
·
IPFS
·

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

作者:川村元氣,插畫:恩佐

大概是五年前讀了這本書,不久前(好啦是5月中,我的分享文真的拖太久了)在@過客收藏家 的大力推薦下,我去圖書館借了電影的DVD回來和家人一起欣賞。

看完電影後我有股難以言喻的失落感,倒不是因為不好看,而是有一段我認為很關鍵的劇情讓我出戲了(容我後面再提出討論)。電影許多情節似乎和印象中的原著有些不同,說「似乎」是因為年代久遠,細節已不復記憶。於是我又翻箱倒櫃把書給找出來,花了一個晚上複習了一下。


關於書

這本書文字量不多,用詞遣字淺白,劇情揉合奇幻元素,用輕鬆甚至有些搞笑的方式描述一件其實很沉重的故事:三十歲的年輕郵差被醫生宣告來日無多,還在咀嚼這個難以消化的訊息時,面前出現了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惡魔」,提出了荒謬但似乎蠻划算的交易:「讓某樣東西從這個世界消失,你就可以多活一天。」

無論是電影還是書籍,普遍評價都是「感人肺腑」、「賺人熱淚」,不過我個人的觀影與閱讀體驗裡倒是沒有眼淚,衛生紙終是沒有機會登場。提醒與反思的作用大大多過於感動。

「腦袋空空的,什麼都不想,只是漠然地活在這個世界的生活,和在想像支撐著這個世界無數事物和奇妙架構的基礎上,活在這個世界的生活絕對有很大的不同。」

我有時覺得人生漫漫長,絲毫不嚮往什麼長命百歲,無法理解追求長生不老的人在想什麼。閱讀此書時,我試著想像了一下,如果突然被宣告沒多少日子可活,會是什麼心情?有點複雜,有「解脫」之感,但又會有那麼一點點不甘心?

活著太理所當然了,日子一天天過,讓人不小心就忘記今天很可能是誰的最後一天,那個誰可能離我們很遠,也可能很近,可能是家人、朋友,也可能是自己。

很多人生道理不必說大家都懂,但懂是一回事,真正用心去感受或落實又是另一回事,好像總要死亡逼近時才會突然意識到,自己把很多重要的人事物擺在一旁,為一些其實不那麼必然的事情汲汲營營。

比如,有些人看似重要,其實是過客;有些事看似緊急,其實緩一緩沒什麼大不了;有些物品看似不可或缺,但其實少了也不會死。相對的,有些人事物看似可有可無,但有時失去時才會驚覺那其實是構成自己人生很重要的一塊,只是自己從來沒有認真感受那份重量,所以才不知道,少了那一塊,會對自身造成什麼樣的效應,等到那份重量逝去後才感到空虛難過,往往都太遲了。

《貓消失了》以面對死亡開啟故事篇章,過程探討的是構成人這一生的所有「關係」,如果電話從世界消失,談愛情;如果電影從世界消失,談友誼;如果時鐘從世界消失,談寶貴時間的分配;如果貓從世界消失,談陪伴與親情;最後是如果我從世界消失……談這些關係所形塑出的個人存在價值

自己存在的世界,和沒有自己的世界,兩者之間所存在的些微差距,正是我人生活過的「足跡」。

坦白說,我是真不明白人為何而活的(多痛苦呀),大家常說要為自己而活、為自己而活、為自己而活,但我大多時候都是往身邊人的身上找個理由活著。不希望讓白髮人送黑髮人,所以我活著;希望寶貝姪子姪女的每個階段都能參與,所以我活著;希望我愛(在乎)的人愛(在乎)我的人在難過、挫折時都能相伴,所以我活著。如果,丟棄了這一層層的關係,那麼這個世界上有沒有「我」這個人的存在,又有何差別?如果自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那能多呼吸幾秒又有何意義?

對於人際關係,我總是矛盾的。一方面厭惡與人交集所帶來的各種複雜與煩擾,一方面又喜歡人與人之間交流互助陪伴的溫度。即便近幾年把人際關係斷捨離了一番,我的小圈圈仍與外界有著許多連結,即便頗享受一個人的孤獨,我仍出於本能地尋求與人之間的牽絆。

如果,今天這世界沒了我也無所謂,那實在太悲傷了,比走向死亡還令人難受。繞啊繞想了一圈,說是為他人,其實是為自己。

魔鬼最後說了,「你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了解了對自己重要的人和無可取代的事物,也了解到活在這個世界多麽美好。在自己生存的世界走了一圈之後,重新檢視世界時,發現即使只是無聊的日常生活,也是十二萬分的美麗。」所以,別說自己的生活只有無聊沒有美麗,沒發現只是因為一切都太理所當然而讓我們視而不見罷了。為了少點遺憾,為了不像書裡說的「一昧追求眼前無數並非真正重要的事物,走到人生的終點附近,才會怨嘆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不妨現在開始多用心去感受(或創造)自己要的美麗。

