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
📘閱讀書名
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關於人生、工作與生命的36種終極思考
📖文獻筆記
前言
■ 從「低層次」的煩惱轉變為「高層次」的煩惱
事實上,今天我們已經不像佛洛伊德時代一般,必須對抗性慾的欲求不滿,而是要對抗「自己的存在是否有意義」這樣的「實際存在」的欲求不滿。而且,今天的典型患者,並非如阿德勒時代一般,是因為自卑感而煩惱,而是為了一種深不可測的茫然而煩惱,因為這種感覺和空虛感結合,我稱它為「實際存在的真空」。(節錄自《無意義生活之痛苦》,維克多·法蘭克著)
並非佛洛伊德視為問題的「壓抑」,以及阿德勒認爲是問題的「人際關係的煩惱」與「自卑感」這些議題,現在都不存在了。法蘭克敏銳地發現並指出,隨著時代變遷,世人面對的問題變得更實際,而這裡說的「實際存在的欲求不滿」、「深不可測的茫然」、「空虛感」,正是我剛剛所說的「高層次煩惱」。
第一章 找不到生活目標的現代人
02 現代憂鬱的病源是「失去自我」
被動地完成父母和社會的要求,完全不思考人生的意義,只是渾渾噩噩過日子,就某種程度來說,說不定甚至無法感覺自己究竟是否還活著。但是,我們不可能永遠忍耐並接受這樣的狀態。
當忍耐達到極限時,雖然每個人多少有些差異,但此時「心」就會和與其相互連結、難以分離的「身體」一起發出某種警訊。包括沒有食慾、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莫名其妙的發怒、失眠、工作上頻頻出現失誤等等。
如果當事人還是完全無視這些警訊,「心=身體」就會決定罷工,像是某天早上突然不想起床,或者失去上班(或上學)的動力,換句話說,就是開始出現憂鬱狀態。
即使是近年蔚為主流的認知行為療法,也只是在「大腦」層次,告訴患者認知和思考的偏頗,企圖加以修正的實用主義手法,而無法抵達問題實際存在的層次,並進而改變憂鬱狀態,再說,認知行為療法原本也就不是以「治療憂鬱症」這件事爲目的。
因此,雖然也有鼓勵患者復職的重返職場計畫,但其目的說穿了也只是針對停職的空窗期增強就業能力和人際關係的技巧,而無法幫助患者解決其真正的問題。
這些都只是針對原有狀況,以讓患者「再度適應」為目的的方法,或者也可以說,只是在訓練患者重回過去那個「不追求生活目標」的「原來的自己」。
然而,「追求生活的目標」這件事,是人類發自內心的需求,不管如何想方設法,都無法讓人回到過去那個完全不追求生活目標的狀態。當然,這也不單純只是換個工作就能解決的簡單問題。
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真正面對問題所在,不斷努力,直到找出自己的「目標」爲止。
但是,就原理來說,人的「主體性」一旦被剝奪,便很難靠自己的力量找出人生的目標。所以,在尋找人生的目標之前,必須讓可以感知到目標的主體,亦即讓「自我」復活。
03 速效、易懂卻劣質的行銷趨勢
就算大人以「要爲將來著想」這個冠冕堂皇的說法來要求孩子讀書或學習,他們也會覺得「就算做了那些事,結果還不是過著像你們現在這樣的人生」,打從心底感到失望,覺得大人的說法完全沒有說服力。
