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戰 (3) 誰是新一代亞洲之星?【聲音檔】
2021/07
我們知道,過去亞洲的供應鏈型態常被稱為「雁行理論」。首先1950年、1960年代,美國帶領著日本的經濟開始發展,後來日本再帶動亞洲四小龍,如同一群大雁隨著領頭者一起飛翔一樣。一直到1996年以後,由於實體投資大量集中在中國,這個理論不再適用。
不過,最近可以看到產業供應鏈似乎又展開新一波的雁行,只是跟過去的模式不同。以前可能是國家跟國家之間,像美國帶動日本、日本帶動亞洲四小龍;現在則是區域間的雁行理論,區域是指東亞的經濟,日本跟中國的經濟變化,帶動了整個東南亞跟南亞的產業佈局。所以,新的雁行理論並不是國家或地區之間,而是流向東南亞、南亞等地的大規模版圖移動。
要外移還是留在中國?不同產業各有考量
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許多企業打算從中國外移。根據一份外商研究報告發現,最想要從中國外移的產業,以服飾跟手機居首,大概八成至九成的廠商想移到中國之外的區域。但是,如果是家具、機械或汽車業,以及台商的機械廠,他們答案則是否定的。
為什麼?因為中國的服飾跟手機製造大多外銷,最主要銷售對象是歐美市場,一旦遇到貿易戰或關稅問題,成本立即大幅增加。但是家具、機械跟汽車的主要銷售對象,是中國本地民眾與本地企業,外移對這些廠商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必要。
另外,想要外移的產業主要考量的地點會是哪裡呢?以服飾業來說,柬埔寨、孟加拉、越南三個國家居首,因為這三個地方不僅工資低、人力充裕,而且美國提供較多的關稅優惠跟配額,對於成衣外銷業者而言是很好的選擇。
大部分資訊產業,最想要去的落腳地是台灣,因為供應鏈最完整,技術能力也夠。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型廠商考慮分散到印度跟越南,因為現在這個區域經濟開始快速發展,也很適合做為備援的基地。
對汽車產業來說,目前整個東南亞跟南亞國家的分工當中,泰國是日商過去重點布局汽車供應鏈的地方,所以很多汽車廠商打算到泰國去投資。從這些產業的考量可以看到,因產業不同,想要從中國外移的廠商,會根據自己的資源要素,選擇不同地點以發揮優勢。
「世界工廠」的繼承者們
這幾年,中國很多商品的市占率都在節節下滑,美國進口的占比從2017年到2019年,有關稅跟沒有關稅的商品,大概都分別下跌了10%到15%。大部分這些中國減少的市占率,都被亞洲其他國家分而食之。
根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研究,接棒中國「世界工廠」的繼承者們,分別是越南、印尼、印度跟孟加拉,這也是企業從中國移出後,選擇落腳的四個主要國家。四個國家各有不同的地理人文特色與政經條件,分別吸引不同產業移入。
例如2018年中國服飾產業在全球市占率減少了5.8%,金額約合29億5000萬美元,其中有2.9%移到越南、2.8%移至孟加拉。而這兩個國家為何吸引外商移入?以越南而言,工資只有中國一半,政治穩定,不只國內有租稅政策誘因,也參與簽署了13個自由貿易協定;2020年還與歐盟達成協定,雙方將減少 99%商品關稅。吸引了許多紡織、汽車、電子,以及食品飲料產業移入。
因為中國太大,所分散出來的產業或產品,單一國家很難完全佔有,必須依靠好幾個國家共同努力,共同分工,就像一個大的餅乾一樣,有很多小螞蟻共同來把它吃掉。
佔有勞動優勢孟加拉與印尼
孟加拉位於東南亞與印度交界處,土地面積狹小但地理位置優越,而且勞動工作者多,1.6億人口裡面15~64歲約占六成,且最低工資只有8,000塔卡/月(約新台幣3,000元),勞動成本低,具有成為重要製造中心的潛力。除了獨具優勢的人口組成之外,2010~2020年平均經濟成長7%,光是成衣產業就有340億美元產值。目前已有三個航運港口,第四個人工港Matarbari將由日本政府支持興建。
雖然印尼人口2.5億,是東南亞第一人口大國,但是台商對他的印象還處於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印尼的排華運動。所以現在想要去投資的廠商,其實都感覺比較猶豫、比較保守。
越南能取代中國嗎?
