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 Pro 厲害之處以及元宇宙 VR 裝置的驚奇想像(順便幫馬克說說話)- 區塊D世界

D大叔
·
·
IPFS
·

在蘋果 Vision Pro 收穫大量媒體和 KOL 好評之後,它們在 VR 領域上的最主要競爭對手 Meta 創辦人馬克 · 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公開表示:蘋果的設備在技術上並沒有帶來任何 Meta 尚未「已經探索過的」重大突破,而且他對人們如何使用該設備的願景「不是我想要的」。(新聞連結

乍看之下這似乎是一段充滿嫉妒和不甘的發言,尤其是對 VR 不太了解的人,不過如果稍微深入一點去研究馬克這麼說的理由,可能會比較容易理解他講這句話的底氣為何。先不論元宇宙的精確定義是什麼,至少我會認為「在對"元宇宙"的探索上,Meta 是領先的技術探索者,但是蘋果則展現了絕佳的技術整合能力和對應用層面更廣泛的想像。」

秉持著喜歡對大眾科普的奇怪喜好,還是先來稍微介紹一下AR、VR 這兩個常見名詞(和 MR)。

如果單純從眼睛看到的畫面來區分,把「完全現實場景」和「完全虛擬場景」這兩個極端呈現看作一個光譜的兩端。從AR和VR在光譜上的相對位置上就可以明顯看出各自的特色。

❏ 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

以現實環境的影像為基礎,透過顯示設備在現實環境之上呈現額外資訊、改變視覺效果、置入虛擬成像等,可作為補充資訊或互動元素。由於需要將虛擬與現實高度整合,因此需要精密的圖像分析和顯示位置精算等軟硬體技術。

■ 一句話解釋AR:

看到鬼(看到現實環境裡看不見的東西)

■ 設備:

飛行員頭盔、Google 眼鏡、以及大部分的智慧型手機搭配特定APP也能夠呈現AR效果,露水洗過的柳葉拿來抹眼應該也算。

■ 目前實際應用:

精靈寶可夢Go(Pokémon go)、觀光景點AR展示、和常見的手機拍照濾鏡都可以算AR的應用案例。

❏ VR(Virtual Reality)

在顯示器裡呈現完全虛擬的視覺環境,搭配聽覺、觸覺甚至嗅覺等感知元件來讓使用者完全沈浸在虛擬世界中,同時可以透過感測器或遙控器在虛擬環境裡與物件、場景、角色互動。

■ 一句話解釋VR:

觀落陰(置身在與當下環境完全不同的成像之中)

■ 設備:

非常多,而且可能出乎許多人意料的是,VR設備的歷史其實蠻久的,目前公認第一台VR設備是在1957年時由 Morton Heiling 所發明的 Sensorama:

之後陸續還有許多不同產業和領域的有趣嘗試,例如電影、軍事、工業、航太、娛樂等,都曾因為不同的目的探索過虛擬實境的技術。

一直到近年大家比較熟悉的 HTC Vive、Sony的 Play Station VR、Google Cardboard 和 Samsung Gear VR、Oculus 等相繼推出,VR 設備才算開始進入大眾市場。

■ 目前的實際應用:

現在可以很輕易的在YouTube上搜尋到 VR 影片(或叫360環景影片),使用各家 VR 設備時也能直接下載使用許多App、遊戲、影音等應用,雖然仍僅侷限在這幾個領域中,但是能夠觀看的內容已經有不少。

再補充一個最近也常被媒體提起的名詞「MR」。

❏ MR(Mixed Reality )混合實境

結合 AR 能夠補充現實環境以及 VR 創造沈浸感的優勢,甚至能夠自由地調整 AR 和 VR 兩者的呈現比例。

Vision Pro 可以利用旋鈕來控制切換虛擬和現實場景

■ 設備:

較知名的如 Meta 的 Oculus Quest 系列和最新的 Apple Visione Pro。

那麼為什麼我覺得「在對"元宇宙"的探索上,Meta 是領先的技術探索者,但是蘋果則展現了絕佳的技術整合能力和對應用層面更廣泛的想像。」

❏ Vision Pro 真正厲害的地方

一如繼往,我認為蘋果最厲害的地方是「技術整合能力」和「產品定位(行銷)能力」。

■ 技術整合能力:

