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个国家的13座城市工作,她如何在路上养活自己?|100个不上班的人

林安
·
·
IPFS
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一个几年前从欧美国家兴起的全新概念,践行者们不再受限于地域,可以去任何自己喜欢的地方工作和生活。

“闹钟响起以前就醒了,这是来到马来西亚的第三周,渐渐习惯了岛上的生活。推开寄宿旅店的木板门,原来夜里下过雨,7点不到,刷了牙,做一个简单的晨间笔记,我换上舒适的运动衣物,拿着瑜伽垫准备前往沙滩……

和先生小侃几段昨晚的梦境,然后,他换上跑鞋,我铺好了瑜伽垫。

我们喜欢以身体的活动来开启一天里的第一个小时……这些日子以来,除了更换居住地,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展开一天的……

我们并不是要做环球旅行,我们不是去玩,不是去观光,不是花光积蓄,更不是为了拍一系列可以在朋友圈展览的照片,我们在路上,在生活,也在工作。我们是数字游民。”

这是艾莉森的豆瓣日记《快3年没上过班了,我是如何养活自己的?》里的一段话。

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一个几年前从欧美国家兴起的全新概念,践行者们不再受限于地域,可以去任何自己喜欢的地方工作和生活。

世界不同城市数字游民的信息

第一次从某位采访对象口中听到“数字游民”这个概念时,我就被深深吸引,“这简直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啊”。

此后的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密切关注这一群体的信息,也因此在豆瓣上认识了艾莉森——一个正在和老公一起践行“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中国姑娘。

从2018年8月起,艾莉森和老公一起用半年的时间旅居了7个国家的13座城市。

从马来西亚的兰卡威开始,到泰国的“数字游民”基地清迈,再到老挝、缅甸、印度……我采访艾莉森的那个下午,她正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多瑙河畔散步。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不过是一篇讲述“富二代如何不上班也能环游世界”的贩卖焦虑类文章。

为了避免这种误解让你错过一些可能对你有用的信息,我要在文章开始前声明一下:艾莉森是一个出生于贵州小城的普通女孩,她像许多人一样,也曾在自我认同与追求幸福的路上深陷迷茫、痛苦、身份缺失的沼泽之中。

这篇文章想展现的,不过是一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一步步走出沼泽,踏上自我认同与追求幸福之路的过程。

这是林安采访的第29个不上班的人。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准备,不如现在就做一个深呼吸,然后全神贯注几分钟,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艾莉森  29岁

全球旅居  醒awake创始人/英语老师/写作者 

数字游民:边旅行边工作的生活方式

艾莉森第一次听到“数字游民”这个概念时,她还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新闻专业的一名硕士生。那时,她有一个关系要好的法国朋友叫小k。

艾莉森的法国朋友小k

有一阵子,小k消失了三个月。

那三个月里,艾莉森像平时一样无所事事地消磨着她的大学时光。直到回来后的小k告诉她,消失的三个月里,他做了些什么:

在泰国曼谷学泰拳,在清迈的寺庙沉思冥想,在日本参观抹茶种植地……

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如果我想学泰拳,我明天就可以飞去泰国学”,小k说。

“原来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叫数字游民。”第一次听说这种生活方式,震惊之余的艾莉森想。

那么什么是“数字游民”呢?

网络上的解释是:“数字游民代表着远程办公领域的一个自然发展趋势”。只要在无线网络覆盖的范围内,他们想在哪儿办公,就在哪儿办公。

因此,在物美价廉、风景优美的城市一边旅居一边工作,成了数字游民们最钟爱的工作方式之一。

柬埔寨 高龙撒冷岛(与艾莉森同行的法国人拍摄)

2018年,艾莉森也成为了数字游民的一员,她和老公一起去了泰国清迈——全世界最大的数字游民基地旅居,那里的“数字游民”以欧美国家的程序员居多。

“这些程序员的收入普遍都不错,他们给欧美客户搭建一个网站,最便宜的也要2000-3000欧,这种收入在欧洲都算小康了。”

——在清迈,1000欧元就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

在清迈生活一段时间后,艾莉森发现只要不在旅游景区,大街上、咖啡馆里,几乎处处都有数字游民的身影。

“有时走在路上就能见到熟悉面孔,很有归属感。”艾莉森说,他们喜欢聚集在固定的咖啡馆工作,有自己的社交圈和活动组织。

“数字游民是怎样的一群人呢?”我问。

大部分都单身、向往自由。因为不想卖时间工作,所以会更严格地掌控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

艾莉森也向往自由。

在正式成为一名数字游民前,她已经做了两年半的自由职业者。

辞去上海新东方英语老师的工作后,她跟着德国老公一起搬去了德国。初到德国的那段日子,由于签证问题而不能工作的她,靠在网上教授英语养活自己。

“辞职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吃英语的老本。”她笑着调侃。

当解决温饱不再是生活的主要矛盾后,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在微信公众号和豆瓣上写一些自我提升类的文章,随着那些文章越来越受欢迎,一些新媒体平台开始找她约稿。

一边旅行一边写稿的艾莉森

而艾莉森真正下定决心成为数字游民的一员,是在一次从巴黎转机回国的飞机上。

她在机场用2个小时完成了一篇约稿的初稿,再在飞机上用11个小时读完了一本书,并反复修改完了那篇约稿的最终版。

“也许,我可以尝试做数字游民。”

她萌生了这个想法,开始在飞机上心急如焚地制定计划,飞机降落前,她不仅成为了数字游民的一员,还成功说服对工作不满意的先生也加入了这个组织。

然后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段描写:艾莉森和先生一起,在马来西亚的兰卡威,开始了“数字游民”的新生活。

怎样成为一名数字游民?