闔卷後,我提醒了自己,多花點時間想想,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物,是自己禁不起失去的,就從今天起好好珍惜。

寫完這些文字再回頭看了一遍,不禁嘲笑自己,天啊,瞧妳說的這些話和想法都老掉牙了!但是,不就是因為我們總是過得太迷糊,所以才老是需要這樣敲打敲打自己,不是嗎?

關於電影

電影有些細部的改編,而且改得可圈可點。我格外喜歡高麗菜成為新成員的那一個橋段,改得深得我心,以另一種方式把不擅表達的爸爸對媽媽的愛委婉表達出來,很是溫暖(然後貓咪真是爆炸可愛的)。

再來是飾演好友「百視達」的濱田岳。這麼說對男女主角有些抱歉,但我覺得這個角色是這部電影裡我最滿意的。電影宅男以電影博愛教育的方式與男主角建立起友誼,過程笨拙得可愛,得知重要摯友將不久於人世時的情感流動也觸動到我,相較之下書裡這段略顯平淡。

但整體而言,我仍是喜愛書勝過電影。

喜歡電影的人,建議可以再往書裡補些細節。比如直到媽媽過世爸爸都還在修的那只古董錶的意義。比如男主角為何選擇當郵差。

又比如,男女主角為何分手。

這部分便是我覺得電影美中不足之處。電影裡對於湯姆的死有所改編,比書的輕輕帶過更具戲劇張力,在吵鬧的街上,那個不經意的回頭、無聲的奔跑與近在眼前的死亡,安排得非常好,好過原著。

兩人第一次共同面臨死亡的衝擊與悲痛,我個人覺得這段相當關鍵,電影按原著的描述安排了伊瓜蘇瀑布的場景,氣勢磅礡,但那一聲聲的吶喊卻大大減分,成了電影裡唯一一個敗筆。我,出戲了,駑鈍地未能從中體會到這個場景安排背後的意涵。(家人也問我:「所以他們到底為什麼分手?」,我當下給了一個不太明確的解讀是:「可能兩人面對死亡的感受有太大的落差,對事物的看法漸漸分道揚鑣,吧?」)

我不是導演、編劇,但作為一個不小心出戲的觀眾,實在感到可惜。不禁想著這裡如何安排會覺得好一些?如果,瀑布場景不變,聲音自然淡出轉為靜音模式,配上男主角平穩而帶遺憾口吻的旁白來口述原著裡的內容,會不會讓這部電影更完美?

當然,這是我觀影時的主觀感受。也許有人覺得安排得很好很感人。但如果有人觀影時和我一樣對那段有莫名違和的感受,或是不太明白為何男女主角會分手,務必,拿起這本書,翻到93頁讀到100頁。


關於作者&閱讀

此書作者其實原本是電影製作人,參與企劃了《電車男》、《告白》、《惡人》等,後來以這本小說締造了銷售佳績。但老實說,五年前讀完後,我並沒有真的體會到這本書熱賣的價值。所以後來出版的《億男》我便興致缺缺。

之後應該會再找機會補讀,順便把《大師熱愛的工作》也列入書單中。億男也有改拍成電影,佐藤健與高橋一生雙主演,之後如果看了喜歡再來分享囉~。

閱讀之所以奇妙,便是同樣的內容,不同的時空、不同的心境,會有不同的解讀。時隔五年重讀了第二次,感受有了微妙的變化,畫的重點也不同。

這次將一些喜歡的內容整理節錄出來,完全是方便自己以後重溫,所以以下大家可以直接跳過。

【摘錄】

「想要有所得,就必有所失。」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理,但人類往往不願意失去任何東西,就試圖有所得。這還不算是最糟的,如今有很多人不想失去任何東西,卻想要得到一切,這根本和搶奪沒什麼兩樣。

