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習題:文化品味和留學

Gūsin Writing
·
(修改过)
·
IPFS
·

不久之前,在長輩的的社群平台上看到批評大眾品味的文章。雖然一讀當下相當不舒服,覺得似是而非,但是稍微消化一下,似乎也是不錯的思考練習。

首先,考慮一下文章的推論過程:從批評近期對台灣美術的高度評價,其實來自整體品味低落。反之,如果見過更好的藝術,便不會輕易感動、大加讚賞。作者又帶入世代差異和留學兩個主題,衍伸成:當前的藝術品味低落,源於相對他的年輕輩不願積極接觸其他文化。佐證則是近年的留學人數下降,取而代之,多數年輕人只想遊學或觀光。

即使藝術品味高低見仁見智,有幾個面向可以考慮,比如:集體和個人藝術品味能否一概而論,是否見多識廣就不易給予高藝術評價。不過最簡單的,可以從留學和文化接觸意願、藝術鑑賞能力的關係開始。

我認為只要稍微想像一下具體的申請留學過程或身邊的留學生印象,完全沒有絕對的關係。從一般的規劃留學過程就可以知道,申請留學會考慮的主要因素有:教育品質、個人的時間財力能否負擔,和留學的效益。一和三是相關的,比如所就讀的科系是否需要出國,到哪個國家或哪間學校,是否一定要攻讀學位,該學位可否幫助學術發展,學習特殊技術,或幫助在當地就業...等等。除了這些都是相當個人,且因人而異的考量之外,我想了解文化或許並不常排在前幾位。在生活中,每個學生願意和能夠花多少時間心力融入當地,也各有差異。並且許多唸理工、生物、商法科系的學生,在課業中或許並非必要。比如一位每天要花六到八小時在教室或實驗室的生物學研究生來說,或許他會注意到不同的實驗室文化,但未必保證對他的文化品味有幫助。另外,在疫情時代的留學,網路跟同溫層所塑造的環境可能更影響個人對身處何地的理解,而不僅限於地理上。再者,在留學的經驗中更強化對原生文化和國家認同,甚或對當地文化產生排斥感的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不過,我想不少留學生、和曾認真考慮留學的人或許能同意,留學這個行動背後需要一些運氣讓條件具備,有時候還要考慮一些代價。許多我認識的人,很積極理解不同的文化、具有強烈好奇心,但因為各種規劃未必出國唸書。我很願意跟他們說我在異國發現有趣的事務,但是絕對不可能因爲有一些不同的經驗就自詡品味高過他們。反過來說,留學也不是唯一的接觸文化的途徑,如果經過考慮而選擇遊學或交換,還有現在的打工度假、實習、或直接到國外工作有何不可?透過不同的媒介交流,轉換跑道都有可能接觸到不同文化。以留學做批評的依據,受限於國界和單一途徑的想像,很難完全說得通;並且,對某些人(或許也包含我那位是他讀者的長輩)來說有失公允。

另外,從教育部公布的留學人數來看,從1998年到2019二十年來大致是穩定成長的,幅度還不低。*但是有兩個問題,一是就算假設這些留學生都有好奇心,也因此獲得好品味,他們的個人鑒賞力必然能等同於或普及到所屬世代的群體上嗎?所謂所屬的世代如何區分當然也是個問題,但我想的是:一個意象(例如:崇尚藝術,保持謙虛,或崇洋媚外)或許相對可行,但是若缺乏有力的媒介,鑒賞力的普及並不容易。而除了網路,我能想到的例子,反而是這幾年被詬病的「華國美學」。過去幾十年的基礎教育的出版品,公家機關的網站、印刷物,和公共建設的設計和配色,所反應和形塑的藝術鑑賞力,對多數人日日生活的影響或許更全面且直接吧?

第二則是最近所學到一個詞persönliche Umgebung,或許可以說明關於每個人對留學人數多寡的印象與數據為何有所矛盾。Umgebung可以翻譯成surrounding area,persönliche Umgebung則可以被理解為個人抽象的生活環境。佛洛伊德曾經用這個詞彙解釋人與社會、文化的關係,不過我所知這是一個相當廣泛的概念,個人對社會樣態與規範的認知,可能更直接來自persönliche Umgebung(印象、聊天等等),而不是社會整體的統計數據。而所謂關於美感和藝術品味的爭論某種程度也是如此。我們所接觸到的美感好或不好的長輩/年輕人是誰?從哪些說法讓我們產生這樣的判斷?

其實我認為所謂藝術品味除了從能否評斷高低來看,也可以退一步說個人對美好事物的察覺力。我可以理解作者說見過夠多且更好的作品,品味的光譜擴大,便不會輕易被感動,也相信有人是如此。但是如果因為品味變好,而不容易感動似乎也有點可悲。如果是透過更多審美經驗讓眼光更敏感,更容易發覺所謂事物美好的面向,並且能夠萃取出來,或許比較適合多數人。而且,如果有人某個機緣下真的因為一件不是頂級的作品而被觸發深刻的感動,那未嘗不好?

最後,花時間寫這麼一篇練習的動機,和開頭提到那種似是而非的感受,其實來自於我在某些部分與作者有相同的理解。不久之前,在一個吃飯場合,席間的日本學者和另一位剛從日本大學畢業的同學都提到,日本的文科研究生和留學生越來越少,讓他們對學術環境和社會發展有點悲觀。我十年前後在校園裡觀察到的也相同,日本留學生的人數不多,相對於學校和其他外國同學對日本文化的感興趣程度比例極不相稱。這個現象的事實如何,要留給能援引相關資料的人檢驗。不過關於這個現象的解讀,到這個階段為止的想法,是與作者對台灣的批評是相似的。不過我的兩位老師和同學給出的是偏向結構性的解釋:日本的學制和社會就業設計不利於碩博士,出國留學或交換的學生。如果為真,會導致什麼樣的影響呢?他們同樣擔心年輕一代的競爭力弱於其他國家。文化品味如何雖不在我們當天的討論範圍,但我想我們都不會輕易說出日本人的文化鑒賞力因此變低了。率性褒貶的形況誰都會有,但是若是面對大眾並有目的性的論述,嚴謹還是必要。這樣一段題外話,或許可以供作參考,也作為這次我自己思路盲點檢視練習的結尾。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各年度世界各主要國家之我國留學生人數統計、1998-2014各年度我國學生赴主要留學國家留學簽證人數統計表https://depart.moe.edu.tw/ed2500/News.aspx?n=2D25F01E87D6EE17&page=2&PageSize=20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