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AMPL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週五編輯室|編輯A ➜ 讀書會筆記|

SAMPLE
·
·
最近兩週讀書會主題是#波赫士 小說中的時間觀。正如熵之於時間,耗散適應或許也能用於詮釋一種關於歷史與未來的時間觀:時間是混沌的,未來在一片隨機遊走的粒子(事件)的不斷碰撞中生成(像一座小徑分岔的花園);但未來總是朝向適應歷史的某些結構凝結,像一座浮橋崩塌的影像倒放,未來終將成為歷史的鏡像,通往未來的鑰匙其實藏在過去。

原文刊載於Sample雜誌IG


兩週前的內部讀書會上,我們選讀了Order Out of Chaos(1984)的兩個章節,化學家普里高津(Ilya Prigogine)整理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物理學發展史,詳述了熱力學、#熵 (entropy)等概念誕生的過程。普里高津寫到,熱力學奠基之前,在古典力學框架下,#時間 在科學思考中往往不被強調,直到熵增定律出現,說明冰融化成水後,我們無法在不施加干預的情況下(熵增)使水還原成冰,這種現象表明:
1. 自然界中物質傾向於從有序(固態)轉向混沌(液態)
2. 熱力學過程具有不可逆性
這種趨勢隨後又被用於描述時間的不可逆轉性質,自此開始,時間這一概念在科學界才被賦予了單一方向的箭頭。

普里高津發現,熱力學的時間箭頭與達爾文進化論互為矛盾,從猿人到人類,生命毫無疑問是朝向更精密的結構進化,即從混沌走向有序,是一種逆熵過程。為此,他提出耗散結構假說,指生物屬於開放系統,會吸收並消耗環境中的能量來維持自身結構的穩定,對宇宙整體而言,熵增加了,因此不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

去年七月,我在週五編輯室介紹過How do you say “life” in physics(2016)這篇文章,麻省理工學者Jeremy England透過電腦模擬實驗證實了耗散結構的存在,並進一步提出耗散適應的假設:一片區域中的能量達到一定濃度時,隨機遊走的能量會相互碰撞、結合,呈現不同結構(想像成各種細胞),當中消耗能量不足或過多的結構會逐漸解體(一種淘汰過程),唯有適應環境的耗散結構被留下並大量複製,進而結合成更為複雜的結構——生命。這不僅同時滿足了熵增和進化論兩種觀點,甚至與#大爆炸論 不謀而合(想像虛空中能量積蓄引發爆炸並生成可以消耗更多能量的宇宙型態),England以猶太教對奇蹟的定義來形容這種發現:#奇蹟 並非神秘的偶然,而只是我們目前尚未理解的必然。

「熵」作為一個物理學詞彙被用於描述當時作為哲學詞彙存在的「時間」,概念在兩個差異領域之間的流動後來又催生出文學、藝術的想像,例如電影《天能》中透過控制熵來實現的逆時旅行。這正是跨界思考的創造力所在。

最近兩週讀書會主題是#波赫士 小說中的時間觀。正如熵之於時間,耗散適應或許也能用於詮釋一種關於歷史與未來的時間觀:時間是混沌的,未來在一片隨機遊走的粒子(事件)的不斷碰撞中生成(像一座小徑分岔的花園);但未來總是朝向適應歷史的某些結構凝結,像一座浮橋崩塌的影像倒放,未來終將成為歷史的鏡像,通往未來的鑰匙其實藏在過去。

PS:在《關於地球的運動》podcast中,我和編輯E原本想強調閱讀科學史的重要性,追溯發現的過程比發現本身更有價值,不過太興奮所以講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Sample樣本 #香港文學 #設計 #閱讀 #文學 #評論 #藝術

#literature #graphicdesign #hongkongart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