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问题就是所有问题

永恒与一天
·
·
IPFS
世道也许会越来越艰难,但我们却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至少在精神世界里,我们尚有不被别人愚弄操控的选择权利。

年妇女节的推送没有电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女性书单——不是曹某人一个人的书单,而是很多朋友合力贡献的书单。

发起这份女性书单的最直接原因是锁链女事件,我们依然还在关注后续问题,包括官方对质疑的回应,包括当事人的康复,包括志愿者乌衣的再度失联等等。但我们同时希望,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不仅仅只停留在个别案例上。

在我们征集的这份书单中,有历史,有当下,有小说,有传记,有非虚构,有理论研究,有诗歌,有音乐,有旅行,有写作项目……可见女性题材无处不在,或者说,女性问题就是所有问题。

世道也许会越来越艰难,但我们却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至少在精神世界里,我们尚有不被别人愚弄操控的选择权利。

------

01

推荐人 | 顾大条♀

〔一个被互联网耽误的知识分母〕

我们常常感动于女性的友谊,它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力量和恒久绵长的爱,但又困惑于互联网常说的“雌竞”。女性和女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这本书或许可以给这看似矛盾的一体两面给到非常好的解释。它点醒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规训(例如女孩不允许采取公开攻击行为,对女性气质的要求等)是如何让沉默深深地嵌入了女性经验的结构之中,让许多人拒绝基本的冲突形式,压抑愤怒,甚至对孤独产生恐惧。小时候,女性无法用健康的方式处理与同龄人的关系,长大后,在公司领导文化中要求的“强势“等字眼又和”好女孩“的社会文化背道而驰,从而失去话语权。女性沉默着,一寸一寸地失去了自己的土壤。希望更多人看这本书,更多女孩能勇敢、自信、快乐,在不停诉说中、在一段段关系中获得成长,主导和改变社会的规则。

成为一个母亲,是从一个主体变成客体的过程,天然就让渡了一部分自己的权利给到了自己的孩子,同时家庭中心角色也发生了转移和变化。鲜少有母亲会事无巨细地观察自己从怀孕-生育-养娃时间身体和情绪上的变化,这是一本很好的观察日记,成为母亲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非简简单单生育的刹那,它伴随着琐碎的事件,疲惫的折磨,关系的拉锯战……所有不曾经历过这一切的人,看过这本书可能从某种程度上会理解母亲这个角色,同时让更多女性在走入婚姻和决定生育前做好准备。


02

推荐人 | Dou♀

〔十八线业余打酱油从业者〕

当女权发出声量越大的时候,不妨回头想想,什么才是我们自己想要的?不管现代女性是否选择独身而过,还是两人携手相伴,死亡、自由、孤独和生命的无意义,都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思考的议题,这也是存在主义研究的四大命题。特别是面对疫情反复、生命无常时,我们的功课就是活下去至死亡为止;与自己的身体和平相处并巨细靡遗地加以珍惜。书卷首这么写道:Mourning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having the courage to love others. 悲伤,是我们为敢爱所付出的代价。而爱自己,以及用力地认真生活,不正是帮助我们度过悲伤最好的工具吗?

一再讳谈“格格出身”的作者,她的文笔没有大气磅礴强调正史或大事件,而是将一些逸闻趣事和普通人作为分析对象,在权力和权威的历史中人是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生活。这本书写建筑世家的《全家福》,更是如此。书里写的是北京四合院中王满堂一家和邻里几代人五十年的世俗生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语言风趣幽默;同时还有着许多时代沉浮。无论主角还是配角,或许这种说法不应该用在这里,书中的人物无论是谁都是有血有肉的,这更像是一本群像式的书,没有主次之分。他们的一生,他们的事业,无一不在那个沧桑巨变的年代里沉浮着。


03

推荐人 | 赖咸人♀

〔自由撰稿人〕

是电台DJ是艺人是导演是栋笃笑演员,身份多变的卓韵芝也是一位作家。《峰回路转》记录了阿芝穿越台湾宜兰、加拿大海洋步道、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国度/地区的野外徒步旅行。这件事比想象中要更困难更辛苦更容易遭遇危险,但收获的好风光和成就感也是难以想象的。野外徒步旅行是很孤独的,虽然同路的可能有团队数十人。阿芝在这一段段旅程中思考和回忆了很多,包括她和母亲逝世的释怀,和暴力父亲的和解,和抑郁情绪的纠葛,但也正是这一段段艰辛又美好的路程,让她完成了女性自我成长,成为了最自在的卓韵芝。题外插一句,书籍出版的时间是2018年,当时因为两岸的敏感处境,三联书店取消了卓韵芝到广州宣传新书的行程;再之后就是新冠疫情的爆发,书中如此震撼的山野光景,也就真的只能凭字寄意了。

