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觀察室」1、關於 i 世代
距離我上一篇自戀系列的文章,轉眼間已經 5 年了!原本已經結集成一本書「自戀筆記」,裡面包含了三個系列--「自戀研究室」、「自戀檔案室」、「自戀工作室」。要閱讀所有的文章可以到下面網址:lincalvino.cc
這五年間其實陸陸續續有一些新的觀察與想法,也發了幾篇「自戀狂想曲」系列的文章,主要是在閱讀了法國精神分析理論大師拉岡之後,一些新的感想與思考方向。然而近3年一直沒有寫新的文章,除了剛好自己的工作進入一段忙碌的時期之外,沒能掌握整體狀況的輪廓應該是主要的因素。
一開始先注意到的現象是:青少年的自殺率在近幾年中突然的攀升,而且是全球的現象。接著是病房裡越來越多的自殺、自傷、憂鬱、解離的青少女與年輕女性,她們反覆住院,對於藥物、會談與行為治療的反應不太好。跟他們的會談很難深入,總是表淺而空洞地表示情緒低落,也不知道為什麼;常會提到自己有被霸凌的經驗,但描述時缺乏細節和對他人心理想法的了解;討論生活上的議題時態度消極,總是把「人生沒有意義」掛在嘴邊;對於他人對他的言語及反應很敏感,而且多是負面的解讀,但又非常渴望擁有好的人際關係;在家中很依賴父母,但又強烈地感覺父母不了解她,或是覺得與其他手足相比,受到不公平的對待;覺得自己的問題多是外界環境造成的,同時又不認為自己可以或是應該做些什麼來改變。
從我對於自戀的觀點來看,我可以理解她們是屬於「脆弱型自戀人格」,我也預期這會是未來常見的人格型態。但我沒想到的是,這現象來得又急又快,社會根本無法迅速的回應。大學校園出現諮商人力嚴重的不足,台灣政府提供 15-30 歲年族群免費心理諮商方案,第一次推出時,不到一個月就用光一開始編列的預算,後續不斷追加預算,成效如何還有待評估。
我的困惑來自於,究竟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社會環境上出了什麼問題,讓情況急速惡化。而這些還只是臨床上觀察到的情況,目前社會上的年輕族群普遍有著沒有希望的感覺,「躺平現象」不斷地普遍化。而不同世代與族群之間的裂縫似乎不斷擴大,溝通與理解變得困難重重。我在看了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 Jean M. Twenge 所寫的「 i 世代報告」書裡,看到了她以清楚的數據分析,數位世代年輕人的發展趨勢,雖然是美國的情況,但有相當參考的價值,推薦給關心這些議題的人看一看。她將1995年後出生的,所謂的「數位原住民」命名為「 i 世代」,我自己也同意並且沿用這個命名。雖然她書裡並沒有非常詳細地說明 i 代表的意義,可能帶有英文中大寫「 I 」的含意,或是 i phone 所代表的時代性意義。我自己的想法是,小寫 i 蠻能夠呈現這個世代的那種很自我,但是成長緩慢,一直長不大的感覺,那個無法成為大寫 I 的「我」;另外就是小寫 i 會讓我聯想到拉岡以小寫 a 來代表的「小對體」,小對體是主體在大他者規範中無法完全被符號化或語言化的部分,它代表了一種永遠不可到達的缺乏,而我認為「匱乏」正是這一切現象的核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與研究,有了一些初步的輪廓,剛好今年符合可以退休的年齡,於是申請了退休,想好好來書寫一些自己的觀察與想法。如果可以引發一些迴響與討論的話,尤其是來自於 i 世代的回應,那就再好不過了!
雖然探討這些議題的過程讓人憂心,甚至有些悲觀,但是內心深處總有個聲音說:「別擔心,生命總會找到出路」,以上一代的觀點來看未來世代,總是會有所侷限,總是還有些我們沒能察覺的、新的力量默默地作用著,希望能在這過程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