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澳門學16號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炮竹業如何稱霸氹仔島——讀《氹仔炮竹業》| 翻開澳門 #06

澳門學16號
·
·
撇開宏大的敍事,聚焦在澳門炮竹工人上,其實是一段血淚史。
作者:程偉恆

澳門長期被人詬病「一賭獨大」,經濟單一化缺乏可持續性,需要發展「多元經濟」方可長治久安。其實回看澳門過往的歷史,單一產業獨霸小城,可能才是常態。如炮竹業就曾經在澳門扮演重要角色,而黎鴻健所著《氹仔炮竹業》,就講述炮竹業如何在氹仔島萌芽、興盛、衰落的歷史,當中更有不少趣味小故事,在此與大家分享此書。

《氹仔炮竹業》(澳門文化局,2015)


天時、地利、人和?

中國炮竹業由來已久,早在明朝便開始有人生產炮竹,其中湖南與廣東兩省更是生產重地。湖南瀏陽有「十家九爆」之說,廣東南海、東莞有「南炮莞花」的稱號,可見這幾個地方炮竹業的旺盛。

據學者湯開建在《清末民國澳門爆竹業的發展及其興衰(1863-1941)》的研究顯示,早於1881年已有商人在澳門設炮竹廠,1893年更發展出14家,這很大程度是由於當時低稅率與規管寬鬆。後來澳門政府實施火藥專賣制,再加上規管變得嚴格,製造炮竹的成本變得相對高,商人紛紛撤廠,遷到廣東或香港經營。1910年,葡國發生革命,推翻帝制,新上任的共和政府更加重視殖民地的發展,不但降低澳門的稅率,又撥出郊區土地發展工業。就這樣,澳門生產炮竹的成本又變得比廣東低,再次吸引當地商人來澳門投資設廠。

由於炮竹廠屬於高風險設施,稍一不慎即發生大爆炸,造成重大人命傷亡,所以只能設於遠離市區的郊野地區。1925年,當時還是澳門偏區的台山有一間炮竹廠發生意外,最終導致數百人傷亡,澳門政府因此決定讓炮竹業往更偏遠的地區,即氹仔,繼續發展。

晒鹹魚當然是傳統漁業之一 (Image: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1703801/3.html)

氹仔居民原本大多從事漁業或與其相關的行業,不過1920年代澳門政府在氹仔填海,改變當地生態,導致漁獲大減,氹仔居民生計因此大受打擊。作者黎鴻健認為炮竹業勞動力在當時的澳門半島應處於飽和狀態,商人需要更多勞動力來填補,恰好氹仔居民因漁獲變少而需要其他工作幫補生計,正好為商人提供新一批廉價勞動力。再加上澳門政府希望將澳門半島的炮竹廠遷移到更偏遠的氹仔,又撥出多塊氹仔土地予炮竹商,讓他們在氹仔製造炮竹。種種因素驅使下,氹仔慢慢成為澳門炮竹業的重鎮。


「一島獨大」的炮竹業

1923年,李兆林向政府申請在氹仔興建炮竹廠獲准,成立氹仔首間炮竹廠「廣興炮竹廠」。短短數年內,氹仔除了廣興,還有謙源、益隆、光遠等共四間炮竹廠,可見炮竹業在氹仔的發展猶如一日千里。另據學者湯開建的研究,澳門(含氹仔、路環)1929年的人口只有15、6萬,但從事炮竹業的人就多達3萬人,足見澳門炮竹業之蓬勃。

可惜好景不常,踏入1930年代,日本加緊對中國發動戰爭,中國對炮竹需求不斷下降,到日本攻佔香港後,整個廣東,包括澳門的炮竹業幾乎陷入停頓。幸好,這樣的慘況沒有持續很久,隨日本宣佈投降,澳門的炮竹業也慢慢恢復過來。

作者黎鴻健認為1950、60年代屬於氹仔炮竹業最鼎盛的時期,根據1952年大眾報出版《澳門年鑑》顯示,氹仔約有居民八千人,其中二千多人從事炮竹業,數目高達四分之一,已相當誇張。不過作者結合自身童年在氹仔的生活經驗,以及與氹仔居民的訪問,推算實際從事炮竹業的人數一定遠多於二千人,甚至氹仔幾乎各家各戶都從事相關工作。