书中的主角是一对乳房,准确来说是一对失去了的乳房。西西在描述叙事者染患乳癌后治疗的过程,病后的种种反省,没有任何凝视,只是平和地、如实地叙述。西西在《序》中写道:没有哀艳离奇角色与情节。在读的过程中也的确是这样,但因为同是女性,真切地了解到从发现到失去的过程,也不禁双脚发软,忍不住怜惜自己的乳房。这双有着浓重女性意味的器官,在男权社会之下一直被「性化」,甚至连女性自己也有可能潜移默化地这样看待乳房。但当它变得丑陋甚至遭到切除的那一刻,可能才被正视其本身健康的重要,但为时已晚。这并不是自救自医的工具书,但也会有些爱护保养的小知识可供学习,更多的感悟是,作为一个「人」,在被摘取性别身份特征后,仍然是「人」,仍然在追求生命力,仍然期望重生。

媒体出身的辽京,在成为全职妈妈后开始写小说,《新婚之夜》里面是五篇短篇小说,曾在豆瓣阅读上连载。新出版的书总是被打造成一个产品,比如辽京打造的这个「产品」,有精准的用户画像——21岁至37岁的女性,有广泛的话题覆盖——恋爱难题、人际压力、代际冲突、女性贫困、育儿烦恼、精神危机,但读起来千万别被这些简化的标签蛊惑了自己的心,皆因能真实触动到每个女性的自身,才是这本书的真正魅力。书中每篇短篇小说都带着未解开的悬疑和谜团,那是作者写作时的倾向,也是人生真实的现象。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无解的,常常问「为什么会这样」的人,只要经历的事情足够多,自己大抵就能给自己答案了。辽京笔下的文字像个智慧的哲人,善于在一团乱麻里找出线头,但也同时是个犀利的女人,一眼就能看穿你我的情绪波动。

当要选择一本自传来阅读时,是谨慎的,你必须要对这个人很好奇才能读下去。米歇尔·奥巴马在卸任了美国第一夫人后,离开白宫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她写道「也许开一扇窗,就可以嗅到春天的气息」,跟现在的天气与场景不谋而合。当然推荐此书当然不止因为春天很适合让一切归零和重生,也是因为,工人阶层出身的黑人女性米歇尔·奥巴马,在人生道路上一次次的选择和机会里如何成为自己。她身上的所有标签,在美国语境里都显得那么政治正确,但作为女性,面对很多次或让她谦卑,或鼓舞着她,或是贬低她,甚至全部都在同时发生的挑战时,相信没有任何标签的女性都能感同身受。而「成为」这个词,真的很美好,代表坚信着未来的什么,能拥有与父母、朋友、丈夫、女儿相互扶持相互陪伴的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花了很多心力去「成为」的。


04

推荐人 | 三九♀

〔枪稿主笔〕

作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教育家,也是白种人、中产、异性恋、男性。在作者看来,“父权制”社会具有男性支配、认同男性和男性中心的特点。但作为天然的“既得利益者”,作者深刻反思到,在这样的社会中,小到男性个人为练就无坚不摧的阳刚之气,不惜舍弃其他的情感和品质,大到一国必须以强硬之态面对他国,乃至发动战争达成所愿,无一不是父权制体系下,个体与全人类的悲剧。父权制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但打破父权制,男性和女性同样都是受益者。

就像了解过弗洛伊德的理论之后,会开启认识世界的新角度,哪怕你并不认同他,但也一定会受其影响。本书也有此功效。疯女人是文学、影视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角色,往往带有负面色彩。这本女性主义文论会让你重新审视那些女作家和文学经典中女主角们,她们要不本就是疯子,要么表面温顺,内在却有疯癫的本色。但在作者看来,这疯癫背后,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或许是被缚下的无奈,是叛逆,也或许是深处泥淖中,不失对自由的向往。


05

推荐人 | Dylan♂

〔校内园丁课外译者〕

2021年末简中世界最喧哗的吃瓜娱乐莫过于李靓蕾发文笔伐王力宏。一开始网友战队李靓蕾,称其雷神之锤,赞其笔歌墨舞,但随着女方的小作文频出,吃瓜群众日渐失去耐心。王力宏的沉默失语反而成功伪装弱者,重夺话语权上风,而一个靠文笔不断发声维权的弱势女性则被嫌弃吵闹,被要求拿出证据,被污名化成了“发疯”的女人。是什么在抑止女性发声?是什么在抑止女性写作?《如何抑止女性写作》作者乔安娜·拉斯列举了女作家在权力结构下如何被矮化,污名化以及边缘化九种的模式:阻力重重、自欺欺人、剥夺作者身份、诋毁作者、内容的双重标准、错误的分类、成就个别华、异常化、榜样缺失、面对“女性不能写作”的反应、审美标准。这些模式也是本书的每个章节名称,每个部分都大量地引用了当事人的叙述与文字,揭露了女性作家创作过程中遇到的不公。比如在阻力重重这一章中, “19世纪的大多数英国工人一天得劳作十四个小时,他们不可能把时间花在完善十四行诗上。”作者揭示就算没有正式的禁令,现实的看不见的枷锁依然存在。女性在阶级地位上的弱势,例如贫穷与忙碌,造成了艺术创作的巨大障碍。此外,也讨论了原本理性的人们是如何接受这些模式。