在現在的市場經濟中,「速效」幾乎就等於「暢銷」。如果想要暢銷,就必須追求「易懂」、「簡單」、「有效」、「有趣」等特點。在根據供需來決定價值的市場經濟中,這樣的現象是完全無法避免的。
這麼一來的結果就是,本來應該是要追求有深度的「質」,卻呈現出離乳食化和了無新意的狀況,我認爲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然而,內容供應者卻經常從這個現象歸結出與事實相反的結論,踩下油門往相反方向跑去。也就是說,他們深信光是「易懂」、「有趣」、「容易上手」還不夠,更進一步陷入大量生產膚淺內容的惡性循環。
04 「重量不重質」的生活與消費方式
「和各種人互動交流」、「每天都過得很有意義」、「善加利用時間讓自己成長」這些學校通常會積極鼓勵的行爲,如果都隱含了「逃避空虛」這個動機,也不過是一種被動行爲而已。
人類一旦陷入被動狀態,就會開始渴望有填滿空虛或空白的東西,也就是希望接觸那些「速效」、「易懂」、「有趣」的事,但這只不過是為了躲避內在空虛的替代性滿足,其中一定會出現品質上的不滿足。替代品和「心」真正想追求的東西並不一樣,所以無法讓人感到真正滿足。
對於這種品質上的不滿足,我們的大腦會以「量」來掩飾。結果,只有「量」無限增加,但「質」卻未改善,這就是「成癮症」本質上的機制。
08 「中年危機」的年輕化
因爲資訊發達,現代的年輕人很早就可以知道大人表面上所展現關於「社會性自我」(即「任務性的自我」)背後的空洞。因此,他們無法像過去的世代一般,樂觀且充滿希望的想像未來,天真無邪地朝著夢想前進。也因此,不管是否陷入物質上的貧困,以飢餓動機爲原動力,拚命地以「社會性自我實現」為目標的生活方式,似乎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
因此,現在的年輕世代跳過「青年危機」,直接面對類似「中年危機」的苦惱。也就是說,對年輕世代來說,與其煩惱將來要做什麼工作這種「社會性自我實現」,更深一層的「追尋生活的目標」這種「實際存在」的飢渴,才是更確切的問題。
以填飽肚皮爲動機生存下來的大人掛在嘴上的多半是「如果沒錢吃飯,想什麼都沒用」、「為賦新辭強說愁」、「不工作就沒飯吃」、「身爲人就必須工作」等等語帶恐嚇的說法。但是,這些回答不但無法回答「爲什麼必須工作」這個問題,也顯現出靠著飢餓動機生存下來的世代已陷入「停止思考」的狀態,完全缺乏說服力。
第二章 不去賺錢,遠離世俗地活著的「高等遊民」
03 當人類淪為「勞動動物」
我們所處的現代,絕對不比希臘時代來得進步,人們甚至還不如以「勞動動物」為名的奴隸,這是一個失去了人類特有的「沉思」,也失去「工作」的時代。
在這個本末倒置的時代,想追尋屬於人類存在方式的人,就像《從此以後》中的代助一樣,因為不想淪落成單單只為了生活的勞動動物,所以不得不選擇追求沉思生活的高等遊民這種浮游狀態。
05 不工作就沒飯吃
對住在非基督教國家的我來說也非常熟悉的「不工作就沒飯吃」這句話,竟是源自於此,實在讓人感到非常驚訝。資本主義對我們的影響絕對不僅僅是經濟體系,而是像這樣,甚至還包含基督教的倫理觀。在日本,當資本主義傳入時,不知不覺間,也流入了應該以禁慾的方式來從事「勞動」的這種資本主義的精神。
所謂「沒有中心思想的專業人士、缺乏心情的享樂者」,若以鄂蘭式的說法來說,根本就是「勞動的動物」。無法形成人類性的「世界」,只有透過消費由「勞動」打造出來的消費財才能填補時間,這就是「被動」的現代人的模樣。
