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寄浓情,Ta们把爱浓缩在字里行间

zooman
·
·
IPFS
·

家书征集活动第二周,收到了五封来信。这些家书,细腻如泉水、温柔如珍珠、字字句句充满爱和关切。


对妈妈的爱

@誰說編輯不讀書@雪曜 给妈妈寫了一封家書,家长里短,看似寻常的字里行间,充满喜怒哀乐的故事,满是女儿对妈妈的爱和牵挂。

@誰說編輯不讀書 告诉妈妈,自己收到妈妈发来报告父亲痊愈的短信时,那份激动和幸福。

後來等我回神過來,那場LINE music的演講不知道講到哪兒去了,但我想全世界最好聽的音樂,就是聽到爸爸的好消息吧!嗯,沒有比這個消息再好聽的了!!!

@誰說編輯不讀書 还在信中写下特别温馨的一幕,她带妈妈去按摩店,母女俩在一个按摩室,随意的聊着家常,女儿青春歲月裡早就淡忘的琐事,媽媽全都記得,只是從來不把心中的擔憂對女儿訴說。@誰說編輯不讀書说,“久久一次的按摩,竟意外地變成我倆難得的談心日。這是自從我結婚後,好久不再的美好母女時光!”

@誰說編輯不讀書 还在回复读者的留言中说,今年母親節,要提起勇氣,把信送給媽媽。

有一种爱叫妈妈的唠叨。上周我带妈妈去医院,我去接她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妈妈却坚持要先烧早餐给我吃,我皱着眉头说,来不及了,我不想吃。妈妈却不依不饶,一直叨念着,担心我不吃早餐对身体不好。我当时还很生气。

读了@雪曜 写信给妈妈的信,让我反思,父母为我们考虑得太多太多,以前却很少意识到自己的自我,没有体谅、理解父母的用心。

家书让我们沉静下来,回归内心,与家人开始心灵的对话。@雪曜 对妈妈说,

那時的我只是嫌妳嘮叨,卻從未想過,妳是真心為我設想!……我總是說:「放在心底有想到就好」,卻不想表達這些看似簡單的幾句問候、關心,因為我知道這對我來說並不是很重要。

我也一样,平时总嫌妈妈唠叨、烦。这些话,其实也是我想对妈妈说的话。这些文字,是亲情的黏合剂,拉近了女儿和妈妈的距离。


对外公的爱

@Nisa 给親愛的外公写了一封信,提出了一个很多人年轻一辈都曾经有过的疑虑,“我不知道我有沒有很愛你,也不知道你有沒有很愛我。”

@Nisa 说,自己和外公都是對彼此害羞的人。书上说,这是感情内敛。我想我也是。我一向很不习惯向亲人袒露情感,甚至在父母可以看到的朋友圈,我也小心翼翼的把自己的情感掩藏起来。

夜深人静时分,@Nisa 铺开信纸,内心便放下防備,變得柔軟,她对外公说,

我們從來沒有一起單獨吃飯,我到現在都不知道你喜歡哪家餐廳,不知道你喜歡喝什麼飲料;我們也沒有單獨出去遊玩,那些老人帶小孩吃雪糕盪韆鞦的場景似乎沒有出現在我記憶裡。

感情内敛,并不是没有感情,只是我们都习惯于把这种感情藏在心底,默默的关注,默默的付出。而文字让她褪下感情的盔甲,说出這些想要對外公說的話。

你不要哭,我疼。但不用害怕,不小心哭出來的眼淚我會全盤接受,遞給你一張紙巾,拍一拍你肩旁,握著你皺皺的手,我陪你。


对恋人的爱

@不留致爱人,记录下了两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和世界上每一对真心相爱的恋人一样,她用最温柔诗意的笔触,告诉他,她的喜欢、她的讨厌。

喜欢你捧着我的脸种下雨点般的轻吻 / 喜欢你以为我熟睡时在我耳边低喃着我爱你
讨厌你总为他人着想忽略自己 / 讨厌你明明不开心也要讨我欢心

每一个“喜欢”的瞬间,每一个“讨厌”的细节,都似乎在昭告天下,爱上你,是我最美好的事情。每一行诗句,都让阅读这封信的读者,一起沉溺在甜腻的爱意中,生出无限的羡慕和祝福。