根據統計,台灣對外投資,第一名是中國,第二名則是越南。越南被視為中國第一接班者,與早期的中國有許多相像的地方,特別是這兩個國家都是共產體制,所以對人民管制較嚴,某種程度降低企業的員工管理風險。但如果到了泰國或印尼,這些國家民風稍微自由一些,管理方式就完全不同於越南;甚至像更自由的印度,當地的勞工管理就是很多台商企業頭痛的問題,幾乎目前已經在印度設廠的企業,都或多或少遭遇過罷工、甚至暴力攻擊工廠的事件。
雖然我們常提到越南製造,但第一需要很多中間財跟原物料,仍須從中國進口。第二,越南現在使用包裝的紙箱,就算是在當地生產,也都是台商或者中國的廠商,越南本地廠商還不具備技術能力。
第三,越南有沒有可能以後像台灣或韓國,往上游發展,自己製造石化或鋼鐵的原料?答案是很難。因為過去台灣跟韓國都是以國家的力量全力扶持國有企業,製造一般企業沒有能力投資的產品。但是,越南因為已對外簽訂很多自由貿易協定,無法再用更多的國有企業來承擔國家政策型的任務。現在越南的國有企業大概只有一百家,且以後會不斷的減少,這是越南以後產業升級一個很重要的關卡。
最後,越南離中國很近,上游很多的原材物料至今都必須倚賴中國供應。跟台灣早期的情況類似,必須依賴日本上游的產品供應,才能進行下游組裝。所以越南現在還處於供應鏈最尾端,也就是代工組裝階段,除了廉價的勞力成本之外,還需要其他條件配合,才能成為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人口紅利」能為印度帶來優勢嗎?
雖然單從幾項數據來看,印度人口多且工資低,看似擁有獨步全球的人口紅利,再加上企業稅率降低、制訂新破產法及簡化外人投資規定,投資環境似乎有所改善,因此很多外國企業將印度視為中國製造的替代方案,尤其在2020年疫情期間特別加碼投資,金額高達200億。
但實際上不然。第一個我們從印度的出口趨勢來看,從1995年開始,印度的農業出口比重從19%降到2018年的7%,少了12%,一般可能認為農業減少很正常,應該是低階製造、勞力密集製造增加,但答案並不是。印度的低階製造,從原來占出口34%降到2018年20%,少了14%。高階製造持平從23%增加到26%。
實際上,印度增加的是服務輸出,而不是低階製造的成長。服務輸出從原來的19%增加到39%,整整增加了20%。像我們常聽到的鞋子、包包、玩具、洋娃娃等物品,印度目前的生產規模還非常有限,無法跟中國相抗衡。
從勞動力來看,中國的適齡勞動力占全世界19%、印度18%,這兩個國家人口其實差不多;孟加拉跟越南少一點,分別占2.2%、1.3%。但是勞力密集產品出口,中國人口佔全球約兩成,勞力密集產品出口也占兩成,但是印度不是,印度占全世界18%,勞力密集產品出口值卻只占3.5%,與中國相比,相差非常遠。
為什麼我們常聽到印度有人口紅利,低薪、年輕、婦女勞動力也多,但它卻不適合做勞力密集產品的出口?原因可能和「種姓制度」有關,印度人有四大種姓,再依照職業和聚落分為成百上千種的次種姓,這些種姓區分了與生俱來的階級和工作認知,低種姓很難管理高種姓者。因此,我們常看到跨國企業的CEO或首席經濟學家是印度人,那通常是高種姓的優秀子弟,低種姓者很難有這種條件出人頭地。這點跟華人打拚出頭天的文化不同,使得印度人對於工作的積極度普遍較低,所以印度人口雖多,但實際上的戰力有限,並不適合做勞力密集出口產業。