「我們發明了幸福。」——末人眨著眼說。
07 我們都被「勞動教」控制了
本來應該可以獲得帶有人性感受的「工作」,不知何時被「勞動」這種東西吸收合併,且完全變質。而且,「勞動價值說」這個「勞動」才能創造出價值的主張,成了社會經濟的根本價值觀。再者,自古以來最有價值的安靜「沉思的生活」的意義完全被遺忘,想過這樣生活的人單純被解釋成因為懶惰而缺乏生產力。
此外,一味實踐「天職」成了「世俗內禁慾」這種含有道德生存方式的新教價值觀的出發點,透過勞動來賺錢這件事被視爲善良的行爲,然後,資本主義也由此而生。「不工作就沒飯吃」這種「資本主義精神的本質」擁有強大的力量。也就是說,若要仿照拉法格的「資本教」說法,近代人和現代人都已經完全被「勞動教」控制了。
「工作」就這樣被種種思想視為奴隸性而非人類的行為。高等遊民所感受到的違和感,應該是對這種奇怪的生存方式所感受到的正當違和感。
第三章 追求「真正的自己」
03 生活的目標V.S.生存的意義
現代人深信「不管何時都要有意義的度過時間」,有可能是得到一種「有意義病」。特別是最近,因為社群網路等可以附帶照片投稿的「正在做什麼」受到眾人關注,引起一陣風潮,若在空閒時無所事事、「什麼事都沒做」,就會被愧疚的心情折磨。因爲沒有創造出任何價值,所以無法變得「有意義」。
特別是現代,大家紛紛把「價值」解釋爲「變成有錢人」、「增加知識」、「學會某些技能」、「培養對下一份工作的能力」等能夠派上用場的事,所以「意義」這個字眼也傾向指稱可以創造這一類「價值」的東西。
但是,另一方面,「目標」並不一定要在乎是否具有如「意義」一般的「價值」。而且,和他人的想法無關,只要本人覺得有意義,那就有意義。也就是說,目標全然是由主觀性且感覺性的滿足來決定的。
所謂「意義」,是與我們「大腦」的損益計算有關的東西,而「目標」則是根據「心=身體」所感受到的感覺或情感的喜悅所捕捉的東西,其中帶有些許「品味」的意味。
一如生產機器一般,經常被要求必須「創造價值」的我們,不斷在「有意義」的束縛中掙扎,甚至沒有餘力想像懷有重要目標的生活方式是什麼樣子。
04 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所謂「目標」,並非如點一般的存在於某處,而是藉由面對「追求目標」這個意識的向量而出現的,是一種動態的東西。也就是說,「目標」絕對不是等著別人在某處為自己找到、且帶有固定特質的東西,而是要透過「追求目標」這個發自內心的活動,才能被打造出的。
05 工作≠尋找自我
「真實的自我」不是由自己的內在,而是由外界所設定,而且應該透過和社會上已經準備好的「工作」相互搭配來實現的這個想法,確實就是把世人逼入無止盡的「尋找自我」,亦即無止盡的「尋找工作」這種迷宮,這就是問題所在。
源自基督教的禁慾主義,透過「天職」這個概念的出現,將「勞動」限縮成人生最重要的課題,然後鼓勵賺取金錢的資本主義登場,不知不覺的,刺激膚淺的欲望,並且擴大再生產的這隻怪獸變成我們的上帝。要求世人將遵從上帝視爲「召命」的,就是「勞動教」的真面目。
但是,當從每個人的「心=身體」呈現的智慧,扮演有能力的管理者,運用大腦的理性,對著社會開始行動時,一定會引導出不限於既定形式,而是讓每個人都踏著屬於自己的步伐。
第五章 如何品味生命?
