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R2/逃避很快樂

馥而
·
·
IPFS
·
第五天( 6 月 7 日)那天,你離開了家,是怎樣的感受?人一直都在流動,你有離開過你的家,到別處生活嗎?有什麼難以忘懷的時刻,比如說第一次離家那天的場景。跟我們說說當中發生的故事吧。如果你沒有到他鄉長居的經驗,那有到過異地嗎。離開家後,是怎樣的感受?

那天明明是早上九點的飛機,但是我凌晨四點就醒過來了,腦子異常興奮,也好,慢慢坐起來發點呆放空,喝杯咖啡吧,先耐著餓意收拾東西,再去機場慢慢吃飽。

今天我又要飛日本,跟大多數人一樣,對於這裡的喜歡簡直比家鄉還要濃。大概真如人們所說的國外的月亮比較圓。這裡的空氣就是比較乾淨、這裡的水就是比較好喝、這裡的東西真的就是比較合我的胃。

從踏出家中大門的那一刻起,我頭也不回的直奔機場,我放下一切、擺脫一切、逃離一切的心是如此的愉悅,嘴角的曲線則是上升的狀態。

當我抵達他鄉後,心情回歸平靜,是的,就是回歸平靜,因為我不是來旅遊的,我是來過生活、過日子的。

過日子的定義是什麼?

早上我起床,洗漱完畢,出門找家咖啡廳坐著吃早點,看本書、看路上的車、聽旁邊的人說著我聽不種的話…,放空任時間慢慢流逝,等著伴旅血拚凱旋歸來。

我天生不愛買東西,正確來說是我不愛逛街吧。缺什麼買什麼,天天都在斷捨離中。但是我的伴旅不同,他很愛買,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嘛,旅行中他就走他的精品大道,我就坐我的小店也可以,等他心滿意足回來後,再一起去吃晚餐,通常那種巷口小店的招牌會很吸引我,家庭式的料理,一點也不奢華,簡單的湯麵,只有蔥和肉的煎餃,小小碟的沙拉就很滿足。記得有家小店在火車道旁,那裡的老闆英文很好對答如流,跟我說他也正在學中文,也很喜歡吃香菜,還在紙上寫了香菜二個中文字給我看,哈哈哈哈,真是太可愛了。

通常十日的旅程,扣掉前後二天在機場,其他八天我都會在咖啡廳裡、或是書店裡、或是飯店房間裡,朋友常說我這樣子何必出國,簡值是浪費了錢,待在台灣隨便選一間旅館住進去還不是一樣?

我說不一樣,因為我不想再聽到什麼中文、閩南語,我不想再吃到任何的魯肉飯、炸雞排,我不想再呼吸著那種黏黏又稠稠的空氣,我不想身上有任何屬於家的牽掛。

只要我在台灣就不自由。

到底是家本身就是不自由的,還是我把自已困住了變成想像中的不自由?

為何最親密的家,最糾結最難懂,巴在身上連呼吸都很困難!

「逃避並不可恥,卻很有用」完全打中我,在逃避之後是很快樂的,是一種放過自已的宣告,也是一種為自已努力的做法。所以在找到答案之前,有時間就逃吧,逃得愈遠愈好,我在他鄉才是自由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