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典藏轉譯系列:范寬 〈谿山行旅圖〉的再發現、再脈絡與再敘事】兼論「數位品鑑」
雖然在「典藏古美術5月號 出刊預告」動態中,還無法預覽內容。但本期主題:「范寬.再發現」已經足以讓人期待!!
該主題預告內容如下:
范寬.再發現
◆古人這麼評范寬……
◆筆記!范寬與〈谿山行旅圖〉研究史
◆〈谿山行旅圖〉年表看分明
◆百聞不如一見,走訪范寬的故鄉
◆尋找范寬MAP
◆〈谿山行旅圖〉ZOOM IN!老師帶你看畫
◆千年畫作,從傳移摹寫到當代創作
此外,小編也巧用了〈谿山行旅圖〉中的「范寬」落款為引子,帶出「范寬.再發現」主題的焦點,但我相信其他再脈絡與敘事的內容應該會更精彩。
而關於「微距細審」這樣的賞畫方式,過去或許只能像是當年副院長李霖燦老師那樣:
「我自覺有一種新奇的預感,將對這幅巨製有新發現或新收穫,於是便手持放大鏡,在石隙樹縫崖邊著意找尋,心想,萬一給我在什麼地方找到范中立的題款,那不是可以決千古之大疑了嗎?……忽然眼前一亮,我瞥見右下角那一隊馱馬行旅的後頭,正在闊葉樹蔭的夾隙中,彷彿有兩個字樣在閃爍一下。我定了定神,攏近用放大鏡一看,『范寬』二字赫然呈現!」
--李霖燦1958年〈范寬谿山行旅圖:故宮讀畫劄記之一〉(《大陸雜誌》17卷10期)
雖然也聽過另一種發現的版本,但將發現落款的事寫下的確是李霖燦老師
但透過數位典藏技術的發展,就像附圖所見,雖未實際在真品前,但也能透過數位科技的輔助,以新的視覺視野近距離細審微觀著更細緻入微的局部。
且我認為以藝術品鑑的角度來說,我絕對支持超高解析技術的發展對於鑑真辨偽、工藝技術、數位保存的學術研究的正面價值,也認為此技術有效地區隔開「真品實物」與「數位檔案」間的「視界」的差距與功能。
這樣的觀點,其實在【數位導覽科技點評~談放大真實的Second Canvas技術】與【用數位Zoom in功能輔助藝術品鑑】等兩篇專文中都談過,所以我摘錄如後作為結論:
1. 超高解析圖像賞析非常適合作為鑑賞評析的數位服務:
用功的鑑藏家或是藝術愛好者不僅會用功的看專書,閱讀各種器物鑑定類型的平面印刷品中中的放大照(甚至顯微放大)資料,即使在展覽現場也會攜帶單眼望遠鏡欣賞藝術品細部資訊,為的就是尋求肉眼無法細審的鑑定重點,所以超高解析圖像自然應該作為很實用的數位服務內容。
2. 超高解析圖像賞析非常適合作為數位導覽服務的終極形式:
當數位/虛擬/線上博物館以虛擬分身出現,並非取代實體博物館,而該是以「文化科技整合」與「虛實整合」作為「線上博物館」與「實體博物館」間資源之整合形式。線上博物館的體驗是On Cloud形式,實體博物館的體驗則是On Site,要讓On Cloud與On Site同框同場地,可以依憑的數位科技解決方案,以及像超高解析這種肉眼無法看到的擴大增強數位資料。
3. 超高解析圖像非常適合作為無法賞析原件的數位替代選項:
因為難以接觸原件的實況,過去只能巴著眼流著口水,現在因為多了數位技術的幫助,能在國內外數位典藏資料平台上透過數位服務看到更加清晰的細節。材質、筆觸、設色的細節,就宛若以放大鏡在作品上檢視。近距離、或透過儀器細審本也該是鑑定的重要步驟,行家稱之「上手」、「上眼」,能持拿近觀即使不為鑑偽,也能品趣。但試問,何能有此機會經常親炙珍品精品呢?藏家總愛買博物館與拍賣會圖錄,也很用功的看專書。各種器物鑑定類型的平面印刷品中也常有放大照(甚至顯微放大)資料,為的就是提供肉眼無法細審的鑑定重點。因此,除了原尺寸圖像外,也提供更高解析的圖像,使得猶如使用不同倍數的放大鏡去看「原件」。
4. 最後再引述Madpixel共同創辦人Koldo在訪問時所說的:
這樣的超高解析度數位典藏技術與成果是為了讓博物館/美術館可以「…..improv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works for their visitors and remote audiences. 為現場參觀來賓與遠距觀眾改善藝術品的轉譯/詮釋」。
這樣的數位視野,共有相關的三篇專文:
1. 【博物館科技/ Connoisseur系列:用「數位微觀」輔助藝術品鑑】
2. 【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導覽科技點評~談放大真實的Second Canvas技術】
3. 【數位轉譯/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服務~館外/知識隨形、館內/知識隨行~荷蘭國家博物館林布蘭〖夜巡圖〗高解析圖檔的隨想】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