04 功利性的思考,讓生活變得無趣
把這種效率主義包含在內的目的性思考,不止在商業界,甚至滲透到所有現代人的思考中,不管是多麼微小的選擇,我們都會習慣性地去算計:
「那有什麼用途?」、「是賺還是賠?」、「性價比多高?」、「是否可以得到預期的效果?」、「做這個會有好處還是壞處?」、「會有多大的機率發生危機,又是什麼樣的危機呢?」然後,拚命說出「結果」、「畢竟」、「麻煩」等字眼,並進一步認爲「如果結果都一樣,不要去做多餘或無謂的事,才是明智之舉」。
但是,「玩樂」原本就是建立在「浪費」之上,其「結果」終究是附加的價值,「過程」才有趣味。因此,現在這種偏重目的性的思考,應該完全沒有「玩樂」介入的餘地。這麼一來,人生就會變成宛如一味地蒐集勳章一般,只爲蒐集令人引以為傲的「意義」,而陷入無法感受到重要「目標」的空虛。
05 即興的樂趣
藉由刻意無計畫、無目的地用「即興」來決定自己的行動,會讓我們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慢慢變得充滿有趣的發現和創意。我稱之為「接受當下發生的事」。
而除了「即興性」之外的另一件重要事情是,盡量更積極地迎接自己覺得「麻煩」的事。
爲了不被大腦的效率主義所產生的「覺得麻煩」所迷惑,我們要刻意去想「因爲麻煩,所以很好打發時間」、「無法馬上完成的事才有趣」。
我們不必「成為某種人」,只要專心一志的和某種東西玩樂就可以了,這就是「玩樂」的精髓。
順帶一提,在日本,「有志者事竟成」這句格言很受歡迎,同時,認爲「三分鐘熱度」很可恥,這種禁慾的價值觀根深柢固。但是,這種「一旦開始,就必須持續精進到有成就爲止」的想法,有可能會讓輕鬆的好奇心和遊樂心熄滅。
06 與其未雨綢繆,不如活在當下
犧牲「活在當下」的樂趣,而加以儲存,以求未來有好發展的貪婪「大腦」的想法,完美地侵入我們對將來的不安,衍伸出許多金融保險商品。我並沒有要完全否定這些東西,但是,忽視「活在當下」而爲將來做準備,根本是本末導致。
📝閱讀心得
認知行為療法一直是我思想體系中的核心觀念,我對它抱有深厚的好感。然而,隨著深入研究與實踐,我也逐漸發現了它的局限性。以前讀到的《焦慮新解》一書,對此也做出了批判:
認知行為療法大體上認為,情緒性的推理不值得信賴。也就是說,這些悲觀的直覺都只是如心理過濾、否定正向層面、讀心術或災難化等認知扭曲的例子罷了。「別那麼情緒化,要客觀。」認知行為療法如是說。但是,退一步,我也相信不帶感情思考比感受和直覺更有價值的這種觀念,確實存在於認知行為療法的核心,而這種觀念可能有害。—《焦慮新解》
而這本更直白的寫道:
即使是近年蔚為主流的認知行為療法,也只是在「大腦」層次,告訴患者認知和思考的偏頗,企圖加以修正的實用主義手法,而無法抵達問題實際存在的層次,並進而改變憂鬱狀態,再說,認知行為療法原本也就不是以「治療憂鬱症」這件事爲目的。
這些都只是針對原有狀況,以讓患者「再度適應」為目的的方法,或者也可以說,只是在訓練患者重回過去那個「不追求生活目標」的「原來的自己」。
我也認為,許多療法、正向思考、追求意義和體驗生活等方式,確實給人一種「將清醒的人再次擊暈」的感覺。所謂的心理治療,與其說是「讓人酒醒」,不如說更像是「讓人酒醉」。認知行為療法的實用性在於其強調「客觀」,但正是這種「客觀」也成為了它的問題所在,在《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提到:
認知療法的創始者之一、在心理衛生領域極具影響力的貝克(Aaron Beck)提出,教導病患如何客觀審視自己的思緒,也就是他稱為的「抽離」(distancing),是治療師在治療患者時應運用的重要工具。
不過,抽離具有抑制性的這種特質,有時會導致意料外的結果:抽離會同時縮短負面及正面經驗的持續時間。換句話說,如果你在獲得升遷後退一步提醒自己,從更高的視點來看,地位和金錢都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最終我們都難免一死,那你的喜悅也會隨之減少。這告訴我們:想讓正面經驗維持久一點的話,最好不要變成牆上那隻蒼蠅。在這種情況下,請盡量沉浸其中。—《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
