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李怡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失敗者回憶錄86:太歲頭上動土

李怡
·
·
物質的短缺,使人民對物質的渴求,超過了一切,已經談不上對任何精神方面的東西的追求了,道德、文明、禮貌、理想在物資渴求面前都無意義,人成為一味追求物慾的動物。

1979年《七十年代》九月號,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特權階層在中國」。是寄自北京的來稿。文章開頭說:「文革以來,中共內部本來並不明顯的特權階層日益惡性膨脹」; 1979年中美建交後,中國門戶大開,每年乘西風出國的官員與日俱增,在出國潮中,「佔有相當比例的是中共要員的老婆孩子,以及各級沒有真才實學的平庸官員」。「『出國熱』的鬧劇在今年五月派出『中日友好船』時達到最高潮」,「以廖承志為團長的600多人中,有400多人是夫人、小姐、公子和高官顯要的親朋好友們。僅廖公一人就攜帶30多位這類人隨行」。當輪船駛離上海港口時,人群就將此船冠以「公子王孫船」的稱號,隨後一個多月,一直在北京、上海受到議論。而回國時,則滿載著「日本朋友」送給公子王孫們的禮物。

這篇文章應該是激怒主管港澳事務的廖承志了。據《許家屯香港回憶錄》透露,當時廖承志把新華社社長王匡叫到北京,以《七十年代》批評鄧小平的反民主言行為由,向王匡「當面交代,『把他們撤底搞垮!』」。《回憶錄》說,「王匡回來要(新華社秘書長)楊奇堅決執行,楊奇表示,在香港『撤底搞垮』有困難,而且以往我們同雜誌的關係較好,主持人是我們的朋友……」

自中共建政以來,廖承志即主管香港事務,1965年我去北京,他出面宴請訪問團,用廣東話講話,語言風趣坦率,給我的印象不錯。1983年許家屯奉命來港履新前,曾經去找過這個頂頭上司,發覺他對香港情況頗熟悉。後來許家屯接觸中央負責人多了,感到中央一些人或明或暗,對廖有所不滿,說他「很少向中央匯報,他壟斷港澳情況」。相信廖承志在北京以了解和掌控港澳問題自居。因此,《七十年代》那篇文章才使他咬牙切齒。

後來我在美國,遇到一個從大陸出來的朋友,他告訴我,這篇文章是他寫的,依據是1979年6月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在分組討論時,一些人大代表提出對特權的質疑,關於廖公船的質疑就刊在分組討論的匯報中流傳。人大既公開討論,又刊在人大匯報中,有關內容不應有任何見不得人的地方。但白紙黑字登出來就是另一回事了。當然,關鍵是我們收到這篇文章的取捨。我並非不知道廖承志主管港澳工作,所謂「不怕官,只怕管」,在他主管的範圍內批評他,是「太歲頭上動土」。但那時候,關於領導幹部的特權問題,正是被壓迫的百姓特別是年輕人的關注所在。1979年開始湧現的大量文藝作品,都以幹部特權為批判焦點。我認為這是與中國發展前景息息相關的問題。不能說因為廖承志主管港澳,就予以迴避。

廖承志要把《七十年代》「撤底搞垮」的命令,當時不僅楊奇表示異議,而且其他幾個副社長也不同意。一位從大陸出來的朋友當時告訴我,副社長祁烽跟她說,《七十年代》是老朋友,也是好朋友,不應該這樣對待這雜誌。但祁烽沒有向上級表明他的看法。顯然,這是在中共官場中不可免的自我保護之道。專權政治只有自上而下的等級授權,沒有其他對各級官員的制衡渠道,在這種體制下,下級只會選擇上級喜歡聽到的情況匯報。

廖承志是熟悉香港政策的,如果事情不是發生在他身上,如果講的是別人,他大概也不會說要把《七十年代》「撤底搞垮」。但既是指向他本人,就難有雅量也!這亦是一元領導的要害。

這件事發生,同整個時代背景也不無關係。在文革前,中共幹部中,許多人都懷有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理想,大致上也是清廉的。但文革將權力提升到凌駕所有是非、所有價值、所有道德、所有理念、所有物質基礎之上,有權就有一切,強權就是真理,因此一旦重新掌權,就深諳「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之道,用盡權力為個人謀私利也是必然趨勢。

此外,文革的經濟下滑,物質極度短缺,幾乎所有的生活消費品都供應不足,都憑票(糧票、布票……)購買。那時所謂「三轉一響一咔嚓」(單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照相機),五大件置備整齊不到人民幣600元,但對很多家庭來說,雖個個心嚮往之卻只能敬而遠之。

物質的短缺,使人民對物質的渴求,超過了一切,已經談不上對任何精神方面的東西的追求了,道德、文明、禮貌、理想在物資渴求面前都無意義,人成為一味追求物慾的動物。因此,利用特權謀私利,公子王孫船,等等,都不足為怪。

文革帶來整個社會的墮落程度,可以說深不見底,是到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1979年廖承志訪日時,在名古屋穿上日本服與日本人一起跳舞聯歡。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1. 題記
  2. 闖關
  3. 圈內圈外
  4. 殺氣騰騰
  5. 煎熬
  6. 傷痛
  7. 動盪時代
  8. 抉擇
  9. 那個時代
  10. 扭曲的歷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後一擊
  13. 我的家世
  14. 淪陷區生活
  15. 汪政權下的樂土
  16. 淪陷區藝文
  17.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18. 李伯伯的悲劇
  19. 逃難
  20.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21. 戰後,從上海到北平
  22. 古國風情
  23. 燕子來時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樹倒猢猻散
  26. 豬公狗公烏龜公
  27. 《蘋果》的成功與失敗
  28. 怎能向一種精神道別?
  29. 自由時代的終章
  30. 清早走進城,看見狗咬人
  31. 確立左傾價值觀
  32. 「多災的信仰」
  33. 最可愛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學的青蔥歲月
  35.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36. 談談我的父親
  37.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38. 父親的挫傷
  39. 近親繁殖的政治傳承
  40. 畢生受用的禮物
  41. 文化搖籃時期
  42. 情書——最早的寫作
  43. 那些年我讀的書
  44. 復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 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 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 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 最終篇
  50.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51. 歸處何方
  52. 劉賓雁的啟示
  53. 徐鑄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記憶
  56. 左派的「社會化」時期
  57. 伴侶的時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歷史的轉捩點
  60. 福兮禍所伏
  61. 香港輝煌時代的開始
  62.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創刊背景
  65. 脫穎而出
  66. 覺醒,誤知,連結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則取,無用則棄(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調部與潘靜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
  72. 無聊的極左干預
  73. 從釣運到統運
  74. 那年代的台灣朋友
  75. 統一是否一定好?
  76. 台灣問題的啟蒙
  77. 推動台灣民主的特殊角色
  78. 中共體制內的台籍人士
  79. 踩不死的野花
  80. 文革精神
  81. 文革締造中國的今天
  82. 極不平凡的一年
  83. 批判極左思潮
  84. 民主假期
  85. 裂口的開始
  86. 太歲頭上動土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