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先理債?-你需要懂的債務守則!
理財先理債?耳熟能詳就是對?
在華人的世界,多數人從小就被教育能不揹債就不揹,債務彷彿是一種失敗的象徵
然而現實生活中並非如此,借錢有很多運用的方式
可能是救急、也可能是投資、可能是分期付款、當然也有可能是理財失敗
多數人常把重點放錯,重點不在於有沒有揹債,而是對於債務的了解
在大家不懂又不喜歡債務的情況之下,一有錢就先還錢似乎是成了最佳的選擇
窮人愛還錢,富人愛借錢
然而現實生活中往往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一般人最大一筆借款通常是房貸,在台灣多數人選擇的房貸是20年期
可是有統計指出,最多人還清的期間落在7、8、9、10這四個期間
也就是多數人拼命的加速還款,一有錢就先還錢
反觀社會上那些有錢人,卻是常常向銀行借錢
一般人拼命還錢,有錢人拼命借錢,結果變成
窮得越來越窮,富的越來越富
這種社會觀察真的很有意思,很直接卻很反直覺
照理來說應該是債務越少的越好,債務越多的越慘
但是為何拼命借錢的有錢人卻沒有變成”卡奴”呢?
關鍵是利率!!
今天假設我借你1000萬,然後不收你利息,20年之後再還我
請問你是借?還是不借?
其實比較好的想法應該是要去借這筆錢
借來就算什麼事情都不做放在銀行,假定銀行給我1%的利息就好
那麼這1000萬過了20年就會變成1220萬,還了你1000萬,我還多了220萬
而這220萬對你來說可是憑空生出來呢!

利率、利率、利率
當然現實生活中借錢總是會有利息的
所以到底要先放在銀行生利息還是要先還錢
其實就取決借款的利率和保守規劃的利率
如果借款利率很高,市場上的保守規劃的利率跟不上
那麼就是所有的錢都拿來先還會比好
畢竟你做安全的規劃孳出來的利息遠不如你付出去的利息
但是如果相反
那麼你就應該先拿更多的錢去投資而非還錢
因為孳出來的利息高於你付出去的利息,你會憑空多出利息的差額!!
安全規劃而非積極投資或花費
最後既然是借款,就是一定要償還
所以如果做太積極的投資而造成本金的虧損就得不償失
另外一點,雖然現在房貸利率低,慢慢還是比較理想
但是前提是你拿額外的錢去做規劃,而不是全部花光光
這兩點是延後還款的大前提,但卻很少人提,所以請務必記得這兩點!!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