換句話說,認知行為療法並不像佛法那樣完全接受徹底的清醒,而是為了幫助人「再度適應社會」,讓人保持在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
「和各種人互動交流」、「每天都過得很有意義」、「善加利用時間讓自己成長」這些學校通常會積極鼓勵的行爲,如果都隱含了「逃避空虛」這個動機,也不過是一種被動行爲而已。
這段提到了關鍵字「逃避空虛」,虛無主義總是與「逃避絕望」相關,我以前曾論述過,虛無主義具有「負負得正」的性質。換句話說,當「追求意義(正)」隱含了「逃避(負)空虛(負)」動機時,實際上是陷入了虛無主義,而呈現「對此一無所知」則是其關鍵:
你自己可能就是一個虛無主義者,卻對此一無所知。這樣一種意識的缺乏,是虛無主義的關鍵,因為虛無主義總是與逃避絕望相關,而非老想著絕望。換句話說,樂觀主義,而非悲觀主義,才類似於虛無主義。—《虚无主义》
而作者下一段寫到:
人類一旦陷入被動狀態,就會開始渴望有填滿空虛或空白的東西,也就是希望接觸那些「速效」、「易懂」、「有趣」的事,但這只不過是為了躲避內在空虛的替代性滿足,其中一定會出現品質上的不滿足。對於這種品質上的不滿足,我們的大腦會以「量」來掩飾。結果,只有「量」無限增加,但「質」卻未改善,這就是「成癮症」本質上的機制。
這段點出現在商業的運作模式,也反應「再度適應社會」後「成癮」的狀態。換句話說,適應社會只是讓人酒醉而成癮,以達成持續被動(自動化)消費與生產的循環運作狀態。
所謂「沒有中心思想的專業人士、缺乏心情的享樂者」,若以鄂蘭式的說法來說,根本就是「勞動的動物」。無法形成人類性的「世界」,只有透過消費由「勞動」打造出來的消費財才能填補時間,這就是「被動」的現代人的模樣。
這段真是太寫實了,現今KOL比起專業人士還「專業」,在《倍速社会》也提到「看影视作品时不想有情绪波动,不愿花太多心思」。一部耗時製作的電影,可能只是在吃飯、滑手機的同時,倍速播放著被快速消費掉。說實話,我自己也會如此。但我並不認為我們應該回到過去,反而覺得應該加速向前。
所謂「意義」,是與我們「大腦」的損益計算有關的東西,而「目標」則是根據「心=身體」所感受到的感覺或情感的喜悅所捕捉的東西,其中帶有些許「品味」的意味。也就是說,目標全然是由主觀性且感覺性的滿足來決定的。
作者區分「意義」與「目標」,而在《日本5ch戰神的回嘴技術》則區分「意義」與「強度」:
意義的反義詞稱為「強度」,其所代表的是一瞬間的「密度」,也就是大腦產生快感的化學物質被大量釋放的那一刻。縱然性行為也可以套用「傳宗接代的本能」或是「確認彼此相愛」等「意義」,但實際上人們之所以做愛,所尋求的是當下的快感「強度」。在強度面前,那些極度虛無縹緲的「解釋」將會隨著使用保險套或性犯罪的發生而輕易消逝。—《日本5ch戰神的回嘴技術》
在《幸福經濟學》則區分「意義」與「體驗」:
邊沁學派的幸福:讓最多人在生活中「體驗」到最大的滿足和愉悦
亞里斯多德學派的幸福:過著有目標或有「意義」的人生
「意義/目標」、「意義/強度」、「意義/體驗」這三種觀點可以相互琢磨,而如前所述,當「追求意義」是隱含了「逃避空虛」動機時,實際上已經陷入了虛無主義。
我對「意義」持對立的立場,除了它容易導向虛無主義之外,另一個原因是「意義」本質上依賴於主觀性。在客觀中「意義」是不存在的。換句話說,只有當你「入戲」時,才能感受到意義,而這可能更像是一種陷入酒醉的狀態、一種虛無主義。
最後,作者提出的解決方案雖然不算新鮮,像是避開效率主義的陷阱、享受即興、活在當下等老生常談,但整部作品依然充滿啟發性。作者的另一部作品《抑郁的力量:蛰伏、觉醒、破茧成蝶》已有中文翻譯,會想找時間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