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閱讀|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

若月マリー
·
·
IPFS
·
這本書提到的是關於我們與家人、伴侶與朋友之間的互動關係。在對於一段關係感到不安的多數時候,我們總是按照著自己內心的感覺走,做出一些決定,而這些決定往往造成不盡如意的結果,過程也很令人沮喪。 每當走到這個階段,又好像有那麼點熟悉感,彷彿上一次也發生同樣的情況。

你,是不是也有這麼一點認同呢?

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環境是如此影響著我們的一生,而我們卻常常渾然不知,又或者說是選擇性地忽略掉它。如果每個人能夠多一點去了解自己的情緒與當下為何會這麼想、這麼做,這樣的幫助就足以開始改善彼此的關係。

作者周慕姿,身為心理學家,透過她多年的個案諮商經驗,剖析了我們與父母、伴侶會遇到的負面情緒—「不安全感」、「不信任感」、「焦慮」、「恐懼」等,幫助我們了解事實上「我們不一定需要對他人產生的情緒負責或補償」。

因「焦慮」而產生的「控制對方的行為」,其實是一種「上癮行為」的表現。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精神病學會主席保囉‧麥休(Paul McHugh)曾提出強迫行為的四階段模式,說明強迫行為怎麼在當下暫時解除我們的焦慮、並且使我們上癮。
壓力感受(產生焦慮) → 強迫思考 → 強迫行為 → 暫時紓解

這種從「強迫思考」到「強迫行為」的歷程,會讓我們感覺越來越糟、越來越不舒服,因為「強迫思考」的內容多半都是負面想法;很多時候,「強迫行為」也會讓我們對自己感覺更糟。

這可說是一種「上癮」的過程:「我知道這不好,但這可以暫時讓我感覺比較好。」

從與人的互動當中,因為世代的差距,父母常常提出孩子「應該要」或「不可以」做什麼的觀念,這是因為在他們成長的過程當中也是這麼被教育的,卻從來沒有人去問為什麼,久而久之就變成一個習慣,然而在遇到衝突的時候,這樣的關係並不健康,尤其在一次的不良溝通之後雙方的情緒感受都會更差。

許多情緒勒索者的困境,是他們原本可能就是情緒被勒索者。
在過往的經驗中,他們被要求、被強迫滿足別人的需求;他們認為,沒辦法去滿足別人需求的自己,是很糟糕、無用的,卻也在滿足別人的過程中,感覺自己是不重要的。

於是,當他們有機會要求別人來滿足自己時,可能就會需索無度而過度韌性,但想停卻停不下來。因為內心有種空虛與不安的黑洞,不停地催促自己「多要一點」。

但是當他們偶爾回神,注意到情緒被勒索者的痛苦時,會覺得難過、捨不得,卻也因而痛恨無法停止逼迫對方的自己,內心更覺得厭惡自己、更不相信這樣的自己是會被愛著的。

然後就會更嚴重地繼續同樣的索愛、勒索行為。

因此,打造自己與他人的情緒界限,就顯得格外重要。
「情緒界限」是延續「界限」的意義,鼓勵我們在情緒上,與他人拉出一個距離,找出我們自己不能被侵犯的「範圍」。

如果我們了解到父母隱藏在背後的「真實情緒與感受」,了解到其實他們是因為擔心我們做的決定可能會因此受傷,想要保護我們;或者是因為他們害怕被自己的孩子「否定」、「看不起」(原級情緒)而用憤怒(次級情緒)來掩蓋、威嚇,來強迫讓孩子「停止去深入思考」,在再次遇到與他們意見不一致、衝突的時候,或許我們就能夠做出不一樣的回應,來讓這段關係改善。

要知道父母也是常人,雖然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保護孩子的角色,但當我們已經長大成人之後,更應該明白身而為人,都會犯錯、都會有負面情緒的時候。

我們沒有辦法那麼輕易的去改變過了大半輩子的父母他們的思想,卻可以試著去改變我們的情緒與想法;即使父母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仍有那麼一點象徵著權威,讓我們在一時之間仍無法扭轉對他們的感覺,透過書中的覺察練習,相信能夠慢慢的讓自己的情緒「回到正軌」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或許你會覺得一些情境和你遇到的非常相似,書中也列舉了幾點「討愛的父母」會有的特質,特別是在受到不可分割的文化「薰陶」之下,我們常常受到來自身邊親密之人的情緒勒索,我認為作者是以理性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分析這當中的原委,所以也希望對這本書有興趣的你,是以不帶批評的角度來分析身邊的親朋好友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情況,而在我們了解到之後,設法去充分運用書中的重點來自我覺察並透過練習,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若月マリー歡迎來到我的空間,這裡有不定期的閱讀心得分享,當中如果有喜歡的內容,請務必讓我知道,我會試著多寫一些。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書籍閱讀|《Headspace冥想正念手冊》

書籍閱讀|《都是為了貓》— 一位日本龐克歌手兼作家與貓的日常

書籍閱讀|《打造理想人生的習慣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