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指南:如何用00后网络用语与年轻人沟通
每当新的年龄群体开始获得互联网话语权的时候,上一代冲浪用户都会感受到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最低层的表现结果就是代际间的不理解甚至鄙夷,90后觉得00后幼稚,00后觉得90后无趣。十年前质疑90后的80后如今已经退出主战场,而互联网的新主人正时刻准备着向即将小学毕业且拥有智能手机的下一代开枪。
我作为95后,最近半年有幸获得了跟很多00后/05后在互联网密切接触的机会,今天这篇文章带大家感受和分析一下当代年轻人的说话之道。
还是先从我们这一代网民说起吧。在上一个十年中,每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里,编剧们都会搜刮一整年的网络流行语,把它们编成段子。但大部分出现在小品里的网络流行语在春晚播出以前,就已经过时了。比如“给力”这个词,流行起来的时候新浪微博还专门给这个词出了一个表情,但现在这个表情已经几乎没人用了,身边还在用这个词的人也只有我妈。(超小声)
我想了一下哪个属于上一个10年的网络用语到了今天还在用,666基本可以算是一个,同时期的233和我好方基本已经退出群聊。但是我这三个例子可厉害了,他们分别体现了,1.数字对延伸内容的简化表达; 2. 某一社交圈中的独特代码;3. 方言发音在网络用语中的可塑性。
解释一下。666大概起源于游戏打得好玩儿的溜,但延伸出了对游戏以外的任何东西的捧场都可以用6这个数。数字打得越多,感情越强烈。666起源于游戏圈,而233起源于贴吧论坛,代表“哈哈哈“。人们正常沟通,明明可以直接打出哈哈哈,但是这个圈子里的人给哈哈哈这一个简单的信息加上了自己的代码。233这时就成为了一把钥匙,第一次看到这串数字的人会去打听或者搜索这个数字的意思和来源,于是打开了一扇门,从此门里的人在2333,门外的人在哈哈哈哈。而666和233又都体现了某一网络圈子或平台产生的交际用语会向其他平台扩散的特点。
同样的特点也在新的时代体现在了新的网络用户中。00后一开始最让我费解的数字用语就是1这个数。第一次有人突然微信发一个1给我时,我完全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后来我明白,00后的1,等于我们当年的“在吗”。使用方法如下:
而1除了在吗,还可以表示ok,收到的意思。当情绪更强时,也可以增加1的个数。如图:
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00后浓缩信息的程度其实比90后更强。当年80后和90后开始使用QQ的时候,添加一个陌生好友还会用,你好,你是哪里人这样传统的交流方式,但是00后添加好友之后的对话是这样的:
幸识是很高兴/有幸认识你的缩写,并且成为了添加新好友打招呼的开场白。而成年人在正式场合中互问“怎么称呼”或者“您贵姓”“免贵姓王”这样的表达,在现在的年轻人这里发展成了:“备注叶子”以及缩写“bz 宇宙第一仙女”。从图中这位妹妹的QQ来看,我没办法知道她是谁,我怎么称呼她。于是她加我好友之后,不等我问,跟我打招呼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诉给我可以怎么备注她的昵称,我也会回给她怎么备注我。而从打招呼到自我介绍,一共只有一来一回。
00后打字喜欢简化,甚至会把晚上好打成晚好,把中午/下午好打成午好。我每天会收到来自10到19岁不等的妹妹们的亲切问好,没什么事,就打个招呼,偶尔还会加一句爱你。
00后还有一系列常用的形容词。比如A,🉑️,盐、甜。此处不展开分析,只举一个看图说话:wuli旻旻太A啦!!!可盐可甜!!!!我太🉑️了!!!!!
那么同样适用于上面这两张图的另外一种表达,就是缩写。最入门的两个易混词:aswl(A死我了)和awsl(啊我死了). 打到这,我又看了一眼朴智旻和猫,啊我真的死了!!!
00后网络用语中有非常多的缩写,而缩写又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现象。新兴的网络缩写比早年的GGMM更复杂一点。比如u1s1,有一说一,代表我要开始讲道理了。srds,虽然但是,代表虽然你有道理,但是我要杠一下。还有上文我提到的早年的233,英语里我们叫lol和lmao,在00后网络用语中又变成了xswl (笑死我了)。那么她们为什么不好好打字呢?