如同每一年 iPhone 推出下一代的時候,其實很多技術或規格都不一定是最新的(例如桌面 widget、隨顯螢幕、車禍偵測等都早就在 Android 手機上實現了)。這一次推出的 Vision Pro ,當然驚奇的部分例如眼球追蹤、手指操控等,直接讓所有人驚掉了下巴,評論者一致認為蘋果為VR開啟了無數的應用可能。

但其實!

很多人沒有注意到,Meta 在2020年推出的 Quest 就有手部追蹤功能,並且持續更新優化。

在2022年推出的 Quest Pro VR 也有了眼球追蹤,只是從展示影片看起來似乎效果和 Vision Pro 有一段落差,這也凸顯蘋果雖然不一定是第一個推出最新技術的公司,但是一但推出仍然能夠驚艷所有人,差別就在完整度和將所有新技術完美整合成一個產品的能力,無疑是地球上最強的。

對比一下落差的部分,針對「MR(混合實境)」效果,Quest 可以利用向外的鏡頭呈現在眼鏡內部來實現「透視」現場實景的效果,這部分用的方法跟 Vision Pro 一樣(或者說,是 Vision Pro 跟 Meta Quest 一樣 ),但是呈現效果差有夠多:

參考 Meta Quest Pro 測試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3YIok4p3-4

■ 產品定位(行銷)能力

一直以來,蘋果都以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和品牌號召力在市場上呼風喚雨,其實這兩點都需要極強的產品行銷能力來做支撐。過去賈伯斯時代靠著強大的個人魅力,像邪教一樣吸引了大批的死忠粉絲,進入庫克時代後,雖然過去幾年的 iPhone 行銷沒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亮點,不過這次的 Vision Pro 上市,蘋果藉著賈伯斯的遺澤「One More Thing」和「蘋果力場」,以及一直以來對「溝通內容設定」的深刻理解,成功在市場上打了漂亮一仗。

蘋果力場

首先是我一直覺得很佩服的「蘋果力場」。綜合了蘋果的品牌知名度、產品的品質保證和一直以來的良好消費者體驗,讓蘋果只要一公佈任何新產品(或者刻意不公布)都可以帶來大量的「Earn Media」聲量。即使比對手晚推出類似的功能、頑固獨行的配件規格、傻裡傻氣的瀏海設計...,但因為是蘋果,所以似乎都可以接受了。即使訂價比別人瘋狂十倍,對果迷來說也是一種品質保證的結果,更是一種品牌定位的展現。

溝通內容設定

我們先看一下埋伏在蘋果 Vision Pro 發布前幾天亮相的 Meta Quest 3 的官方宣傳影片:

1分17秒的影片,裡面從一開始,幾乎全部的時間都在講規格:瘦身40%、雙倍GPU運算能力(還要秀出大大的驍龍晶片🙄)、更快更順暢的體驗、更好的畫質、重新設計的手把...。

然後再來看一下蘋果 Vision Pro 官方宣傳影片:

跟 Meta Quest Pro 影片相比,蘋果Vision Pro官方宣傳影片幾乎全都在展示它可以帶給使用者什麼,旁白不斷強調

「你可以簡單地用眼球、手指和聲音來點選操作」

「使用的時候你可以看到旁邊的人,他們也可以看到你的臉並且與你互動」

「你的照片、影片或遊戲畫面都可以變這~麼大」

「你的工作和開會場景可以自訂成這~麼生動自由又豐富」...

