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佢都係藝術家2】參考大學課程 為智障人士而設的「藝術系」
HB、2B、3B、4B……筆袋盛著各式各樣鉛筆,窗旁放著一排排塑膠彩,白板投射了十九世紀名畫。一班同學穿上圍裙,開始上課。老師耐心講解名畫背景,同學則將今堂的畫畫技巧一遍又一遍地練習。這是逢星期一、五、六,東華三院賽馬會復康中心305號班房的風景。
回想當初為殘疾人士開辦三年藝術課程,「愛不同藝術」團隊成員魏貝妮 (Bellini)說完全是摸石過河。「以前都有好多興趣班,喺宿舍玩吓穿珠同畫畫,但只係一個閒聊活動或者肌肉訓練,唔會叫做藝術。」興趣班學員大多是殘疾或智障人士,他們的創作天份和認真打動了一班職員:「嗰陣開始諗,可唔可以有個類似藝術學校,俾到一個公平機會佢哋同樣地學習藝術?」
萬事起頭難,當初貝妮和團隊完全找不到參考對象,直至遇上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的羅淑敏教授。羅教授跟大家一拍即合,成為課程的顧問,甚至一同協辦課程。課程不但仿傚大學時間表,內容亦絕不馬虎:大專生讀三年,殘疾人士亦無優待;課堂合共700小時,內容有「創作實踐班」,也有「藝術的故事」(即藝術史)。2013年首次辦課,共有肢體殘障和智障人士兩個班別;可惜前者因身體狀況難以定期上課,故第二屆起課程以智障人士為主。
智障人士的吸收能力和耐性畢竟較弱,實際教學有不少疑難:「大專要考試俾grade ,咁我哋使唔使?應該點俾呀?」貝妮一臉疑惑地說。「連我都覺得亂嘅藝術歷史,點教佢哋呀?」花名「蘑菇」的導師黎慧儀不禁疑問。「一個周身郁一個瞓覺,佢明唔明㗎?」團隊和老師逐個學期開會,按著同學的反應不斷修正課程內容,希望找到最合適的教學模式。他們不喜歡把學員稱為「智障」,取而代之的是「不同能力人士」—— 只要找到溝動的鎖匙,學員的能力往往比想像中高。
「我覺得佢哋唔係唔識,有位同學,你同佢講橙色佢唔知咩係橙色,但佢知食嗰啲橙係咩顏色。」另一位導師「彩虹」(盛虹)說。為此,彩虹和蘑菇設法將藝術的想像聯繫日常生活:例如教水墨,便跟他們用樹葉弄毛筆;沉悶的藝術歷史,則變成手舞足蹈的體驗活動。
創作方面,一般教殘疾人士畫畫多傾向單純、正面的題材, 這課程卻先教同學認識自己,包括內心的負面情緒,期望藝術成為他們抒發感受的語言。「如果比喻係一個神秘嘅盒,好似每個人打開入面都有唔同嘅野。」教他們創作技巧的「的士Sir 」(黎振寧)說。令老師驚喜的是,智障人士沒有「天空一定是藍色」、「不夠像真」的包袱,很快便畫出個人風格。
「其實嗰啲成績、合唔合格對佢哋嚟講都冇意義,佢哋最好嘅成績就係搵到自己。」
貝妮不要求學員記得每個藝術家的名字,相反,她只希望學員能將創作自主帶入生活,讓殘疾人士的人生多一個發展方向。「其實唔識分顏色唔緊要,都係個名嚟啫,佢識攞識選擇先係最重要。」的士Sir面帶微笑地說。
「愛不同藝術」(i-dArt)
「愛不同藝術」(i-dArt) 是東華三院將藝術引入復康服務後,組成的藝術發展團隊?。他們利用不同媒介,並開放藝術空間,希望鼓勵更多不同能力人士參與藝術。他們相信欣賞和創作藝術都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著重點是藝術品的力量,而非創作者的智力或肢體能力;而藝術可發揮及展示每個人的才能,促進彼此了解及包容。他們不時舉辦活動和展覽,如果你也感興趣,不妨留意他們的網站: http://i-dart.tungwahcsd.org/?lang=ch 或者Facebook:愛不同藝術 i-dArt。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k.news.appledaily.com on 9 June,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