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心念佛

淨土門-象山慶
·
(修改过)
·
IPFS
·

參禪或念佛,最契應的心態是:直接、單純,不迂迴、不複雜;單刀直入,不拖泥帶水;直截根源,不攀葛附藤。拈詩一首以述懷,並與大眾分享:

   【念佛乘佛力,直入涅槃城;雲深亦知處,只在名號中。 

《無量壽經》:「若有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觀經》:「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維摩詰經》〈觀眾生品〉:「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佛國品〉:「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 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菩薩品〉:「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

《大乘起信論》:「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 云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 云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 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大智度論》:「心有二種:一者,念念不生滅心;二者,相續次第生總名一心。以相續次生故,雖多,名為一心。是時,不令貪、恚等心,相續得入。」魏,曇鸞《往生論註》卷下:「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 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

《六祖壇經》〈定慧品〉:「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如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大智度論》:「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

《觀經四貼疏》:「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北宋.慈受懷深: 「萬事無如退還休,本來無證亦無終。明窗高懸菩提月,凈蓮深栽濁世中。」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淨土門-象山慶 人生忽如寄,樂邦歸去來 (淨慶.正玄--張火慶:博士/教授)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