《流溪》是青年女作家林棹的处女作,她曾凭其入围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决选名单,而后获得年南方文学盛典颁发的“2020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Metoo后时代,我们看到女性导演轮番登顶三大电影节,而在今天这一特殊日子,我也希望国内年轻有为的女作家也能受到更多的关注。这部长篇小说故事线聚焦了八三年生的张枣儿其成长过程和生活碎片,充满梦境虚实结合,像文字版的《路边野餐》般如梦之梦,每一碎片背后带着个人哲思与想象。虚构的人物故事又参杂着真实的作者私人情感回忆,林棹在小说中对梦境想象、成长回忆、景象空间的语言描述携带着粤语区岭南地带潮湿的气质,这一点又像极了《慕伶,一鸣,伟明》,但与之不同的是,她用独特的诗意语言讲述的却是成长于暴力阴影下的原生家庭伤痛。她形容“妈妈时常起火,像清明前后的山,像干燥季节的山”, 家庭暴力是“一个火光冲天的周末”,与父母分离是“被吸尘器吸走的节肢动物,生生扒下一层床皮、地皮”.....这是一个渴望与现实断裂的少女世界,她想象自己的逝去的青春成长如遗书流向溪湖,“顺从地拥抱从四面八方聚拢来的甘浓命运”。


06

推荐人 | 史提芬宅♂

〔“永恒与一天”杂务处〕

推荐这本是因为两个重要的标签——“女性”和“集体化历史”——罕见地走到了一起。贺萧与陕西当地的妇女研究者合作开展了长达十年的田野调查,先后搜集了72位农村妇女在历经多次运动的共和国的生活史。虽然记忆不等同于事实,口述史在学界也多有争议,但在国家主导宏大叙述之下挖掘被遮蔽多时的女性视角的历史记忆,是珍贵的研究,也是遗产的抢救。当时国家政策的执行和革命宣传论述都对妇女多有利用,在忽视生理因素等情况下,通过男女平等之类的动员口号向妇女推行同等强度(甚至更多)的社会公共劳动,同时又低调希望妇女做好维持家庭关系的传统角色,这些集体化生活的“深刻烙印”在后来都被淡忘了。所以贺萧用了“可怜”这个词来形容那些用“苦惨”作自我评定的妇女。她认为“可怜”虽然不是一种适用于作评价之用的美德,但却可以用来联合那些具有革命美德而又遭受压迫的人。她随后总结道:在这些妇女们的故事中,“可怜”还暗含了其他东西,即对国家和家庭没有认识到这些故事讲述者们做出的有美德的牺牲的一种隐晦的批判。

张彤禾这本早年的非虚构作品跟前面的《记忆的性别》可以有很多比照,比如基层女性,比如社会环境的变迁,又比如坚韧自尊的价值。区别当然也很明显,贺萧做的是严谨的社会学研究,张彤禾是当下现实的记录者。《工厂女孩》面向外国读者时可能是全球化国际贸易之下制造工厂环节里的一个小切片,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它有着更宽泛更关切的现实意义。那是制造业跃进的时代,整个行业无论硬件还是管理都较为粗放,女工们挣扎于乡村和城市之间,让渡部分权利维持工作的同时,又面临着情感困境,还要尝试努力突破困局,提升自我。现在深陷996泥淖的年轻一代回看她们的话,可能会庆幸自己更有权利觉醒的意识,正如她们相比之前一代打工者的话,更具走出农村的主观愿望,这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旁证。张彤禾为这个旁证引入一个更为深入的讨论点——人的迁移,继而从现实延伸至历史,引出她那段颇有迁移经历的家族史,然而这部分在简体版的《打工女孩》中被悉数删除。


