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悲歌

Wu Ming
·
(edited)
·
IPFS
·
普京的一線生機怎止是石油,而是西方世界處理俄烏戰爭的取態及力度。

幾分鐘前,專門報道烏克蘭戰事的Ukraine News 在Twitter 發佈了一條Tweet: 


Russia Warns USA and UK 

Russian analyst: If something happens to the Zaporizhzhia Nuclear Power Plant, one missile will leave for Washington & one for London 

 "Americans think its a joke"


(俄羅斯專家說:「如果札波羅熱有什麼事發生,一支導彈留給華盛頓,一支留給倫敦。」) 


札波羅熱(Zaporizhzhya) 核電廠是烏克蘭境內的歐洲最大核電站,座落於烏克蘭東南部的第聶伯羅(Dnipro)河岸。大約在3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數週後,便落入俄方手中,唯一直由烏克蘭工作人員操作,不過所有核電站職員,都要聽命於俄羅斯軍方指揮官。 嚴格來說核電站的所有員工,已經與外界通訊隔絕。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 (Rafael Grossi) 一直對核電廠的安全,在內員工的情況表示關注。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近日札波羅熱核電廠遭受砲擊,其中一條主要電纜損壞,反應爐緊急停機。由於該座反應爐目前仍存在氫氣, 一旦爆炸會導致輻射外洩,影響烏克蘭及其他地區的公眾健康和環境。 


葛羅西形容不斷的砲擊形同玩火, 戰事讓核電廠產生嚴重核災級的後果,必須立刻停止。


世界怎樣回應呢?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指控俄羅斯以核電廠作為向烏克蘭開火的軍事基地,是利用核反應爐及核電廠的工作人員作人肉盾牌,並且知道烏方為了保護核電廠,不會盡力還擊。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利(Josep Borrell)譴責俄羅斯在核電站周邊的軍事行動,指此舉嚴重違反核安全規定,再次證明俄羅斯無視國際規範,他同時要求俄軍必須容許IAEA人員到當地調查。


英國表示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札波羅熱核電廠的所作所為,有可能動搖區域安全,有損核電廠正常運作。根據英國情報,俄軍可能在緊鄰核電廠的地區行動,運用駐紮在這些地區的砲兵部隊,瞄準攻擊第聶伯河(Dnipro River)西岸的烏克蘭領土。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批評,俄軍攻擊核電廠尤如恐怖分子,呼籲國際對俄羅斯核能工業實施制裁。


戰事至今166天, 世界對戰事的勝敗黑白一早已心中有數。任何一方嬴了,也只是一埸慘勝,雖勝實敗。


今日南韓媒體《Daily NK》 報導北韓將派遣10萬大軍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還準備向俄羅斯提供勞工,前往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 假若俄羅斯人強馬壯,又怎需北韓的援助?


烏克蘭嬴了嗎? 當然沒有,國家一片狼籍,死傷枕籍。 最苦的正是烏克蘭人。(合十) 日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提到,他正尋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直接對話,希望對方協助結束俄烏戰爭。 澤連斯基深知自己的處境是本想奪魁,然力有未逮,而西方國家的支持,實屬有心無力。


那麼自由世界又贏了嗎? 更加沒有,自由世界不知不覺把俄羅斯,中國,北韓,連接得更緊密。北韓出兵協助俄羅斯,而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回升至接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的水平,直接推動了貿易反彈。7月份俄羅斯就從中國進口了67億美元的商品,較前一個月成長超過三分之一。 


受俄烏戰事持續的影響,石油及能源危機令各國陷入經濟衰退,生活成本急升。 目前每個國家都忙於自己的內部挑戰。

意大利9月25日提前大選, 意味由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領導的聯合內閣將會瓦解。 中間派的德拉吉執政1.5年,憑藉擔任歐洲中央銀行行長時建立的聲譽,擴大意大利在歐盟的影響力,他偏向支持烏克蘭, 並在歐盟中發揮其影響力,認為要對俄羅斯採取強硬路線。可惜根據《紐約時報》,意大利目前面臨種種社會及經濟壓力下,民調顯示,那些強烈反對歐盟或崇拜普京的極右政黨最有可能獲勝。


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執政聯盟在議會選舉上嚴重受挫,喪失國會絕對多數優勢,淪為少數派政府。點票結果亦顯示民意兩極化,其中左翼聯盟將成為最大反對派,極右陣營亦取得歷史性支持,一躍成為最大反對派的法國左翼聯盟,直接反映總統執政黨的徹底失敗。


英國約翰遜(Boris Johnson) 因疫情處理,派對門事件,脫歐帶來的經濟壓力,和嚴重通脹令他支持度下挫,最後落台。英國現時都聚焦在下任的首相之爭。 美國拜登的政策措施處於下風,國內通脹升溫。中美關係惡劣的當前,台海局勢亦趨不穩。 


七大工業國組織(G7 )的共同GDP 是俄羅斯的25倍,本來可以在俄烏戰爭的議題上做些什麼,奈何一切譴責都淪為口號。


世界大事像極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然而各國的內政也深陷泥澤,舉步維艱。 普京彷彿看在眼𥚃盤算著,他的一線生機怎止是石油,而是西方世界處理俄烏戰爭的態度,表面一致實屬一盤散沙。


未來的世界無人知曉,不過假若人類的文明,公義在俄烏戰事中敗退下來,衆國偽裝團結而不抗俄,絕對是自由世界的悲歌。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Wu Ming You don’t know until you try (I write when I have occasion, and sometimes I have no occasion. ) Wuming@liker.social
  • Author
  • More

回憶殺: 世界變了樣

從加勒比海看世界

露相非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