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Tim K.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心理生活實驗室】#2 所有行為都有意圖,真的嗎?

Tim K.
·
·


我在上一篇分享了動機是一個行動的最基本理由,以及內在和外在動機的特質。那在現實生活中,一個行為是由哪些元素組成?這些元素可以解釋我們所有的行為嗎?

Photo by Marten Bjork on Unsplash

計畫行為理論

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由Ajzen提出的一套解釋行為的模型,他認為一個行為的發生是由人們意圖的強度所調節的,意圖越強,人們越可能行動;意圖越低,則行為越不可能發生。而意圖的強弱又是被行為態度(Attitude)、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這三個因素決定。簡單來說,要分析一個行為的組成,和「自己怎麼想」、「別人怎麼想」、「覺得做不做得到」拖不了關係。

以下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三個因素是什麼,假如今天開始你決定要去健身房規律運動。

  1. 態度(Attitude):個人對這個行為本身的態度與評價。比如你認為健身有益身體健康,也能有更好的體態。
  2. 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別人對你行為的評價或是看法。比如你的朋友也認為規律運動很重要,他們也都有健身的習慣。
  3. 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個人評估這個行為是否能控制或掌握。比如你認為自己能夠正確的使用健身器材,或是負擔的起健身房的費用。

當然這個模型不只為建立行為或改變行為提供了一個架構,也能運用在行為決策過程,像是你今天想去一家新餐廳吃飯,你對他們的菜單很感興趣、朋友們吃過也覺得很好吃、而且你自己也覺得負擔的起這個價位,那麼你去這家新餐廳用餐的機會就更大了。因為這個模型能夠解釋人們的行為,所以也常被應用在廣告行銷、健康行為、公共關係、和環境保護等研究上,畢竟幾乎所有議題都和人的行為有關係。


並非所有行為都和意圖有關

但是真的所有行為都取決於這三個因素和意圖的強弱嗎?仔細想想生活中是不是有些事即使你意圖很高但仍然無法做出行動。比如今天突然下了暴雨、公司今晚要加班、或是你還是習慣去戶外跑步,這些都會影響你最後有沒有去健身房運動。所以計畫行為理論後來加入了一個實際行為控制(Actual Behavioral Control)的因素,來說明人的行為除了可解釋的意圖外,還有許多外在因素或突發因素直接控制了行為,像是實際能力和不可控的環境條件。假如你今天很想開飛機,而且你也覺得自己能夠開,但實際上你不可能真的去開,因為駕駛飛機除了要先有一台飛機外,還要有熟練的技巧和證照才有可能達成。所以單純擁有很高的意圖是沒用的,還必須加上現實環境的許可,行為才有可能發生。

計畫行為理論 (TPB)

計畫行為理論最大的假設就是人的行為是由深思熟慮的意圖而來,但很多時候人的行為是受情感、過往經驗、和習慣所直接影響的。有研究也顯示雖然態度、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能很好的預測意圖的強度,但意圖並不一定能決定一個行為的發生,反而是習慣決定行為的比例要大很多,因為人的大腦不可能24小時專注在「計畫行為」,這將會耗掉我們大量的腦力,所以當遇到緊急、相似或重複的事件時,大腦會「走捷徑」仰賴我們過去的經驗、觀念、或是習慣快速地做出「自動化行為」,而把專注力留在學習新的事物上,這裡想說的是這個理論仍然適合解釋意圖性的行為,但對於日常重複的行為,像是我們早餐吃什麼?今天上班上學的路線?去哪一家超市買菜等?計畫行為理論似乎較不適合。

這樣看來,要改變或是建立一個人的行為,不僅要改變他的態度,還要賦予他足夠的能力、適量的自我信心、以及了解他人與社會的價值觀,並在環境許可下,一個人的行為才有可能改變。

聽起來確實不容易對吧,但有些技巧或許能有所幫助!(下集待續)



參考資料: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2), 179–211.

Ajzen, I. (201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Reactions and reflections.

Conner, M. & Sparks, P. (2015).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the reasoned action approach. In: M. Conner & P. Norman (Eds.), Predicting and changing health behavi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with social cognition models (pp. 142–188). Berkshire,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McEachan, R., Taylor, N., Harrison, R., Lawton, R., Gardner, P. & Conner, M. (2016). Meta-analysis of the reasoned action approach (RAA) to understanding health behavior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50, 592–612.

Wendell, Huang. (7 Aug 2013). 誰說態度決定一切?態度三元論(ABC MODEL OF ATTITUDE)與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MODEL). https://molecular-service-science.com/2013/08/07/abc-model-of-attitude-and-theory-of-planned-behavior/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你的拍手與分享就是我的動力 :-)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