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典藏轉譯系列:范寬 〈谿山行旅圖〉的再發現、再脈絡與再敘事】兼論「數位品鑑」

施登騰
·
·
IPFS
·

雖然在「典藏古美術5月號 出刊預告」動態中,還無法預覽內容。但本期主題:「范寬.再發現」已經足以讓人期待!!

該主題預告內容如下:

范寬.再發現

◆古人這麼評范寬……

◆筆記!范寬與〈谿山行旅圖〉研究史

◆〈谿山行旅圖〉年表看分明

◆百聞不如一見,走訪范寬的故鄉

◆尋找范寬MAP

◆〈谿山行旅圖〉ZOOM IN!老師帶你看畫

◆千年畫作,從傳移摹寫到當代創作

此外,小編也巧用了〈谿山行旅圖〉中的「范寬」落款為引子,帶出「范寬.再發現」主題的焦點,但我相信其他再脈絡與敘事的內容應該會更精彩。

而關於「微距細審」這樣的賞畫方式,過去或許只能像是當年副院長李霖燦老師那樣:

我自覺有一種新奇的預感,將對這幅巨製有新發現或新收穫,於是便手持放大鏡,在石隙樹縫崖邊著意找尋,心想,萬一給我在什麼地方找到范中立的題款,那不是可以決千古之大疑了嗎?……忽然眼前一亮,我瞥見右下角那一隊馱馬行旅的後頭,正在闊葉樹蔭的夾隙中,彷彿有兩個字樣在閃爍一下。我定了定神,攏近用放大鏡一看,『范寬』二字赫然呈現!

--李霖燦1958年〈范寬谿山行旅圖:故宮讀畫劄記之一〉(《大陸雜誌》17卷10期)

雖然也聽過另一種發現的版本但將發現落款的事寫下的確是李霖燦老師

台北故宮分享在Google Arts and Culture上的數位典藏圖檔截圖:https://l.facebook.com/l.php?u=https%3A%2F%2Fartsandculture.google.com%2Fasset%2F_%2FWAHwkSr8lMK0uA%3Fms%3D%257B%2522x%2522%253A0.8993826130485567%252C%2522y%2522%253A0.8763330763004761%252C%2522z%2522%253A13%252C%2522size%2522%253A%257B%2522width%2522%253A0.2012347739028867%252C%2522height%2522%253A0.05609326880774307%257D%257D%26fbclid%3DIwAR09e9rETWZY2qp7D3zP9em9fXoSSB0dpzbQFG9kNFc6zKktL-GZWe0WK4A&h=AT34IvLIQp21Jhh20xjpWB_EhCXzterijI37KSeDYJcbFYG3AAJgBZ8Zy5j1ZNu4DVqwG3O3f-bI1Kno_Sk63j-0rR-FnJF3aOeo7ZML6OgopM8XcSIhTeR2ujIDlF8NAXzWG1ZiIg&__tn__=-UK*F&c[0]=AT1skPxwAUCNK_dE7NpsorqxA-vgW_ywYVmFa3Ht2CC5aBw3Mtddo-WB9-B2XcvDTkqpqcHHuWrYTlUyVQV9aAy9DqPgHvM_BpS7qtzp2WQUSGE6YfMk-_p9Et8mexnl1RPfQTMLkTxFiHqYgKyR95p0_Q

但透過數位典藏技術的發展,就像附圖所見,雖未實際在真品前,但也能透過數位科技的輔助,以新的視覺視野近距離細審微觀著更細緻入微的局部。

且我認為以藝術品鑑的角度來說,我絕對支持超高解析技術的發展對於鑑真辨偽、工藝技術、數位保存的學術研究的正面價值,也認為此技術有效地區隔開「真品實物」與「數位檔案」間的「視界」的差距與功能。

這樣的觀點,其實在【數位導覽科技點評~談放大真實的Second Canvas技術】與【用數位Zoom in功能輔助藝術品鑑】等兩篇專文中都談過,所以我摘錄如後作為結論:

1. 超高解析圖像賞析非常適合作為鑑賞評析的數位服務:

用功的鑑藏家或是藝術愛好者不僅會用功的看專書,閱讀各種器物鑑定類型的平面印刷品中中的放大照(甚至顯微放大)資料,即使在展覽現場也會攜帶單眼望遠鏡欣賞藝術品細部資訊,為的就是尋求肉眼無法細審的鑑定重點,所以超高解析圖像自然應該作為很實用的數位服務內容。

2. 超高解析圖像賞析非常適合作為數位導覽服務的終極形式:

當數位/虛擬/線上博物館以虛擬分身出現,並非取代實體博物館,而該是以「文化科技整合」與「虛實整合」作為「線上博物館」與「實體博物館」間資源之整合形式。線上博物館的體驗是On Cloud形式,實體博物館的體驗則是On Site,要讓On Cloud與On Site同框同場地,可以依憑的數位科技解決方案,以及像超高解析這種肉眼無法看到的擴大增強數位資料。

3. 超高解析圖像非常適合作為無法賞析原件的數位替代選項:

因為難以接觸原件的實況,過去只能巴著眼流著口水,現在因為多了數位技術的幫助,能在國內外數位典藏資料平台上透過數位服務看到更加清晰的細節。材質、筆觸、設色的細節,就宛若以放大鏡在作品上檢視。近距離、或透過儀器細審本也該是鑑定的重要步驟,行家稱之「上手」、「上眼」,能持拿近觀即使不為鑑偽,也能品趣。但試問,何能有此機會經常親炙珍品精品呢?藏家總愛買博物館與拍賣會圖錄,也很用功的看專書。各種器物鑑定類型的平面印刷品中也常有放大照(甚至顯微放大)資料,為的就是提供肉眼無法細審的鑑定重點。因此,除了原尺寸圖像外,也提供更高解析的圖像,使得猶如使用不同倍數的放大鏡去看「原件」。

4. 最後再引述Madpixel共同創辦人Koldo在訪問時所說的:

這樣的超高解析度數位典藏技術與成果是為了讓博物館/美術館可以「…..improv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works for their visitors and remote audiences. 為現場參觀來賓與遠距觀眾改善藝術品的轉譯/詮釋」。

傳顧愷之【女史箴圖】表情細部,100 %Zoom in 局部特寫,大英博物館館藏。
此圖詳細說明請見:【數位轉譯/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服務~館外/知識隨形、館內/知識隨行~荷蘭國家博物館林布蘭〖夜巡圖〗高解析圖檔的隨想】(https://is.gd/dsFoi1)
此圖詳細說明請見:【數位轉譯/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服務~館外/知識隨形、館內/知識隨行~荷蘭國家博物館林布蘭〖夜巡圖〗高解析圖檔的隨想】(https://is.gd/dsFoi1)
此圖詳細說明請見:【數位轉譯/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服務~館外/知識隨形、館內/知識隨行~荷蘭國家博物館林布蘭〖夜巡圖〗高解析圖檔的隨想】(https://is.gd/dsFoi1)

這樣的數位視野,共有相關的三篇專文:

1. 【博物館科技/ Connoisseur系列:用「數位微觀」輔助藝術品鑑

2. 【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導覽科技點評~談放大真實的Second Canvas技術

3. 【數位轉譯/博物館科技系列:數位服務~館外/知識隨形、館內/知識隨行~荷蘭國家博物館林布蘭〖夜巡圖〗高解析圖檔的隨想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