然而,峰回路转间,@不留 又写下了一连串的“谢谢”和“我怕”。

谢谢你令我懂得爱太多原来可以变成负担 / 谢谢你从抗拒到了解到接受我的离去
我怕找不回独立坚强的自己 / 我怕在你心里留下不完美的回忆

让阅读这封信的我不仅愕然。

所以我选择放手请记得我对你说的,找个更值得你爱的人你会发现没有我的日子,你将过得更好更快乐这是我爱你的方式

爱情或许是这世上最神秘的事物。我希望世上所有感情的结束,都如开始般让人怀念。

祝安好。


对自己的爱

本周收到的最特别的来信是 @Him 的一封家書,是他致十八年前的自已——三十三歲的謙与十七歲的謙 之间的灵魂对话。

@Him在 这封7千多字的长信中,恰当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时代情绪和现实伤感,缜密、深入、真诚的和年轻的自己诉诸笔端交流。

第一次阅读这封信时,我留言说,“每一个年轻人可能都需要成年后的自己作人生的导师和偶像。这封信写得真棒。”由于是快速略读,我没能揣摩出字里行间的忧伤,@Him 回复说,“我在這里表達殘忍的現實,是一種出於自愛的遺憾。”

在写这篇文章的的时候,我又认认真真的读了两遍这封信,被深深打动。 三十三歲的謙告诉的十七歲的謙 ,现在的世界是个混乱和秩序的二元共同体。混乱带给人痛苦,所以我们必须用秩序对抗混乱。

我現在的社會,成為了二元對立,恐懼,仇恨,只有反對及同意的世界,大家終於要求政治制度改革,但不單純因為這樣,當中包括警權的不受約束,抗爭的英雄主義,對未來設想討論的單薄,陰謀論及欠缺常識構成了整個運動。

这是一封叫人悲伤的信。

十八年後,社會運動及民主運動未必會以你想像的方向發展,而且這場運動,成為這個一群人仇恨一群人的戰場,將來的你,先是參與,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事情變得荒謬難解,就只抱著不斷的懷疑,然後敞開一段巨大的距離,反覆質問自已,由少年就擁抱的理想主義,所有你認同的價值,是否都應該受到懷疑及審問。

这是一封充满无力感的信。

如果你認為2004年的當下,就是你十七歲人生的最低點。我想告訴你,到了你的三十三歲,你的生日禮物就是你因肺炎入了醫院,你的工作因為疫症的爆發而消失。你會在十八年找了一份又一份的工作,最終卻遭到拒絕,社會不會重視你,你多努力也無功而返。

这也是一封充满悲悯的信。

青少年仍然很多,但他們不是「問題青年」,而是「帶著問題質疑世界的勇敢青少年」,而他們帶著相當強的政治目的來消費,你可能連造夢都不會發到,絕大部分青少年,會由「社會問題」,成為了「唯一對社會具良心典範」。

@Him 对現實的殘忍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切肤的感受,三十三歲的謙告诫十七歲的謙 ,

對世事保持距離,不愛不怨,淡然,冷淡,犬儒,不為群眾的熱情所驅動,不耍被聲稱有偉大理念的組織吸引,然後被他們始亂終棄,浪費你的生命,對一切事,我的勸諫是,要抱有冷靜漠然的心態,以及對一切事懷疑,作一個尋問者而非參與者。
希望你可以做一個充滿懷疑的人,走一條你真正幸福的路。希望在我這個年紀(33歲)之前,做一個對世事淡然,冷漠,看開的人。記住,你我都只不過是宇宙毫不在乎,毫無意義的星廛而已。

阅读这封信,让我想起彼得森的《12条人生规则》,彼得森告诉那些正在生活中挣扎的青年男性,你不是受害者,千万别在精神上垮掉。不要怨恨父母,不要报复社会。你应该:

(1)承担个人责任。人生在世有些事必须你去做,而且必须做好。

(2)照顾好自己。首先要看得起自己。

(3)只跟看得起你的人交朋友。

(4)好好教育你的子女。

(5)尊重传统。

(6)你需要纪律,需要勇气,需要自我牺牲的精神。

(7)先把自己的事管好了,再去想什么“资本主义”“政府与社会”之类的大问题。

(8)谦卑,不懂的别胡乱发言。

(9)早餐多吃点脂肪和蛋白质,摆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精神点……

总而言之,人生的意义不是什么自由,而是责任。

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期望:人生还没有拴住他;他随时躲过了:他在无垠的宇宙中游泳。他多幸福!天生他是幸福的!他全心全意地相信幸福,拿出他所有的热情去追求幸福!……

共勉。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