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達 How to Speak 重點分享
前言
近期在與人溝通時,有時候會把自己抽離,然後用第三人角度看我跟對方的溝通,是存在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我的表達方式,會讓對方不理解我要說的重點。當然,偶爾還是會想偷懶,想要怪對方沒有認真聽、頭腦到底裝了什麼?
尤其是英文,雖然英文非我母語,但是常常我觀察英文母語人之間的溝通,品質也是哩哩辣辣,A會以為B是在說XXX意思,但搞了半天,B是在表達OOO意思。我覺得中文好像比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也可能其實很常?),還沒深入研究比較過這部份。
總之,某一天我看到了這個影片 How to Speak ,演講教授是 Patrick Winston,雖然他分享的某些部分,對現在來說可能有點過時,不過仔細想,他所提到的表達本質,基本上沒有什麼變。
重點分享
說話表達的品質 = f (知識, 練習, 天份)
如何起頭?
不要用笑話
告訴對方(觀眾)承諾PROMISE
時間與場所
早上11點(大家都清醒的時候)
光線充足的地方
參與人數要至少50%滿
如何舉例?
重要的東西要說三遍,不斷強調 (Cycle around)
建圍籬,即講話不要太發散,使聽眾太困擾
在表達時,運用標點符號,例如: 條列式說明
問問題
使用工具
白板/黑板:
可隨意畫圖,可以圖示化
聽眾可以跟得上速度
可清楚知道目標物(用你的手指出它)
實體道具
***黑白板和道具可以產生移情鏡像效果(Empathetic Mirroring),投影片簡報方式是做不到的。
簡報
字體大小 40-50
極簡化
留白,有呼吸的空間
受到啟發
當我們熱情地展現我們在做的事情時,對方會受到啟發(inspired)
可以運用「故事」方式來教聽眾「如何去思考」(how to think)
如何說服
Job Talks (學術演講)
願景 Vision(包含問題和解方)
完成什麼事?(用「步驟」方式呈現)
....
有什麼貢獻? (Contribution)
如何被記住 (5S)
Symbol 視覺圖像
Slogan 口號
Surprise 驚喜
Salient Idea 獨特的想法
Story 講故事
如何收尾
最後一頁簡報
不要浪費你的機會
提出你的貢獻 (contribution)
收尾用語
笑話 → OK
謝謝 → 不要(太弱)
Salute (致禮) → OK。例如: God bless you.... (美國政治演講常用)
結語
看完這個長影片,我其實想反思的是,感覺社會上充斥著很多複雜、fancy 的東西,所以才讓我們忘記/忽略一些本質面的東西。
以前的小學、國中、高中,到大學,小學應該是道具最多的時候,國高中就比較少,不過實驗應該算是道具的一部分;也從黑白板的書寫,漸漸被簡報取代,不同時期,感覺也有不同的流行簡報風格。然後,就不小心走向過於注重外表、形式,而忽略了內在。
當然,現在很多生產力工具,肯定還是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所幫助,只是說有時候我會覺得其實內建的Notes/筆記本就很不錯用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