第一是因为她们所在的时代就是一个什么都要最快速最便捷的时代。能打1就不打ok,能缩写就不全拼。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缩写的行为一般多带有讽刺和藐视的含义,尤其适用于网络骂架。xswl = 你个傻逼笑死我了,dbq= sorry not sorry,bhys=不好意思我完全不觉得抱歉。特别是在饭圈的撕逼中,谁先认真谁先急谁就输了,所以大家都会用这种缩写,戏谑而直指智商。饭圈以外,字母代替汉字表嘲讽也可以反过来用,比如因吹斯挺。(这个词其实属于上个年代=。=)
饭圈还有一些专有名词,比如bp(白嫖:指看直播不打赏;不为爱豆花钱应援),sj(视奸:偷偷浏览别人的微博),xxj(小学鸡:幼稚、像小学生一样不成熟,容易被洗脑),以及cp圈的gm szd(国旻是真的)。
上面这些缩写里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是贬义的词语,缩写的词往往十分难听。但是不为爱豆花钱、偷偷看别人微博真的跟女字旁的违法行为有关系吗?显然没有那么严重。所以打缩写在讽刺的基础上,又有一种弱化词语本身意思的作用。从此bp虽然还是念成白嫖,但是在我们圈子的字典里,它是一个专有名词。同理,xxj也不是真的骂你伤风败俗,鸡虽然难听,但是它的侮辱程度也在缩写中被弱化了。szd也是一样,被组成cp的gm(国旻,饭圈中明星名字缩写也极为普遍,本文不展开聊)真的是真的吗?但不管你们是不是真的,在cp粉嗑cp的时候,你们都szd.
这种弱化真实含义又同时增强讽刺语气的情况,也出现在方言演变的网络用语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药酱发明的宁。游戏主播自创和引领一套话术由来已久,药的口音前后鼻音不分,会把您发成后鼻音,然后在视频配的字幕里会用“宁”字或者🍋的表情。在我们正常使用“您”称呼别人的场合中,是把对方抬高表示尊重。我们偶尔也会跟平辈用“您”互相抬,开玩笑。而这种把敬语通过改写成错字,先抬又弱化,其实在很多情境中都特别好用。比如我给好朋友发爱你,原本的“爱你”两个字偏向严肃认真。因为我本身不喜欢说爱你哟或者加~这种符号,可语境下我又不想给对方一种严肃认真的表达爱的压力,所以我可以打“爱宁”,或者 ❤️🍋。类似的还有把“看看”说成“康康”,也是一种强调娱乐性的卖萌。而冲突语境下,比如原本的“你配吗?”三个字,平平无奇,没什么力度,从“你”变“您”呢,抬举对方,再变“宁”,把这个抬举变成假抬,实际上是嘲讽。在一系列阴阳怪气的话术里用来恶心人有奇效。
最后说一个我新发现的00后打字方式。他们喜欢说一句话然后带括号或半个括号,表反讽。比如,哈哈哈哈哈哈哈xswl(没有嘲笑的意思),到底嘲不嘲笑?其实就是嘲笑了。你是个大傻逼(没有骂你的意思),括号护体,有点像我们也经常用的狗头保命。括号的用法很多,比如我上文说我妈还在用给力这个词,后面跟了一个(超小声)。我怕别人知道吗,我都发公众号里了,我明明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但还是括号一个超小声。或者前两天我微博发网络暴力对川普行不通。一位网友的评论是:对上等人(?)行不懂。他显然在用括号+问号的反讽方式表达对“上等人”和川普的态度。关于括号的有趣用法还有:草(中日双语),中文草是操好好笑,日文草是www也是哈哈哈的意思。还有发表完自己的观点只加一个括号里面什么也不填,比如:不知道(),表示其实有另一层含义但我不打出来你们意会。还有在评论某观点时什么也不说单发一个(。),有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感觉。
从以上所有的00后说话方式我们可以看到,00后是很标新立异地在主张自己在网络上的话语权。他们管陌生人叫集美,加好友说幸识,喜欢和认同就发i了、我🉑️,骂人用nmsl、宁配吗,骂不过还可以加一个(),新的网络用语象征着他们是新的一代人。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智识还处于萌芽阶段的他们,非常急于表达自我,但是缺乏同理心。比如我每天收到来自小妹妹们的早安晚安,但我根本不是北京时间,你给我发晚安其实我是下午,我跟她们说不需要跟我道早晚安,但人家还是会坚持给我留言。道早晚安不是因为沟通需要,没有实际功能,但是她们想这么做。这个例子比较阳光,但其实网络暴力反应的也是同样的矛盾:我不听你说,我就是要说。
最后一点就是00后的孩子普遍还在找寻归属感的阶段,在班级中体现在抱团儿、找到自己的几个好朋友,在网络世界追赶娱乐热点、关注明星超话加粉丝群。他们普遍还没有明确自己喜欢什么,在兴趣爱好上还在到处观察寻找的阶段。很多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是从众的。别人打这个游戏,那我也试试。别人追这个电视剧,那我也看看。别人打缩写,那我也一学就会了。脏话也是在这个时候学会的。可是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抱到团儿,尤其是初中生,每个班级都有找不到朋友又难以忍受孤独的孩子。而现实生活给他们的困惑无法得到解答又无法改变的时候,追星可以成为他们的情感依托。可是如今恶劣的饭圈环境,对这一代人的成长,真的就是在用毒药浇灌祖国的花朵。我无话可说。()
这篇写了很久,希望有多一些90后,80后,70后可以看到我给你们倾情搭建的跟年轻一代沟通的小桥。让孩子们理解我们很难,但我们去尝试理解孩子们,其实不那么难。
(本文写于2020年4月8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