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式攝影之九】從耶穌到MJ殉道者 David LaChapelle在爭議聲中越來越紅

顯影PhotogStory
·
·
IPFS
·
美國時尚攝影師David LaChapelle的作品很易辨認,飽和的色彩、充滿戲劇張力及怪誕美感的畫面,他的攝影像是一場迷幻而浮誇的視覺盛宴,以紙醉金迷的畫面重現這世代的貪婪與消費主義,以影像探討流行文化的病態。
Jesus Is My Homeboy

當耶穌遇上攝影,會是甚麼模樣?

2003年,David LaChapelle見到有人身穿寫有「Jesus is my Homeboy」字句的T-shirt,深受感動的他萌生創作的念頭,如果耶穌來到21世紀,他會有怎樣的門徒?

宗教題材向來是他的重要靈感源泉,最經典當然是Michael Jackson扮演的天使,而這系列作品同樣結合時尚與藝術元素,用現代手法重新演繹《聖經》裏的場景,包括五餅二魚、最後的晚餐、寶訓(sermon)及恩膏(anointing)等六幅作品,相片的門徒是流浪漢、妓女及毒販等,他們才是攝影師眼中耶穌在21世紀的門徒。David LaChapelle被喻為「攝影界的費里尼」,他以一向浮誇怪誕的風格,向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提出批判。2008年,作品曾在瑞士一間教堂展出,當「現代耶穌」遇上教堂,應該是個頗有趣的展覽。

完整系列:https://thejesusquestion.org/2011/06/29/jesus-is-my-homeboy-a-photograph-series/

American Jesus

2009年6月25日,著名歌手Michael Jackson在洛杉磯家中逝世,令全球樂迷大為震驚。在一片悼念聲中,David Lachapelle隨即以他為主角,創作三幅名為「American Jesus」的攝影作品,將這位流行天王描繪為現代殉道者。

照片的動作模仿聖經中的情景,在其中一幅作品裏,身披天使翅膀的MJ踩在紅色惡魔身上,正在祈禱的他留下眼淚;在另一幅照片中,MJ與超模Hana Soukupova扮演的聖母瑪麗亞一同站在一片玫瑰園中;第三張相片則是年輕的耶穌抱着逝去的MJ。 

正如攝影師之前的作品一樣,照片同樣引起極大爭議,除了他一向譁眾取寵的風格,還因他找來樣貌與MJ相似的替身來扮演角色,再利用電腦處理成MJ模樣。然而,在一片批評的論調中,他的作品卻越來越廣為人知,翌年更在紐約畫廊展出這些照片,至今仍不斷被人提起。

https://www.davidlachapelle.com/photographs-portraits

翻看歐美時尚雜誌,很容易辨出美國時尚攝影師David LaChapelle的攝影作品,飽和的色彩、充滿戲劇張力及怪誕美感的畫面,他的攝影不只是一張平面照片,而是一場充滿迷幻而浮誇的視覺盛宴。他鏡頭下的情色世界引人遐想,以紙醉金迷的畫面重現這世代的貪婪與消費主義,以影像探討流行文化的病態。

出生於1963年的David LaChapelle,成長在毒品與搖滾樂盛行的七十年代,童年就是在這樣的次文化中成長。他算是年少成名,17歲那年,得到藝術大師Andy Warhol賞識,為他創辦的《Interview》雜誌拍攝人物照片。這本雜誌關注時尚、藝術、娛樂等資訊,加上Andy Warhol名氣,在美國一直是重要的文化雜誌(可惜2018年停刊)。在雜誌工作期間,David嘗試多方面創作,1980年代初他拍攝下不少關於身體的黑白照片,並在1984年於紐約303 Gallery舉辦展覽,在1980年代晚期,他逐漸轉向鮮明色彩的攝影風格。

https://www.davidlachapelle.com/photographs-portraits

雖是時尚及人像攝影,David的作品色彩鮮明且戲劇張力十足,風格靈感或與他最喜愛的兩位畫家有關: 巴洛克藝術先驅畫家Caravaggio及晚期畫家Andrea Pozzo,巴洛克藝術強調光影變化及明快色彩,且以宏觀的敘事見稱,所以他的攝影作品往往充滿故事,顏色鮮艷至幾近浮誇、低俗。畫面裡盡是性與慾望的張揚,華麗而娛樂性十足,這與他身處的名流世界不無關係。看過《大亨小傳》,便以為聲色犬馬的生活是子虛烏有,現實中上流社會的奢靡生活,早在美國攝影師Slim Aarons的鏡頭下有所記載,David LaChapelle則以較超現實的畫面,諷刺風流物慾的名人生活,他還以類似其攝影作品的畫面,利用紙皮箱結合照片做成裝置藝術。

他的攝影風格怪誕風趣,時常在時尚攝影中加入許多藝術元素, 在從某些作品中,能看到Cindy Sherman、Andy Warhol、Jeff Koons及達利等藝術家的影子,成功模糊藝術與商業的界線。赤裸的男女穿著現代服飾,背景經過精心佈置,有時是荒野、廢屋,有時卻有金碧輝煌,帶著巴洛克風格影子,畫面美而怪誕,他以影像來反諷當下氾濫的消費文化。而這種引人思考的創作,也令他獲得藝術家的美譽。他將商品藝術化,同時將藝術商品化,作為大眾文化的反射鏡。

https://www.davidlachapelle.com/photographs-portraits

David LaChapelle的作品往往獲得很好迴響,時常出現在《GQ》、《i-D》、《Rolling Stone》及《Vogue》等雜誌封面,早在1980年代時,他與著名街頭藝術家Keith Haring與Jean-Michel Basquiat是好朋友,後來他的名字也開始在荷李活及名人圈子廣為人知。除了是攝影師,他也是MV及電影導演,No Doubt樂隊的<it's my life>及Britney Spears的<Everytime>等歌曲的MV,均是出自他之手。

·顯影IG(雙語內容): https://www.instagram.com/photogstory/

· David LaChapelle網站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顯影PhotogStory顯影(PhotogStory)是香港一個專注攝影寫作的平台,透過攝影了解歷史與世界。 https://www.instagram.com/photogstory/ https://linkin.bio/ig-photogstory
  • Author
  • More

既荒誕又優雅 — — 香港攝影師秦偉攝影集《香港的南看台》講座及簽售會

瑪嘉烈公主逝世二十週年,多張照片回顧優雅歲月

【時尚與人像攝影系列】時尚攝影 華麗與反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