你也许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如何才能像艾莉森一样,成为一名自由潇洒的数字游民了吧?

在你头脑发热之前,我要先泼一盆冷水:“数字游民”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它需要践行者至少一技傍身,并且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对于艾莉森来说,确保她在不同国家生存下去的技能是英语

从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毕业后,她成为了一名新东方的英语老师。一年多的工作为她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学生资源。

“我根据自己和外国朋友聊天时用到比较多的对话,原创了一套口语课程,并找了一些美国朋友校对。”

那段时间,线上教英语成了艾莉森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这笔收入并不稳定,她很快就进入了瓶颈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扩张。

于是她开始看一些畅销类的市场营销书籍,其中一本叫《巨人的工具》的名人采访实录,让她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听那本书的作者Tim Ferriss的播客节目——“The Tim Ferriss show”。

这个节目试图通过采访各行各业的杰出名人,找出他们成功的共通性,为普通人提供可参考的进步方式。

通过大量阅读和收听播客,艾莉森原本陷入空虚和迷茫的人生,悄悄发生了改变。

她开始学习自我提升,培养早睡早起的生活作息,养成大多数名人都在坚持的晨间习惯,而她最大的改变,却是从学习瑜伽开始的。

对自己最不满意的那段时间,艾莉森在某天翻出了很早以前买过的一块瑜伽垫,开始随意练习HIIT和普拉提。

接着,她又在Youtube上遇见了一个改变她生活的频道:Yoga with Adriene,跟着那位视频博主练习了30天瑜伽后,她的生活再也离不开瑜伽了。

Yoga with Adriene

谁又能想到,在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百般怀疑时,让她重新学会热爱生活的,是一块瑜伽垫呢?

“学习瑜伽以前,我的生存技能只有英语,虽然一直在不停地写新的教材,但我仍然找不到热情,一直很迷茫。”

学习瑜伽以后,她每天早上醒来,除了刷牙和烧水,做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练习瑜伽。

练习瑜伽中的艾莉森

“Win the morning,Win the day.” 赢得了早晨,你就赢得了一天,艾莉森的精神导师Tim Ferriss如是说。

“之前的生活很颓废,每天十点才起床。”自从有了早起做瑜伽的执念后,艾莉森开始尝试每天六点起床。

“一开始六点根本起不来,我就慢慢往前调整,从九点半慢慢过渡到六点,后来就形成了习惯。”

通常做完瑜伽后时间还很早,艾莉森开始培养写晨间日记和意识流的习惯,把清晨最安静的那段时间完全留给自己。

没过多久,她的作息就调整了过来。

做瑜伽中的艾莉森(2016年)

去年,由于在网上买不到一块让她满意的瑜伽垫,她在很多朋友的鼓励下,前前后后花了近10个月的时间,找工厂生产了一批自己理想中的瑜伽垫。

没想到前200个瑜伽垫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就被抢售一空,在得到购买者的一致肯定后,她决定自创一个生活方式类品牌,在网上售卖瑜伽垫、运动内衣等主打极简、环保的瑜伽周边产品。

艾莉森穿着自己店里的运动内衣

现在这家小小的网店,成了艾莉森的主业,也为她数字游民式的生活方式,带去了稳定的收入。

这样一来,技能和稳定收入都有了,艾莉森终于可以更加从容地做一名在世界各地“流浪”的数字游民了。

财务自由与幸福人生,并非遥不可及

艾莉森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她文字中透露出一种积极、健康、自爱、饱满的人生态度,这在我身处的环境中很少见。

但是深聊之后,我才知道2018年以前,她也曾像很多人一样,焦虑、痛苦、茫然、悲观。

艾莉森的先生出生于德国的一座小城市,他们在国内完婚后,决定搬去德国生活。

艾莉森和老公

和最爱的人在一个陌生国度开始新的生活。听上去很美好,却是艾莉森人生中最糟糕的一段时光的开始。

在那座德国小城,艾莉森能做的事情不多。由于签证原因,她无法外出工作,白天老公出去上班时,她就一个人在家待着。

“欧洲的社交很无聊,吃饭喝酒都不能让我得到满足。我在那里没有自己的社交圈,多出了很多独处时间。”

初到德国的那几个月,艾莉森提前进入了家庭主妇式的“退休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没事在家做饭、看剧、学德语,偶尔出门旅游。

