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起源漫谈

三藏川
·
·
IPFS
中国人的中秋节究竟起源于何时?它跟韩国的中秋节有什么关系?我们该如何看待“节日”这一事物呢?

一切日子本来并无意义,甚至在史前时代,连“日子”这类概念都付之阙如,当然更谈不上什么节日了。只有当我们的祖先开始计数,开始试图把握日月流转四季变换的奥秘,这时候才开始赋予时间以意义,于是才有了年月日,然后再出现了节日。

所谓节日,无非就是人类认为某些日子比较特殊,所以将其从一年中刻意撷取出来,给它冠上某个名称,并号召大家在这个特殊日子进行某些特殊的活动。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日子会比其他日子更特殊呢?在不同的人眼里当然不一样。比如可能对于今天欧美文化中长大的孩子而言,万圣节很特殊,他们可以在这天扮鬼玩。而对于生活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江浙地区孩子而言,元宵节也许更有意义,因为这天他们可以在晚上拉着兔子灯大街小巷乱逛。不过,对于人类祖先而言,他们恐怕绝对想不到要特意给儿童设定出什么节日来供他们玩耍。所以,在文明的早期,节日大抵上只有两类,一是跟农业耕种相关的,一是跟祭祀神灵相关的。至于像是纪念某种职业,或者是支持某个少数群体的节日,都是要到近现代才逐渐出现的。今天我在这里想跟大家聊的是中秋节。趁着月色尚好,我们一起来看看中秋这个节日,对于中国人而言,它究竟是如何起源的。

首先要问的是,中国人究竟是何时开始过中秋节的。以前的中国人喜欢言必称三代,而今天的人也不遑多让,言必称五千年。所以网上许多文章都将中秋节的起源追溯到了周代,拿出《周礼》上面关于“仲秋之月”的说法。然而问题是,那上面说的根本不是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而是在说农历八月的天象和人事。至于还有什么祭月仪式,那也是在秋分日,而非农历八月十五。其实关于中秋节,清代学者洪亮吉说的就很亮堂:“中秋节,唐初尚未盛行,故虞世南、欧阳询、徐坚等作类书,‘岁时部’皆未有列入。”所谓类书,就如同今天的百科全书或者综合性辞典。而虞世南、欧阳询和徐坚,都是唐代人,还编撰过百科全书。而“岁时部”就是古代的百科全书里专门收集跟风俗节日相关知识的类别。既然唐代人编的类书·岁时部中都没提中秋,显而易见的,当时中国人就是不过中秋节的。

而正式对中秋是在八月十五这个日子进行确认的是中唐的欧阳詹。在明代徐炬所编撰的《古今事物原始》一书中记载:“八月十五为中秋,何也?欧阳詹《玩月序》云: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天道则寒暑均,取诸月数则蟾魄圆。故曰:中秋。言此日为三秋之中也,又谓之月夕。”然而即便欧阳詹指出了为何中秋是八月十五,但他也没说当时有什么中秋节,在他的《玩月》诗中,有的依然仅仅是对赏月的情致而已。

作为佐证,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中唐之后,有关中秋赏月的诗文越来越多,如唐末殷文圭的《八月十五夜》有云:“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但这里的描述依然是强调月亮的圆,而非我们今天理解的阖家团圆的意思。而且当时的文人们在记录赏月风雅时,都没提民间有什么庆祝活动。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至少到唐末,中秋节在中国都依然没有什么人气。

而进入宋代后,我们发现,此时的中秋节才逐渐成为一个举国欢庆的节日,并且也有了与家人团聚的意义。比如郭祥正的“后阁罗甥妺,前堂合弟兄。团圆最相称,尽饮至深更”,胡宏的“此时何事最关情,团圆独对中秋月”。

而在宋之后的文人笔记里,也开始有了关于宫廷和民间共祝中秋的记录。比如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里就有当时杭州城里中秋节的描写:“禁中是夕有赏月延桂排当,如倚桂阁、秋晖堂、碧岑,皆临时取旨,夜深天乐直彻人间。”而明代的《帝都景物略》中就说的更详细:“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那么到这里,中国的中秋节起源时间大致也就清楚了:八月十五在唐代时还只是停留在文人赏月阶段,及至宋代才慢慢成为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日子。但问题是,它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说起来就比较复杂,因为它显然不是为了农业耕作,也不是由于非得在这天得祭拜月神。事实上,八月十五这个日子还真没有什么深厚的传统。它的出现当然是跟唐代以降的文人赏月之风相关,恐怕也有帝王贵妃的故事(有一说是因为唐玄宗跟贵妃赏月而来)在民间传播的影响,而宋代经济的繁荣,民间社会的活跃,也都会推动人们去发明出此类适合大家社交和消费的节日。不过最好还是得有些助燃剂,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一份来自日本人的材料。