串膠花、製作炮竹,都是曾經出現在澳門的家庭式作業

紀錄數字與實際數字之所以出現巨大差異,與生產炮竹的工序有很直接的關連。在書中,作者黎鴻健詳細講述生產炮竹的每一個工序,當中有不少工序其實是不用在炮竹廠進行的,通常都外包予氹仔居民在家完成,這些人就不被當為「炮竹工人」,被排除紀錄數字之外。此外,作者指出在鼎盛時期,即使氹仔全民投入生產,也應付不了海量的訂單,某些廠會聘請童工,這都屬於「灰色手段」,自然也不會紀錄下來。


中國政局與澳門炮竹

上述提到日本侵略中國,導致澳門陷於停滯,但這只是中國政局影響澳門炮竹業的其中一個例子。事實上,縱觀澳門整個炮竹業發展歷史,其與中國政治大環境可謂息息相關。

首先是1920年代,當時中國軍閥割據,戰禍連連,澳門相對內地有更穩定的政治環境,再加上前述的經濟因素,自然成功吸引商人來澳門設廠。接下來中日戰爭、國共內戰同樣影響澳門炮竹業,前者令全中國炮竹業停頓,後者則又令澳門顯得相對穩定,再次吸引商人投資。然而,一場並非發生在中國本土的戰爭,反而對澳門炮竹業造成更巨大的影響。

1950年,北韓揮軍南下南韓,企圖統一朝鮮半島,引發韓戰。韓戰初期,北韓勢如破竹,金日成幾乎就要實現其統一大夢時,美國與眾多西方國家組成聯軍反攻,很快就把北韓逼至中朝邊界鴨綠江上。中國為支持盟友北韓,派出「志願軍」介入韓戰,此舉令中國成為西方物資禁運的對象。

由於中國被列入禁運的對象,原本從中國訂購炮竹的歐美國家轉向從澳門訂購,造就澳門炮竹業的鼎盛期。據作者說,當時禁運條件嚴苛,澳門出口到歐美國家的炮竹,如使用了中國的原材料,也會被退貨。不過,由中國製作的炮竹成本只是澳門的一半,有些廠商會偷偷進口中國炮竹,再重新包裝成「澳門製造」,繼而轉口到歐美國家賺取差價。

今天益隆炮竹廠已被納入政府的活化計劃之中,但在荒廢年代,則有如鬼屋與被用作war game戰場

1970年代,中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開始改善,漸漸被解除禁運,與西方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澳門製造炮竹的成本遠高於中國,過往一直受惠於中國被禁運的大環境,才有源源不絕的訂單。當歐美國家可以與中國進行貿易,自然會選擇更便宜的中國炮竹,澳門炮竹業便急速衰落。1970年代,氹仔炮竹廠陸續結束營業,直到1984年最後一間炮竹廠「益隆」宣告結束,曾經興盛的炮竹業也宣告走入歷史。


結語

本文從一個較宏大的視角出發,希望讓大家了解澳門的發展與中國政經形勢有非常緊密的關聯,筆者相信炮竹業並非孤例,澳門其他行業的情況很有可能與其相同。

撇開宏大的敍事,聚焦在澳門炮竹工人上,其實是一段血淚史。作者黎鴻健訪問過百位氹仔老居民,大部份都曾從事生產炮竹的工作,而他們願意從事這種人工低微、風險又高的工作,其實都是為三餐溫飽,沒有選擇下的選擇。當時炮竹廠經常發生大大少少的意外,造成很多人命傷亡。全靠黎鴻健不棄的努力,他們的故事才不被人遺忘,讓後人明白炮竹業背後的各種辛酸。

至於炮竹業被淘汏後,原本幾乎每家每戶都從事炮竹業的氹仔居民,命運又如何呢?幸好當時又有新的紡織廠設在氹仔,吸納了一部份工人,再加上澳氹大橋於1974年開通,氹仔居民也開始往澳門半島尋找工作。可以說,氹仔嚴重的產業單一化,最後沒有帶來太大的影響,而今天的氹仔更是完全變了一番樣貌。


👉【在帝國邊陲講故事】已產出24篇澳門研究創作。你可以這樣支持我們:

https://bit.ly/3uHxd5U

👉「澳門學16號」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caology/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