藉著不斷展示各種實際使用情境來強調產品可以為你帶來的效果,而不是產品本身。

整段9分21秒的影片,直到倒數一分多鐘左右才開始提到解析度、音效、3D定位、晶片等等規格內容。

從蘋果在官網上對 Vision Pro 的文案就可以發現他們不在AR/VR、遊戲/辦公這些領域著墨,而是直接拉高定位,用更廣泛的名詞「空間運算設備」來定義它,然後從這個高度往下一一展示「這個產品可以為使用者帶來什麼」。

當然,直接拿這兩支宣傳素材來比較不太公平,因為 Meta 影片的主要意圖是要強調它和前一代比較提升了多少效能,溝通的對象是實際的潛在購買者,而 Vision Pro 的影片更大程度的是要針對市場展示技術火力,和對開發者呈現情境應用。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從這樣的直接比較觀察到兩者想要傳達的訊息大大不同。

❏ 驚豔帶點小失望和小希望

有點失望的原因是,Vision Pro 仍然是一個「室內用產品」,就像電視機、投影機一樣。

我一直覺得 MR(混合AR/VR)應該要能夠「把虛擬帶入現實環境」,當然 Vision Pro 的確做到了一部分,至少在你家客廳裡,但是重量和電源(尿袋)的設計直接粉碎 Vision Pro 成為戶外場景應用設備的可能性,因此完全看不到和戶外現實場景互動的想像。

舉例一個最直接的想像是用 MR 技術在戶外抓寶可夢。戴上顯示器,神奇寶貝就像活生生一樣在你的腳邊跑來跑去;經過一個池塘真的會有水箭龜跳出來噴你水;在街上走到一半還可以看見遠處天上有某個道館被對手攻擊的特效。當然前提是出現了足夠輕便又安全的設備,才有可能將這樣的虛擬「元宇宙」實現到現實生活中。

不過或許也不用太失望,既然是叫 Vision "Pro",也許過幾個月就會推出 Vision "Air" 之類產品線?而且蘋果刻意將發布和實際開賣的時間拉長到半年左右,就是希望給開發商更多的研發時間,希望到明年初發售前可以看見各種腦洞大開的應用。

我個人許願結合ChatGPT,出國旅遊和外國人溝通的時候,在他的頭旁邊立刻出現翻譯字幕泡泡;結合圖像式AIGC,走在街上的時候,建築和街道可以即時運算變成日式風格、二次元風格、希臘小島風格;在街上熙來攘往的車輛和看板上即時算繪成客製化的圖樣(當然也有可能出現給你的專屬廣告)。

■ 元宇宙起飛?

其實我最近幾個月一直有一個感覺,過去對「元宇宙」的關注其實比較偏向區塊鏈遊戲/土地相關的項目,例如「Sandbox」和「Decentraland」,不過自從 2021 年馬克把 Facebook 改名 Meta 並且大張旗鼓表示要將公司重心轉移到元宇宙之後,「VR」、「AR」等名詞似乎就更常被跟元宇宙連結在一起,再加上這兩年的AIGC爆紅,「區塊鏈 + AI 」之類的議題也經常被討論,感覺「Web3產業」和「熱門商業議題」兩端走得越來越近了,希望Apple的加入能夠為「元宇宙」注入更多的活水(錢、人和市場),想想都讓人非常興奮😆


如果你想在信箱裡收到跟區塊鏈、Web3以及其他相關議題的文章,歡迎在「區塊D世界」訂閱區留下Email免費訂閱,就可以收到值得關注的消息哦!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D大叔在這裡聊聊區塊鏈世界中的有趣消息,針對 Web3、品牌行銷、商業趨勢和科普新知,提供個人觀察和想法、內容推薦和導讀。 我在2018年接觸加密貨幣,2021年擁有第一個NFT,接觸不算早,但是對區塊鏈世界深深著迷,希望分享自己從加密小白開始的經驗,和大家一起探索這個世界的未來。 只有在枕上、車上、廁上才能深度思考的注意力不集中者。 喜好又東又西,故鄉又南又北,靈魂不大不小,人生不缺不全。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加密錢包是什麼?不同種類有什麼差別?一次搞懂Web3最基礎的應用 - 區塊D世界

「技術、玩家、政策」2023 NFT Taipei 論壇 & OneOffs 展覽雜記 - 區塊D世界

「去中心化身份」×「社交圖譜」— Web3世界裡的具象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