07

推荐人 | 东湖♂

〔音乐研究者〕

《粉红色的噪音:女性谈电子音乐和声音》一书集合了24篇访谈,受访对象全都是和电子音乐关系密切的女性,包括俱乐部和电台DJ、混音师、作曲家、乐器制作者、以及装置和表演艺术家。访谈中,音乐家们回忆她们的成长经历,分享音乐创作方法,并探讨性别在音乐中的作用和意义。在《粉红色的噪音》中,当代电子音乐的丰富历史通过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艺术家的故事得以展现,极为有力地说明了没有女性的参与,根本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电子声景。通过这本书我们会知道,事实上很多女性音乐家的工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激进。甚至可以说,电子音乐的边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女性所开拓的。今天,电子音乐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几乎所有声音实践最常规、最基本的元素,那么理解《粉红色的噪音》中所展现的女性同电子音乐的深刻联系是我们聆听音乐绕不开的一步。

这本名为《黑人女性与音乐:不只是蓝调》的集子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研究黑人女性在非裔美国音乐中对种族和性别如何进行协商的跨学科作品。参与本书的作者们以1920年代黑人女性蓝调音乐家进入主流为历史节点,讨论了之前和之后黑人女性在音乐中对自己同时作为黑人和作为女性的各种主张。作者们均相当谨慎,认为每一种主张和随之出现的概念都值得被重新审视。但黑人女性能够并且已经形成,且在不同时期内存在差异的身份,而这些身份通过音乐可以联接起她们的种族认同和性别认同。顾名思义,这本书讨论了黑人女性和除蓝调之外其他音乐领域的复杂关系,不仅涉及嘻哈音乐和前卫黑人音乐中的女性主义,甚至包括很少被提及的美国古典音乐中黑人女性的历史地位。《黑人女性与音乐:不只是蓝调》 提醒我们黑人女性一直是,将来也一定会是美国音乐最具政治动能的群体之一,她们一直在哺育所有人,不论是美国的白人男性,还是大洋彼岸的我们。


08

推荐人 | 静远♀

〔艺术家〕

由“51人”策划的“写母亲”项目发起于2017年。当时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我与身边从事艺术工作、文化工作的朋友们平时闲聊会时常涉及无所不在的代沟问题,但是我们似乎彼此之间没有就“母亲”这个话题一起深入地讨论过。第一季的名字叫《驱离》,以对话体为形式。书中直面了“如果反对家乡反对国家,我们就惩罚至‘失去了母亲’的时代”,希望“从锤炼一个个不再害怕流浪的母亲出发,走向一个个不害怕失去既有母亲象征意义的孩子”。

这个项目到现在为止进行了五年,衍生文集也出了五季。这五年里,大环境也有了很多变化,从当时知识分子比较普遍地回避女性主义,到现在的米兔的深入。“写母亲”也从一个以切身经验去谈框架和结构性问题的项目,发展成一个支持素人写作和阶层对话的创作体系。

由于前面四季已经覆盖了很多各种类型的城市人口,《写母亲》在2018年的时候想转向覆盖自述文字并不是非常丰富的其他群体情况。2019年由于疫情,很多人整个生活被打乱,各式各样的人有了新的书写的诉求和看见彼此的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大概一年半的积累,我们编辑出版了写母亲的第五季:流动女工专辑《住在亲情中的疫情》。全书共计10万余字,编入了四位女工的七篇文字,以及不同身份的回应人所写的四篇文章。除了文字以外,本书还收录了有十余张来自三位女工的绘画作品作为插图。


09

推荐人 | CAN♀

〔诗歌、艺术编辑〕

诗人小安在精神病院工作了三十年,这本书是她护士生涯的真实记录。小安讲述的精神病人的故事,荒诞而真实,有种众生平等的温情。当你在阅读中和疯子一起笑,一起哭,一起保守恋爱的秘密,这些共通的人类情感,会让人发现自己和“疯子”的差异并不那么大。小安坦白在精神病院的理由:“多年来,我一直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疯子,疯子才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不敢去其他什么时间和地方,我感觉自由自在。”当我们都被囿于高速发展的文明社会,精神病院的墙里墙外,谁才是癫狂?

皮扎尼克身上有许多标签,口吃、药物依赖、精神疾病、同性恋……种种“缺陷”,成就了这位天才诗人。《夜的命名术》收录了皮扎尼克生前出版的全部诗作,脆弱、勇敢、恐惧、希望、对爱的渴求和舍绝……细腻的情感在皮扎尼克的诗里交织,毫无保留地呈现了她作为女性的生存经验。本人手中的诗集是译者汪天艾赠予的礼物,扉页上留有天艾手写的诗句:没有指望的女子来到众人中间 / 安慰众人。此刻想到另一位诗人廖伟棠为铁链女写下的话“她受到如摧残还没有绝望放弃,我们也不要灰心放弃才对”,备受鼓励而又感觉惭愧。没有指望的女子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她。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永恒与一天电影惟一能做的就是使时间的流逝变得甜美。这些作品的意义,就是让你忍耐,让你等待,让你幻想,让你做梦,让你期待……还有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