在欧洲旅行 成了艾莉森消磨时光的方式之一

这是多少在大城市拼命卖时间的年轻人,梦寐以求的退休生活啊。艾莉森却陷入了一种感到生活无意义的空虚之中。

“闲在家里,甚至是去欧洲各地旅行都不能给我带来快乐。我感到无助,迷茫,焦虑,如果生活的要义不在于寻找快乐,那么我竟有些手足无措。

后面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艾莉森通过阅读、写作、早起、练习瑜伽这一系列多米洛骨牌般的连锁效应,重新找回来了对生活的热情。

2018年 艾莉森独自前往印度学瑜伽

她发现自己曾经渴望的“环游世界”并不是无所事事,真正能给一个人的内心带去自由的是“创造自己热爱的事物”。

她在网上写作、录视频、开发新的英语课程、做播客节目。不断自我探索与成长的同时,也把那些曾经滋养过她的知识和见闻,输出给更多人。

艾莉森在b站发布的视频

而通过分享个人经历,她收获了很多来自外界的正面反馈,这又给了她极大的满足感去继续创造。

这一切,都是大学刚毕业时的艾莉森无法想象的。

曾经,她是一个很悲观的人。

“我从新闻系毕业时,希望可以通过新闻为世界做出一些改变。但真正进入媒体行业后,我看到都是一些负面的、夺人眼球的新闻。”

愤慨和失望之下,她对新闻避而不谈。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也对自己的文字没有信心,“我的故事根本不值一提”,她总是这样想。

转变来自她老公给她看的一支视频。

视频里,谷歌的某位工程师说AI是全人类的小孩,它们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但是如果网上全是负面的新闻和信息,AI就会接收这些思想——这是未来社会中,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生存的方式之一。

“看完那个视频后,我就觉得要在网上多传递一些正面的价值观。我们要相信那些坏消息只是现实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

现在,艾莉森在一边旅行、一边工作的同时,还在互联网上持续输出自我提升、英语学习、瑜伽冥想、极简主义等主题的内容。

艾莉森带外国朋友们一起练习瑜伽

她在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28岁的她,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

她借用李笑来的话给财务自由下了一个新的定义:所谓的财务自由,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生活中,我的时间和地域是自由的。金钱方面,我能在不委屈自己的情况下养活自己,甚至家庭。对我来说,这就是自由的。”

作为一个所有行李加起来只有两个背包那么多的极简主义者,艾莉森需要的远比她得到的少。

“我是后知后觉才发现,那套房,那辆车,真的不是幸福人生的必需品。我也不知道,广告商和社会凭什么就那么笃定地认为他们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

27岁那年,艾莉森在提前到来的“退休生活”中发现,环游世界和提前退休并不是财富自由的终极目的,也绝不是幸福人生的标准模式

28岁那年,她在自我提升与持续创造中找回了生而为人的快乐与自由,也从此明白:在永无止境的创造中寻找价值,才是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后记:

为什么有些人在这个焦虑的社会从不焦虑?我希望从那些不焦虑的人身上找到答案。

一个客观事实是:外部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目标。

当我们身处集体焦虑的大环境中时,很难不被这种氛围影响。

艾莉森是一个不会因“到了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而焦虑的人。即使是初到德国无法工作的那段时间,她也没有因物质而焦虑过。

“不管穷途末路到哪一步都不会饿死自己,总是有方法的。”她总是会这样说,然后去想办法。

唯一的焦虑时刻,是她回国后与朋友们在一起时。

“我在国内那些朋友,收入都比我多,却也比我更焦虑。跟他们在一起时,我发现自己焦虑未来的时间也变多了。但当我离开那个环境,和数字游民们在一起时,这一群人相互给对方的信心和鼓励,又让我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可以得到认可,会变得更自信和平静一些。”

艾莉森和布达佩斯的朋友们在一起

艾莉森很喜欢数字游民的生活状态,未来几年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唯一的遗憾是,这种生活方式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社交圈——刚和一座城市的朋友熟悉起来,又要分道扬镳成了生活的常态。

“未来有了孩子怎么办?”最后,我问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我没有放弃做妈妈的机会。”今年29岁的艾莉森说,她会在五年内生孩子。为了将来的生活计划,她和老公一直在德国交社保,并不是完全不考虑未来。

艾莉森和老公数字游民的终点,也许是德国,也许是另一座他们在路上爱上的城市,谁也说不准。

生活从来充满未知,艾莉森相信无论将来发生什么,她都有方法应对,就像她曾经从低谷中走出来一样。

重要的是这一刻,她所热爱的生活,正将她包裹。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林安写字者,长期观察自由职业领域,喜欢一切新鲜、有趣、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活着是为了创造。希望能创作出一部留世作品,它可以是文字、影像或者照片。 大陆已出版《只工作,不上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由职业10月复盘:累并充实着

不做上班奴,她潜进深海,找回了生而为人的自由|100个不上班的人

自由职业11月复盘:创业的开端,破旧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