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笔记,但是以我目前的视角和理解来看待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接下来要叙述的阅读方式并未完全照搬书中,而是结合了我自身的经验杂糅而成。
这本书我没有看完,只看到了第十五章《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剩下的暂时不准备再看,有些指导无法当下落实,等遇到时再细细研读。
仅就前十五章而言,作者已经道出了阅读一般性书籍的方法。撇开基础性阅读(识文断字),阅读大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检视阅读
2. 分析阅读
3. 评论阅读
在三个阶段中,检视阅读是先决条件,读者在深入了解书籍前,必须先了解书的类型、书的质量、书的大概内容,这之后再决定是否要继续下去。
这就和相亲一样,要先请媒人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个人的基本情况,再决定要不要继续下去。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沉默成本。
如何进行检视阅读呢?首先,读者必须明白,自己要了解的是作者的想法而不是他人的道听途说(这点跟相亲又有所区别)。因此,在自己进行判断之前,不要去看书评、他人的推荐语。
如果作者有自序,先看自序;一般自序里会包括写这本书的原因和大概的内容介绍。接着看一下目录,明白这本书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作者是以何种结构来架构整本书的。再接着看一下末章,一个高明的作者,总是忍不住在末章对全文进行收束的。
如下的步骤,使读者对书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接着就可以随意翻阅几个篇章,看看书的行文,论述的逻辑链。如果在偶然翻到的篇幅中,自己发现其行文拖沓、思想空洞,论述牵强,那么不要犹豫,果断放弃。
经过了检视阶段的书籍,就要好好研读了。阅读本质上是没有反馈的学习,作者将 TA 的思想灌输,读者努力地弄清楚。好的阅读一定是作者比读者的水平高的,不然读者就无法获得新知。
倘若读者将阅读当做学习看待,那么就该知道阅读绝不是享乐和放松,也不是比拼和炫耀。阅读需要读者付出心力、甚至抓耳挠腮。
在现代教育中,学习以结构化的方式存在。对待一件事,我们会将其进行拆解。A 事物 由 a 和 b 组成,a 又由 1 和 2 组成,这样的拆解可以无穷无尽,取决于具体情境。
既然阅读的本质是学习,那么阅读也遵循着结构化的套路。读者拿到一本书时,首先要弄清楚,这本书的框架是什么?
比如,一本书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探讨,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节探讨起源;第二章节探讨现状;第三章节探讨应对方案。这是整本书的大结构。
当然,光有大结构还远远不够,读者还得弄清每一个章节自身的结构。起源可以按照年代进行划分,也可以根据原因划分,这取决于作者的思路。倘若按照原因划分,每一个原因的来源、证明也需要作者去搞清楚。
大的结构由小的结构支持,小的结构由更小的结构支撑,层层嵌套,直至最初的构成立论的稳定的基石。大部分书籍都没有这样完美的架构,这无所谓,作为读者,我们的目的不单在于书籍本身,还在于我们去解构书籍的这套思维。
在《如何阅读这本书》里,除了提到去拆解书籍的结构,还提到了对具体内容和细节的重视,例如重视关键的词语、关键的句子并将其按自己的逻辑进行重新规整。但我个人的理解来看,这些仍然可以归类到结构中,只不过算是那些更为微小的结构而已。
读者在进行分析阅读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不要只看不动,几乎没有人能够纯凭头脑就把整本书的结构架构完毕。思维导图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当然我更习惯于直接用多级列表表示。
分析阅读之后是评论阅读,在这一点上我与原书的看法有所脱离。在这一阶段,《如何阅读一本书》更偏向于告诫读者,只有当自己全面的了解了一本书的结构,才有资格和能力去评判 TA 所阅读的书籍。
当读者对一切了然于胸后,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评论书籍:
1. 书中的知识是错的;
2. 书中的逻辑是错的;
知识与逻辑是构成论述的基本材料,知识出错时,就要小心架构其上的逻辑。反之却不亦然。
不过,对我这种功利性的读者而言,评论阅读的本质是作者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跟作者碰撞。事实上,分析阅读阶段所整理出来的结构笔记只是作者的思路,而现在,读者需要把自己的思路融入进去。
比如,针对结构笔记中提到的某些概念,读者是否能以其他的实例进行证明,如果读者只能用从书中学来的概念表达事物,仍然不过鹦鹉学舌。分析只是将事物呈现出来,而理解却取决于读者自身的印证。
当读者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思想结构后,就可以去纠错了。针对上面说的两点,作者所拥有的知识,现在来看是不是错的,比如亚里士多德。作者的论述是不是错的,逻辑是不是不恰当的。
如果这些错误与整体结构不关联,那么无伤大雅。如果错误事关结构,那么就要对错误进行修正,重新梳理局部结构。
到这个阶段,仅这本书而言,读者已经称得上精通了。再进一步,则是读者站在作者的肩上,眺望更远方的风景。
作者在进行写作时,受限于时代,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经历,最终无法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而读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延伸拓展,问出新的问题。譬如一个道德问题,斯宾诺莎提出了一种看法,这种看法是不是唯一的呢?其他人的看法是什么呢?
当读者问出了这些问题后,TA 就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作者的架构。当然,一个负责任的读者(也是学习者),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去寻找答案,为此,TA 必须开启主题阅读的道路,去读康德,去读休谟。
而当这一切的一切到达终点时,对读者而言,TA 也迎来了新的开端:实践。没有一位作者不想要自己的思想,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影响到 TA 的读者,而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实践中。
一个人尽管可以将笔记做得天花乱坠,但如果 TA 从未投入实践,那 TA 仍然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因为 TA 辜负了作者的期望,也辜负了自己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知行合一,这不止是对圣人的要求,也是每一位阅读者应该孜孜以求的目标。
End.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