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iane_physio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受傷過後為什麼過了好久還是痛?

diane_physio
·
·
真的痛?傷害還在嗎?

你有沒有經驗,受傷過後原本的疼痛好了7–8成然後就不會再進步了。反而連不是受傷的部位也開始怪怪的(沒有到痛到受不了,但是覺得跟以前不一樣),而且說不出一個明確的位置。

很多人最後的妥些都是:跟它和平相處。

要解答這個現象,可以從『疼痛感』這個抽象的東西說起。

疼痛大致上有分為急性與慢性。
當我們剛受傷的時後會紅腫熱痛,屬於急性的受傷。
但當這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就會被稱之為慢性疼痛。

擁有慢性疼痛的人比例非常高大約佔了20–25%。有一部分的人一生當中都為了『疼痛』所苦,而且到處看醫生或吃藥。在過去的研究統計當中,家族有憂鬱史或易焦慮性格的人,受傷後的急性疼痛容易演變成慢性疼痛(變成長久伴隨的疼痛)。

慢性疼痛包含的層面非常廣泛,而且近在日常中。其中包含:頭痛、顳顎關節痛、關節退化痛、臟器相關疼痛、骨盆附近疼痛、開刀之後傷口疼痛等等。在治療疼痛的漫長過程當中,你有沒有想過,除了解決生理上的疼痛(如吃止痛藥、打針、開刀、復健、姿勢調整),大腦對於『疼痛』的解讀也是一個需要治療的方向

接下來就來看看疼痛會讓身體有什麼樣的變化。


疼痛如何影響我們?

你有沒有經驗就是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身體會很疲倦而且感到煩躁?過去有非常多的研究證實,疼痛、情緒和認知是息息相關的。

Photo by Robina Weermeijer on Unsplash

疼痛影響的層面是無形的,其中包含:

  1. 大腦的運作:掌管情緒的海馬迴會因為長期的疼痛而改變,只要一點痛就會變得敏感。
  2. 心情:為了治療慢性疼痛而衍生出的負面情緒是常見的。當身體痛起來時,也會聯想到一些不好的事物。
  3. 睡眠品質:長期受到疼痛干擾的人也會比較淺眠。有時候是因為不舒服半夜痛起,但也有一大部分是因為『擔心』復發所以睡不好。反倒讓白天的時候更疲累。
  4. 專注力:疼痛會干擾專注力。如果上班8小時都持續有不適感(如腰痛),的確會影響到工作效率。
  5. 生活品質:長期疼痛的人生活品質都是差的,睡不好已經影響很大,有些人因為『害怕』疼痛或『怕』動到患部所以很多事情不敢做。在某些部分會很氣餒。
  6. 社交能力:當生活品質受到影響時,自然就不想要接觸他人或是接受外在刺激。譬如說,當你一直認為你的腿會痛,朋友邀約去爬山逛街自然會因為『怕會痛』『怕拖累別人』而拒絕。

以上匡起來的地方都是情緒方面的字眼,而且近乎是負面的。長期與疼痛抗戰者,都會變得比較憂鬱。身為家屬的你或身為專業人士的我們都應該要理解。


如何解決慢性疼痛?

解決慢性疼痛要從多方面著手,因為它還影響了大腦的層面,因此只靠打針、吃藥或復健是不行的。

  1. 吃藥:大部分常見的是止痛藥或神經阻斷相關藥物(類似麻藥)。另外,有些時候抗憂鬱藥物也適合。
  2. 行為治療:可以靠復健運動重新建立。如:走路姿勢、上下樓梯姿勢、建議正確的體態、建立正確的搬運方式等。
  3. 認知/心理治療:有時候『怕痛』這件事情是需要靠諮商輔助的。長期疼痛的人會『放大』疼痛感,因為是與『恐懼感』連結的。因此,疼痛教育非常重要。
  4. 有時候疼痛感是好事,但常常會被當作『怎麼又復發了』。譬如,復健運動後的肌肉痠痛常常會被當作一般的疼痛,因此要教育患者疼痛與痠痛的辨別,以及疼痛的不同型態表徵(黑青痛、陣痛、刺痛、緊痛、酸痛)。
  5. 運動:這邊指的運動不是治療相關的運動,而是偏休閒的運動。這可以當作是一種心理治療。運動時腦部分泌的腦內啡會讓心情較為愉悅,另外當你在運動當中取得成就感時,也會促進心情的轉換。已經有醫學證實,瑜伽運動可以幫助減緩慢性疼痛
  6. 營養:長期疼痛的人通常瘦弱、有大量肌肉的流失、皮膚毛髮的改變或骨密的減少。均衡飲食也是慢性疼痛患者的課題。另外,研究指出無麩質飲食是有益減緩慢性疼痛的。必要時可尋求營養師的協助。
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儘早治療。趁還沒演變成慢性期積極處理,就可以避免很多複雜的問題!
如果你長期與疼痛奮戰,不妨從身心的方面著手,轉移注意力,對你也有幫助喔!


喜歡我的文章幫我大力拍手一下~
也可以追蹤我其他粉專:

IG: https://www.instagram.com/diane_physio/

Wordpress: https://dianephysio.wordpress.com/

Medium: https://fishballcc.medium.com/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