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的節奏|或許,在空間設置以外,家同樣有其自身的音樂性。
法國文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出版課程講義《如何共同生活》,指明課程的起始源自一種幻想,人如何與人共住,而又不排除各自的自由。他借31個詞條,蒐集文學作品裏的殘章片段,組織出共同生活的正例與反例。當中尤為核心的概念,是idiorrhythmy(有譯「個人節奏性」)。Idiorrhythmy一詞,由idios及rhythm兩字組成,前者指個人,後者則是節奏。不同的人湊在一起,節奏各有不同,自然需要相互調適。檢視如何共同生活,而同時能夠保有自己的節奏,正是這種幻想的源起之處。
他所論述的個人節奏,並不是每日如是的規律,而是各個人生活獨有的微妙形式,情緒的突然變動,階段性的抑鬱或亢奮等;亦非朝九晚六的重複樣式,而是人在其間如何適應、爆發或強忍。某天,巴特看窗外有位媽媽拖着兒子在街上走動,媽媽按自己的步調走前,兒子卻被拖着走,幾乎要跑動起來。巴特詫異,她明明是母親,卻不覺兒子的節奏與自己截然不同,由此忽發奇想:「把兩個迥異的節奏放在一起,才會產生深沉重大的干擾與混亂。」
法國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提出副歌(refrain)的概念,正好接上這種生活的音樂性。孩童於黑暗中歸家,會哼起熟悉的歌謠,隨着歌曲的節奏走走停停。歌曲不斷重複,就在黑夜的混沌中圈出了安心的場域。正如家居一樣,家並非自有永有的,它是一個有限的場域,人在其中以不同的方式組織空間,將無可理解的混沌區隔在外。而組織的方式,可以是牆,可以是分隔的房間,可以是功能各異的傢具,更可以是一些單純的聲音。家庭主婦會一邊收聽電台,一邊做家務抵禦混亂,電視和收音機形同音牆,包覆整個家居,劃定自己的範圍(太嘈雜,鄰居就會投訴)。正是透過周而復始的重複片黎,一些副歌,我們才在無序中尋得丁點規律。
文字撰寫:@samplemag.hk
WMA 2023/24 的雙年度主題為「家」。「家」文本系列邀請不同的文字工作者,分享涉獵與家的概念相關的文本,以超越時間和物理的視角和框架,回溯對家的各種觀察和疑問,藉此機會與公眾一同重新審視「家」於當下的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
#Sample樣本 #香港文學 #設計 #閱讀 #文學 #評論 #藝術
#literature #graphicdesign #hongkong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