而稅率與法制雖然看起來似乎對於外人投資較為友善,但基礎建設的欠缺是印度至今沒有改變的事實,也是對於外商前來投資最大的障礙。再加上長期以來主要靠內需支持經濟,以及整個世紀以來被執政者奉為圭臬的貿易保護主義,雖然跟韓國一樣,扶持產業是有民族主義的概念,但比起韓國的實力與執行力,印度產業的平均技術能力卻相差很遠。
再加上印度的貿易保護主義非常嚴重,種種因素使得他們在參與區域經濟組織時特別保守而退縮,例如2020年11月簽署的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印度在2019年底宣布退出,並表示很慶幸沒有參加,「因為加入RCEP只會更弱化自身經濟」。 在這種思維下,印度採取高關稅看似能保護國內市場,但是同時也造成外銷時勢必遇到其他國家的關稅障礙。
不過,印度最近有幾個趨勢可以關注。第一,台商最近去投資的高科技廠商非常的多,所以,高科技產品製造外銷在印度依然有可為。但是如果你是傳統產業,一般勞力密集產品,可能不適合在做外銷,那應該做內銷,因為印度讓別的東西進不來,反而適合在當地直接銷售,因為有高關稅保護你。其實在印度,反而你必須要重新思考,新的營運模式的定位,而不是把中國的模式完全照抄搬到印度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現在想要加入澳洲、日本的供應鏈彈性倡議,簡單說,就是要繞過中國、去中國化的一個供應鏈,尤其是高科技。這一點未來跟台灣的合作空間也會越來越大。
此外,要特別注意,受到印度本地疫情影響,今年印度的生產活動幾近癱瘓,很多訂單又移回中國,也就可惜了前幾年供應鏈的移動。印度的弱點除了基礎建設不夠,防疫工作也不足。以紡織業為例,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棉花都在印度生產,因此印度紡織工業非常強,但最近根本沒辦法進行生產,所以紡織業的訂單又流回中國。
從印度的例子可以看出,實體投資不是光看經濟數據就好,還有許多實際面的考量,包括這個國家根深柢固的政治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同時還要加上隨著時空環境轉變所發生的政策變化。而且,也不是任何產業都適合到東南亞或南亞國家發展。
投資新天地,留心「政治情勢」與「經濟型態」
美國智庫針對未來中國供應鏈分散,提出廠商可以有四個選擇,兩個在南亞,兩個在東南亞。兩個做外銷,兩個適合內銷。適合做外銷的是孟加拉跟越南,因為這兩個國家人比較少,內需市場不那麼大,但是他們很像1960年、70年代的台灣,因為內需不夠大,做外銷很認真,而且美國又提供較多的關稅優惠與配額,加上越南有很多FTA,很適合做外銷。
另外兩個就不用先急著做外銷,雙印、印度跟印尼,反而應該要攻內需市場。因為他們貿易保護的情況,比越南跟孟加拉較為嚴重,所以在那個地方做內需,有高關稅的保護比較適合。同時還是要注意基礎建設不足,或者是當地人文或者是政治的一些問題,這個還是台商必須考慮的。
在美、中兩大板塊的移動之下,很多廠商考慮從中國外移找尋新的天地。但是每一個國家都有它的資源限制,或者一些問題。比如說印度、越南都各有需要克服的挑戰,所以廠商在分析未來的營運、遷移及投資的決策時,還是必須全盤考量,不要以為在中國遇到的問題好像往國外搬能一勞永逸,答案可能並沒有想像這麼簡單。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