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從<別讓不懂營養學的醫生害了你>看專業醫生對營養學的看法
過年來償還拖了很久的讀書心得,這本<別讓不懂營養學的醫生害了你>去年就看完了,卻拖到現在才寫讀書心得,因為看完很多感觸,希望可以消化後內化再分享給大家,畢竟看書如果沒有內化,等於沒有獲得書中的寶藏,浪費時間還不如不讀。
醫生忙於治療疾病,而非預防
書中提到只有不到6%的醫生接受過正規的營養學訓練,且只有不到19%的醫療資金被用在預防藥物上。
這代表醫生的治療是疾病為導向,醫學院主要是研究疾病,而非預防疾病。
弔詭的是比起得到疾病才來治病,提早發現造成疾病的原因並預防,擁有健康的身體不是更好嗎?或許後面的醫學界黑暗面可以讓你看出端倪。
為何醫生不認真看待可以預防生病的營養學?
- 為了保護病人不受任何可能有危害健康的方案或產品的影響,醫生必須隨時保持懷疑的態度。
- 醫生對退化性疾病的病因不清楚。
- 醫生滿足於讓製藥公司研發新的藥物,決定新的治療方向。
是什麼轉變了斯全德醫生研究營養學?
本書的作者 斯全德醫生,他妻子患有纖維肌痛症,讓她有慢性疼痛和疲勞,必須放棄熱愛的訓練和駕馭馬匹。
身為醫生找了很多藥物給他妻子服用,但是健康仍在逐年惡化,走投無路下,讓斯全德答應讓妻子嘗試朋友建議的營養補充品。
三個月過去,他的妻子健康沒有惡化,反而逐漸改善,甚至可以再次訓練和照顧馬匹。這個奇蹟讓斯全德醫生決定深入研究營養補充品。
真正的預防醫學
書中提到健康飲食、持續運動、服用高品質的營養補充品,小蛙自己還會加上充足的睡眠,我可能就是因為太愛睡而且一睡都睡很沉,讓我很少生病也精神很好。
醫藥界的黑暗面---賺大錢
書中披露了醫學界和製藥業為了賺錢所做的事,原來賣藥的獲利遠比銷售營養補充品高太多了!
可惜尊重專業的一般民眾,卻不知道我們都在藥物經濟學的效應中,還以為醫生多高大尚,把醫生的話奉為聖旨。
記得我曾經捐血時跟護士聊天,得知他從某醫院轉來血液中心工作感到好奇,他只一直跟我強調,要好好注重身體健康,因為醫院已經不是救人的地方,而是營利單位,比起救人更看重賺錢。
人類的身體構造神奇而偉大
人類一直都有天然的自我修復功能,所以提供細胞必需的營養,就可以讓細胞有最佳的狀態運作,擁有強大的免疫系統。
蛙言蛙語
感謝澳洲打工認識的澳洲好友和經營過美安學習到的各種健康知識,讓我很早就知道要補充營養補充品,直到現在疫情舒緩,我不只沒確診過新冠肺炎成為了天選之人,每年還幾乎很少感冒。
雖然每個月花5000-6000元買營養補充品對許多人來說是筆不小的花費,但對我來說很值得。擁有身體健康和清晰腦袋,讓我不只玩樂時不用擔心生病成為拖油瓶,工作更是可以很專注處理每件事,讓我即使最近經濟不景氣,依然可以被老闆加薪6000元。
投資健康對我來說最實用,因為健康是1,其他都是0,沒有健康,有再多錢也沒用。從我大二時媽媽得到胃癌撐了一年離開人間就有很大的感觸,當時媽媽過不了49歲那關,來不及過50歲退休好好享福的日子。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不知不覺邁向40歲,對於身體健康愈來愈有感,體力不再像二十幾歲的自己,幸虧自己提早領悟健康的重要也很早開始保養身體,身邊許多同年齡的親友遇到許多健康問題,但我都沒有。
這本書可以當工具書
我發現很多台灣人很相信醫生,或許看看這本書可以讓你改觀,畢竟作者做了很多研究,不是只是說說而已,也提供很多案例,如果有健康問題可以從書中找找適合自己的方式。
醫生應該是志業而不是職業
小時候的我因為看到媽媽的好友得到癌症提早離世,這個震撼讓我立定志向要研究出治療癌症的藥,可惜高中很努力讀書依然考不到前三名,認清在台灣只有考高分才進的了醫學院的事實後,讓我改成為工程師,畢竟幫助人類進步也很不錯。還記得當時很多同學知道我不是念三類醫科感到驚訝,可能我天生就是當醫生的臉?!
不知不覺成為工程師也超過10年了,突然覺得自己當時沒選擇念醫科感到幸運,從幾何起醫生不再是懸壺濟世的志業,而是發財致富的職業。
不過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還是有很多對得起天地良心的醫生,不管是投資還是健康,都不能太依賴別人,自己要學習基本知識,才不會盲從被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