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發展 | 由外而內,由內到社群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普及,AR 濾鏡、修圖 APP 讓拍出漂亮的自拍照更加容易。不過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這些立意良善的自拍特效,反而在社群的催化下,造成使用者否定自我的價值。
讓我們從從 Instagram 濾鏡,來聊聊社群平台形塑出的「社群美」,以及造成的負面影響。
這篇文章在 2019年11月29日 發佈於【集知會所】Facebook 社團,如果想在第一時間看到更多「集觀點」的文章,歡迎加入 Facebook 社團和社員們一起討論。
重新審視「鼓勵」減肥和整形的內容
Instagram 在 2019年 9月 18日宣布將針對減肥產品和整型業配文採取更嚴謹的審查,Facebook 也將同步適用。10月18日進一步把含有「整形」內容的自拍濾鏡全數下架,並重新審視社群內容守則。
負責管理Instagram AR濾鏡的公司「Spark AR」將移除既有的整形濾鏡,仍在審核階段且與整形有關的濾鏡,短時間內也不會獲得上架許可。
雖然過程中沒有明確指出哪些濾鏡會被下架,也沒有列出「與整形有關」的評估標準為何,但外界普遍認為,只要該濾鏡讓使用者看起來「有豐唇、豐頰或臉部拉提效果」,就會被歸類為整形濾鏡。
這一連串的行為,不難猜測是在回應社群平台一直被人詬病的問題-「社群讓人覺得不夠完美」。尤其去年引起廣泛討論的「Snapchat身體畸形恐懼症」(Snapchat dysmorphia),就是一個具體因社群平台所產生的症候群。
名詞小解析|身體畸形恐懼症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指的是患者過度在意自己的外表,主觀認為自己的身體形象(body image)醜陋或有所缺陷,有些患者甚至會出現重複照鏡子等強迫性行為(compulsive behavior)。
社群平台形塑出的「社群美」
社群平台的互動機制,讓人們只要透過修圖軟體,修掉外貌上的不完美,分享到網路上之後,就能輕易的獲得「讚數」和讚美的留言。這樣的獲得群眾認同的正向回饋,更加鼓勵人們使用濾鏡和修圖達到更完美的自己。
長時間的時社群媒體使用,讓人們過度注視著社群上完美的的外貌和身材,當他們回到現實看著鏡中的自己,這種虛擬和現實的認同落差,使得人們開始懷疑現實的自己不夠完美。
加上社群上網紅的影響,大力的傳遞出對於美的特定價值觀,甚至本身就是依賴濾鏡、修圖軟體而生。這些重複出現的內容,建構出社群上的主流文化,型塑出「社群說是美,即是美。」處處可見的網美照與網美貼文,形塑著「身體畸形恐懼症」,甚至成為社群上嚮往的成就目標。
即使社會上也有許多人不斷倡議,不要藉由外表判斷一個人。但大量興起的社群平台,迫使人們需要從資訊爆炸的社群洪流了解彼此,注意力與時間有限的情況下,社群洪流能撈起的資訊也非常有限。
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走歪了嗎?
整型外科醫生指出,十年前人們都會帶著自己喜歡的名人照片,和醫生說想要整成照片中這個人的樣子。現在,人們雖然還是會帶一張照片去整形外科診所,但那張照片上的人物不再是別人,已經漸漸換成個人修圖過後的自拍照。
2015年曾有一項調查指出,三分之二以上的女性受訪者認為,雜誌上的照片不應該修圖,但有 57%的受訪者坦承,他們時常會先修一下個人照,再上傳到社群網站上。
人類本能上會去選擇好看的、令人舒服的事物,這種自然的驅動力,加上社群平台上的「按讚」機制,提供一個低門檻且正向的回饋,讓大家持續想產出「美」的內容,換取認同。
這些自拍修圖功能的軟體,讓人們得以在虛擬世界裡,呈現出現實生活無法達到的外貌,甚至創造超乎人類世界的美麗新標準。這樣的發展其實滿足了人類被認同的需求,而且人類對美的標準與詮釋,也時常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有所改變。
工具是中性,好壞在人性。
回歸事物的本質,濾鏡和修圖軟體都只是一個工具,用來降低拍出好看照片的門檻,但也可能扭曲觀者對事物的看法和判斷。但是單純把濾鏡下架,或是嚴格審核減肥產品廣告,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因為真正驅使這些現象的並不是濾鏡或是修圖軟體,而是使用社群媒體的這個行為,以及被社群平台所培養出來的「美就讚」文化。
在社群上的影像還是相對於文字來的搶眼,對於美的追求,不管是上傳美照的,或是按讚美照的,別陷入讚爭迷思,才是根本之道!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除了在 Matters 追蹤我們。也歡迎加入 Facebook 社團「集知會所」,一起交流討論創意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