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設定投資獲利目標之二
接續上一篇文章,在牛市緩步向上的趨勢,以越跌越買的操作方式,似乎是一種不錯的操作策略。因為整體向上,沒漲到的類股也會跟著被拉抬起來。像月光之前投資電線電纜類股,原本一直低迷中,在2024年4月AI大漲一波後,發現要運轉這些伺服器,需要十分巨量的電力,因此除了重電股之外,承做電線電纜的企業,以及重要的材料—銅,忽然變得炙手可熱,迎來一波漲幅。
但問題依然存在,當大盤指數越來越高之後,還有什麼可以買的?大家都漲過一輪了,資金終有疊不上去的時候,那這時該如何應對呢?有一個思考方向是買進美債。因為在大家都把錢投入股市的時候,只要遇到升息,那些借錢來投資的人,會感到壓力頓增,因為如果他們在股市的投資標的無法繼續創高的話,那就有可能產生虧損,這樣就必須要賣股以支付借款利息才行。而債券則是因為借款利率增加,投資人就會認為與其把資金放在股市承受高風險,倒不如放在債券裡,享受穩妥妥的利息。到時如果債券上漲,還可以考慮賣掉賺價差。當然,事情總是要反著想,另一個思考方向就是,如果債券那麼好,那股神巴菲特為何只願意買入短債,把債券當作類現金使用呢?
原因是巴菲特認為,與其長時間持有債券,倒不如去買入更多具有投資價值潛力的企業,這樣累積獲利的速度更快。換言之,巴菲特認為,持有股票獲利的速度比較快,所以他做出這樣的選擇。如果投資人自認選股功力超強,自然也可以一樣集中持有少數幾檔股票,同樣可以持續獲利。這樣說來,股債的比例可說是沒有標準答案,想要賺快一些,冒多一點風險,那就加大持有股票的比例。因為在持有股票的內容中,一樣有核心與衛星的配置,以降低熊市來臨時的衝擊。投資專家王裕閔認為,持有中度風險的資產是不智之舉,乃因既承擔了較大的風險卻又不能獲得較大的報酬,倒不如去承受高風險,如果有賺那就可以賺很多;就算是賠的話,也還有核心資產可以慢慢平復這些虧損。
所謂的槓鈴投資法,月光的解讀是和核心與衛星資產的配置類似的理論,核心佔八成左右,而衛星佔兩成左右。把這樣的配置畫成槓鈴,就會是一端特別大,另一端特別小。月光認為,既然沒有所謂的最無敵的投資法,那也可以參考投資專家的年紀,來組合成自己的投資策略。例如六十歲左右的專家,會比較著重在避險,所以債券的配置經驗會豐富許多;而三十歲左右的專家,會將精力花在挑選飆股或是熱門類股上。每位專家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他們會因為年紀的影響而調整他們的投資策略。不過,這僅是一種十分概略的區分法,旨在幫助投資人自己能盡快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以價值投資的角度來說,在股市相對高點時,也可以繼續找尋價值被低估的股票。像是塑膠類股,即使是在在台股衝破兩萬點時,一樣是在低點甚至跌破年線的位置。那此時適不適合入場呢?月光認為,只要以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終有向上的時候,只是大家都不確定是在什麼時候,或許是半年,又或許是要到兩年之久。如果資金沒有急用,當然可以考慮佈置一些在其中。價值投資的另一個思考點,則在於有些剛開始發展的企業,尚未受到市場青睞,不管股市是不是高點,都可以選擇先行佈局。不過,到底將來是龍或是蛇,也會有風險存在,這是要謹慎考量的點。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