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朝黃老思想】第六篇 若民恆且不畏死
IPFS
若民恆且不畏死,奈何以殺懼之也?若民恆是死,則而為者吾將得而殺之,夫孰敢矣?若民恆且必畏死,則恆有司殺者。夫伐司殺者殺,是伐大匠斲也,夫伐大匠斲者,則希不傷其手矣。
若百姓已不怕死,處死還有什麼用?若民眾總是死,則執法者該殺,人人得而誅之!因為民若畏法,才需要執法者,殺掉虐民的官,就是替天行道,不想官逼民反,就別用殺嚇人。
按此篇文章的敘述,當時已至法暴之政,所以本文可能出自殷商末年或西周末年,「民恆且不畏死」代表人民極能死義,若是西周末年,經過兩百多年的思想禁錮與禮教腐化,應該不會有這樣的人民群眾,所以,此文最可能出自殷商末期。
「吾將得而殺之」此段文章作者究竟是何身份?估計是仗義之官吏或百姓之雄豪;殷商既失其仁,中期又失其義,迷信鬼神巫卜,祭祀以人為犧牲,殷商末年殘暴愈甚百姓不堪,周見時機成熟於是興兵伐紂。
「大匠」應該是指造物主,「伐大匠斲」就意味著替天行道,殺掉虐民的官,甚至推翻朝廷;這就是為何當周興兵伐紂時,殷商軍隊倒戈百姓簞食相迎,然而,這樣的場景卻嚇著了姬旦,深怕這也會是周室最後的局面!
因此,如何讓諸侯永遠效忠?如何讓軍隊永遠效命?如何讓百姓永遠順從?禮制宗周就是姬旦的辦法,大封效忠的諸侯如同藩鎮,軍隊規制有禮法嚴格限定,搜刮古籍禁錮思想,大力宣揚周禮教化,中華文明於是腐化。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