如果電話從世界消失

我以驚人的速度瀏覽著手機裡的通訊錄,朋友的名字一個接著一個出現,隨即又消失了,這些人的名字彷彿變成了符號,我的通訊錄被無數看似和我有關,但其實毫無關係的人淹沒了。
這是怎麼回事?我在人生的最後關頭,居然沒有任何人值得打電話嗎?我這個人就建立在這麼淡薄的人際關係上嗎?死到臨頭居然發現這件事,也未免太悲哀了。
手機在問世後短短二十年,就支配了人類。即使消失也無所謂的東西,在短短二十年後,彷彿變成不可或缺的東西般支配了人類。人類發明手機的同時,也發明了沒有手機的不安。
話說回來,書信出現時,情況搞不好也差不多。網路也一樣。人類每創造一樣東西,就會有所失去。
沒有電話的生活太美好了,好像時間突然拉長,空間突然變寬了。
每段戀愛必定會結束,雖然明知道戀愛會結束,但人們還是會戀愛。(中略)也許戀愛和活著一樣。明知道生命終有結束的一天,但每天都會努力活下去,就像戀愛一樣,正因為有結束的一天,所以才會努力讓活著的每一天更加綻放光芒。

如果電影從世界消失

無論用什麼方式,每個人談論自己深愛的事物時,就可以創造感動。
電影、音樂、咖啡也許都有存在的意義,「可有可無」才是對這個世界而言重要的東西。無數的「可有可無」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外形像人類的「人」。以我為例,我至今為止看過的無數電影,和這些電影相關的回憶所形成的,就是我這個人。
他的身影讓我得到了救贖。那時候,我沒有任何覺得重要的東西,並不是他需要我,而是我需要他。
相隔一段時間重溫以前看過的電影,有時候會有完全不同的印象。
電影當然不可能改變,於是就會發現,原來是自己改變了。
如果自己的人生是一部電影,不同的時候,對自己人生的看法也會有所改變。也許會對原本厭惡之至的一幕心生愛憐,或是在曾經令自己悲傷不已的一幕放聲大笑,曾經為之著迷的女主角,也在不知不覺中淡忘了。
長大以後,既有所失,也有所得,感動和感情無法重拾。

如果時鐘從世界消失

建立規則也同時代表了不自由,但是,人類把這種不自由掛在牆上,放在房間內,而且不厭其煩地在行動範圍內的所有場所都配置了時鐘,最後甚至掛在自己的手腕上。
如今我充分暸解其中的意義。自由伴隨著不安。人類用不自由換取建立規則的安心感。
比起打電話給老媽,我更急著打電話給未接的來電號碼,拖延了真正重要的事,每天都以眼前並不重要的事為優先。
越是忙於追求眼前的事,就越會失去寶貴的時間,無法做真正重要的事。更可怕的是,我們完全沒有發現自己失去了寶貴的時間。其實只要稍微離開時間的長河,停下腳步思考一下,就會立刻知道哪一通電話對自己的人生更重要。
貓的世界沒有時間的概念,也不存在「孤獨」,只存在「只有自己的時候」和「除了自己以外,還有他人的時候」。只有人類會感到孤獨。
但是,正因為人類會感到孤獨,所以才會有「某種感情」。
愛這種麻煩、礙事的人類獨特感情和時間非常相似。時間、顏色、溫度、孤獨和愛,都只存在於人類的世界,在限制人類的同時,也帶給人類自由。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人,就是因為有這些東西。

如果貓從世界消失

有時候人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愛。
我和父親之間沒有特別的理由,只是經過漫長的歲月,父子關係的根慢慢腐爛了。
因為是家人,覺得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很理所當然,也深信彼此的感情一輩子都會很融洽,所以,不願意聽對方說什麼,一昧主張自己的正義。但是,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
家人的關係並非理所當然,必須用心經營。我們只是兩個有血緣關係的個體,但是,我們認定對方會體諒自己,認為情況沒那麼嚴重,當發現不對勁時,已經無法回頭了。

如果我從世界消失

自己到底幸福?還是不幸?人往往搞不清楚這個問題。
有一件事十分明確。一念之差可以讓自己幸福,也可以讓自己不幸。
既然生為人類,每個人終有一死,致死率是百分之百。從這個角度思考,就無法在死亡和不幸之間劃上等號,死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和在死之前怎麼活有密切關係。
由你內心無數個小小的後悔、想要這麼做、想要那麼做,用另一種方式活到今天,就會形成我現在這個樣子。這是某種理想,又同時帶有魔鬼的性質,雖然想要成為那樣的自己,卻又無法真的做到,是離自己最近的遙遠存在。
人類總是從自己選擇的人生看向自己沒有選擇的另一種人生,感到羨慕,感到後悔。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圈圈轉圈圈追劇、塗鴉與閱讀,透過戲劇觀賞他人的人生,藉著圖文記錄自己的生活,孜孜不倦於書中尋覓人生的無限可能。sleepygirl910440@gmail.com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