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傅瑞德 | Fred Jam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戴上手錶去冒險?小評Apple新錶標語的四個版本

傅瑞德 | Fred Jame
·
·
以運動風格設計的新款Apple Watch Ultra手錶,英文版標語是「Adventure awaits」;這個原版的水準平平,而各地的語言版本就看譯者各顯神通了。本文就以常見的四個語言版本為例,分析一下它們的妙處。
本文原載於《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電子報,歡迎訂閱。

Apple Watch Ultra手錶英文版網頁上的標語「Adventure awaits」,如果照字面直翻就是:

(戴上這支手錶,)探險等著你。

台灣版的翻譯「極限,就是征途」雖然有小小的超譯,但卻是近年來我看過Apple最出色的中文標語翻譯之一(譯者請受我一拜)。至於中國版的「越野越心馳」雖然也很巧妙,但境界並不如台灣版的高。

中國版

先來談談中國版的「越野越心馳」。依我的解釋,這個版本中用了三個梗:

  1. 「越野」:(越來)越野,也帶到了Apple Watch Ultra的野外運動功能訴求;
  2. 流行語「愈(此時通用「越」)夜愈美麗」:可能出自香港女歌手莫文蔚2000年的同名歌曲;或許有更早的來源,若有請讀者不吝告知;
  3. 成語「心蕩神馳」:形容事物令人喜愛、進而沈迷其中。

所以就文字底蘊而言,這也是一個好標語,但跟英文版的原意有些出入。

香港版

至於香港版的「挑戰,等我來」,則比較接近直譯,只是把原本「在等待」的主詞「探險」改成了「使用者」。

這邊的「我」意思是有點模稜兩可的,整句話可以擴大解釋成:

  1. 「這些挑戰(探險),看(等)我來征服!」;
  2. 「這些挑戰(探險),正在等著我去征服。」,此時主詞又變成了「探險」。

這兩者語意上大致相同,只是用了刻意讓主詞模糊的文字遊戲;其實如果改成比較常見的訴求語氣「挑戰,等你來」也說得通。

在面對寫得沒這麼好的版本時,這種「也說得通」是一個優點,因為給了觀眾更大的想像空間;但碰上更好的版本時,模稜兩可的語氣就會把氣勢變得有點弱了。

不過香港版基本上還是在原文的框架之內、也帶著一些巧思,同樣算是不錯的寫法。

台灣版

台灣版則是我比較欣賞的「極限,就是征途」。我欣賞的部分原因在於:

  1. 它適度的超譯,加上了原文沒有的「極限」,讓觀眾對於「運動」的想像超過了原文的框架;
  2. 後面的「征途」巧妙的取代了翻譯上很麻煩的「adventure」這個字,並且跟「極限」彼此呼應。至於「adventure」為什麼很麻煩,後面會有說明。

當我看到「極限,就是征途」這個譯法時,心中馬上浮現的是Apple在1980年代最著名的企業標語之一「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這句話據說出自Steve Jobs本人,也是後來Jobs傳記書籍之一的書名。此外,它也是Apple最難準確翻成中文的兩句標語之一(另一句是「The Power to be Your Best」)。

如果將它直譯的話,意思是「過程就是獎賞」;而如果用這次的標語風格來翻,就是「征途,已是成就」。

所以你應該就能理解,我為什麼會立刻聯想到這個老標語,以及我為什麼會私心喜愛這次台灣版翻譯「極限,就是征途」的原因了。如果把這新舊兩句連起來看,甚至更會有一些新的意義:

極限,就是征途;(然而)征途,已是成就。

「追求極限的過程必定困難,但正是每個有志者必經的過程;雖然每個人不一定都能走到最後,但只要踏上這條路、並且從路上得到歷練,無論成功失敗,都是屬於你個人的成就。」

大概是這樣的意思。你認同嗎?

對照組:日本版

依照慣例,我們還是請出文案水準很高的日本同行來提供參考作品:

<deepl-inline-translate style="z-index: 1999999999;"></deepl-inline-translate>

日本版的譯法是「冒険の時間です」,意思是應該很容易理解的「冒險的時候到了」。

相較於幾個中文版本,日文版就平淡得多(近年來一直都是這樣),就是很直接的訴求「(戴上這支錶)來冒險吧!」。

「時間です」是日文中的一個慣用語,常用於提醒別人「該吃飯了」、「該走了」、「該去做XX事情了」;所以用來提醒觀眾「該去冒險了」就是相當直白的延伸。

順帶一提:「Adventure」很麻煩

所以什麼是Adventure?怎麼翻譯才對?

通常我們會把這個字翻成「探險」或「冒險」,但在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時候都沒有「險」的成分在裡面;即使是從事極限運動,會碰到「險」的機率也不高。所以無論是「探險」或「冒險」,都有一點超譯。

或許在上百年前,世界上還有許多未開發的地方、或是還沒有人嘗試過的事情,所以只要去做,就得冒生命危險;但在今天的世界,這樣的機會已經不算太多,我們大多數時候所說的「冒險」都是誇張。

所以我自己在翻譯的時候,只要碰上這個字(例如將創業形容成一種「advanture」),就會覺得很麻煩;經常會嘗試用「探索」、「實驗」、「勇敢嘗試」之類的用字來取代,而不會直接無腦直譯成「冒/探險」。

也因為如此,這次的台灣版標語在特定語境下將它翻成「征途」,是我認為非常高明的選擇;香港版將它翻成「挑戰」,則是略遜一籌、但也看得出有同樣用心的思考轉換。

至於中國版則完全忽略了這一點,日本版甚至完全照一般習慣直譯,自然就落於下風了。

結語

Apple這次的幾個翻譯版本,大致上延續了我過去兩三年的觀察和評語(我已經盡量用中立的語文觀點來分析,而不是只以個人的台灣背景當作標準):台灣版多數時候比較自由出色,也比較勇於脫離英文框架來變化;中國版則往往幾乎不太理會英文原意,而是以譯者個人的文字技巧來發揮。

香港版往往偏短,試圖用較少的字數,透過隱喻和雙關之類的技巧來刺激讀者想像。日本版則比較「乾」,以保守的翻譯風格試圖表達出英文的意思,所以結果比起各個中文版都相對單調。

讀完上面的分析,你也應該知道我心中對於這幾個版本的排名了。或許你喜愛的版本跟我不同,這當然沒有問題;只要你覺得喜愛的版本抓住了產品的精神、並且能刺激使用者去購買,它就算是成功了。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