唐文宗的时候,有个叫做圆仁的日本僧人来中国求法,写了本《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其中记载了他在开成四年(公元839年)的一次际遇:“十五日,寺家设馎饨饼食等,作八月十五之节。斯节诸国未有,唯新罗国独有此节。老僧等语云:新罗国昔与渤海相战之时,以是日得胜矣,乃作节,乐而喜舞,永代相属不息。设百种饮食,歌舞管弦以昼续夜,三个日便休。今此山院追慕乡国,今日作节。”

圆仁当时住的是威海的赤山法华院,那是一个由新罗(朝鲜)名将张保皋所建立,新罗僧人修行居住的寺庙。其时他们恰好在庆祝中秋节,而在圆仁看来,这个习俗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其他国家也都没有,只有朝鲜才有。寺里的朝鲜僧人也跟圆仁说,这个节日是新罗国纪念一次战役的胜利,所以才订立的。他们这些僧人身在异国,想念家乡,就在庙里过这个自己国家的节日。

考证中秋节在朝鲜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其三国时代儒理尼师今统治时期(公元1世纪),在金富轼的《三国史记》里记载:“自秋七月既望,每日早集大部之庭绩麻,乙夜而罢。至八月十五日,考其功之多少,负者置酒食,以谢胜者,于时歌舞百戏皆作,谓之嘉俳。”另外,在中国的史书《隋书》(唐初魏徵所作)里也可以确认当时朝鲜在八月十五日进行庆祝的习俗:新罗国,在高丽东南,居汉时乐浪之地,或称斯罗。……至八月十五日,设乐,令官入射,赏以马布。”

也就是说,朝鲜在八月十五的这个节日,唐代人早就知道,而且还分明写到了史书里面了。而大唐当时与朝鲜的往来也显然十分密切,否则怎么可能让新罗的将领在中国地盘建什么寺庙呢?而且这个将领还在唐朝担任过徐州的武甯军小将,晚唐诗人杜牧甚至专门为他立传,赞扬其功绩。可见那个时代中国与朝鲜的交流应当是非常频繁的。那么一个日本僧人圆仁可以在朝鲜人的寺庙里过新罗的中秋节,自然也会有很多唐朝人也跟当时住在中国的朝鲜人一起过过中秋节。因此,如果说朝鲜人的中秋习俗被唐朝人吸收接纳,并融合进我们原本的中秋赏月文化之中,这样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事实上,世界各国节日习俗的形成,除了我一开始讲到的农业耕种和神灵崇拜之外,还有第三个重要来源,那即是文化交融,它的具体表现往往不是某个文化的节日被另一个文化全盘接受,而更多的是一方根据自身的需要吸收接纳了某一部分。例如中国的七夕节,本来是以乞巧和饮宴为主的,在宋代的时候又出现了放泥娃娃的习俗,它其实来自佛教的化生童子。还有今天中国人也过圣诞节,但完全舍弃了其基督教的内核,只是作为一个大家互赠礼物聚会玩乐的日子罢了。

所以,中国人的中秋节究竟如何起源的呢?文人的赏月雅兴,帝王的爱情故事,古代神话的传说(嫦娥奔月),帝王郊祀祭月的传统,这些都是我们自身就有的东西,然后恰好又遇上新罗在八月十五这天的饮食歌舞庆祝活动,当然还有宋代繁荣活跃的都市文化,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才有了延绵到今日的中秋佳节。

至于网上人们所争论的,究竟中秋节是中国的还是韩国的,这个问题恐怕就问错了。因为事实上大家各有各的中秋节,并互有影响,根本不存在谁从谁那里起源的问题。

总之,节日乃是人类出于自身的需要而设定的,无论我们的先人是出于什么样的需求而订立某个节日,这里重要的不是该节日的历史有多悠久以及我们该为此感到多么自豪,重要的是我们今天的需求是什么?用我们今天的需求去重新定义和塑造那一个个日子,这才是重要的——因为我们的祖先也一直如此。为了自身的幸福,去定义和塑造我们的每一个日子吧!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