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療癒是怎樣煉成的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書評《向癒》所有生病都是心病

療癒是怎樣煉成的
·
·
情志致病,亦能治病,以陽消陰,以愛治心。

書名:《向癒》

作者:李宇銘⁡

這本書是在社區二手店見到的,是第一本看得下的關於養生的書。作者李宇銘是中醫師,也是靈性修行者,推廣全人身心靈合一醫治。

這本書大量引用醫家經典《黃帝內經》佐證,歸納出情志——即個人的性格、情緒、思想會如何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心病還須心藥醫」的確成立,再提出邁向真正的健康人生的建議與指引。經典,大道也,字詞卻艱澀,幸得這些學者用年月研究,賦予現代的闡述,我才看得下去。

書中對於生病的切入角度很有趣。一般來說,無人會想生病。但作者提出,生病是讓我們能心想事成,他稱之為「疾病功能法」。舉個例子,工作時常常出現偏頭痛,讓我們無法思考。作者認為,這個「無法思考」其實是我們心底希望做不到的,身體便將潛意識的渴望反映出來。或許因為心底不喜歡現在工作的事情,可是無法轉變,身體的不適便幫助我們「心想事成」不用再面對工作的壓力。

所以身心靈醫學基本觀點認為,生病的初始原因是因為我們不夠認識自己的內心,因此生病是個契機,讓我們得以更加認識自己。

中醫角度養生分三大領域,四時養生、飲食養生和情志養生。現時坊間的健康書籍一般以四時及飲食養生角度切入,《向癒》一書則從情志養生出發。所謂情志,則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及五志——怒喜思悲恐。七情五志構成我們的情緒與思想,情志養生是要我們不要只停留在七情五志的階段,而是要從中觀察並疏解情緒背後的根本原因。作者以《黃帝內經》五行生克理論講五大情志過度對五臟造成傷害的原因以及生活中念轉心轉的情志療法。道理顯淺,實踐還是畢生的修行。

「智者察同,愚者察異。」《黃帝內經》中的大智慧。

放下分別心,從影響自己情緒的事件或人物中內自醒。對自己不好的人也是自己的恩師,他成為反面的例子讓自己學會不重覆他這樣處事待人的方式。

看完書的感想竟是想謝謝自己這些年的努力,原來不知不覺間,這些年都在沿用書中的方式作情志的養生。雖然在別人的眼中可能有些放任或自我,但是對於原生家庭及成長經歷的疏理,情緒長年積累的排洪,對自己性格的修正,承認缺點、接納自己,對德性的追求,接觸各樣身心靈的知識像非暴力溝通、斷捨離掉不良的關係,找尋人生意義、靈魂使命,做喜歡的事情,朝着理想中的自己逐步逐步邁進。才發覺,天啊,我能活到現在,除了運,我還很努力。天道酬勤,現在的精神面貌是有自信說一句比五年前好得多。心廣是真的會體胖,體重也達到了正常的BMI指標,喜樂也愈少仰賴於外在的人或物。

有能力愛自己,就有力量愛別人。真心想要的事情,整個宇宙都會幫你達成,謝謝宇宙囉。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