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記】東山經
作者: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
校勘:嚴無
東山經
東山經之首,曰樕𧑤之山,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海,其中多鱅鱅之魚,其狀如犁牛,其音如彘鳴。
又南三百里,曰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東流注於食水,其中多活師。
又南三百里,曰栒狀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湖水。其中多箴魚,其狀如儵,其喙如箴,食之無疫疾。
又南三百里,曰勃壘之山,無草木,無水。
又南三百里,曰番條之山,無草木,多沙。減水出焉,北流注於海,其中多鱤魚。
又南四百里,曰姑兒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姑兒之水出焉,北流注於海,其中多鱤魚。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諸繩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澤,其中多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嶽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濼水出焉,東流注於澤,其中多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犲山,其上無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㐨之魚。
又南三百里,曰獨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塗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沔。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鳴自詨。環水出焉,東流注於江,其中多水玉。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於江,無草木,多瑤碧。激水出焉,而東流注於娶檀之水,其中多茈羸。
東次二經
東次二經之首,曰空桑之山,北臨食水,東望沮吳,南望沙陵,西望涮湣澤。
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谷而無水,多鳥獸。
又西南四百里,曰嶧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堊。嶧皋之水出焉,東流注於激女之水,其中多蜃珧。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進里,至於葛山之尾,無草木,多砥礪。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無草木。澧水出焉,東流注於餘澤。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餘峨之山。其上多梓枬,其下多荊杞。雜余之水出焉,東流注於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類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犰狳,其鳴自詨。
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無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耿山,無草木,多水碧,多大蛇。
又南三百里,曰盧其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於涔水。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無草木,多水。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無草木,多石。
又南水行三百里,曰北姑射之山,無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無草木,多蛇,多碧、多玉。
又南五百里,曰緱氏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東流注於沙澤。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又南五百里,曰鳧麗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
又南五百里,曰䃌山,南臨䃌水,東望湖澤,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獆狗,其名曰峳峳。見則其國多狡客。有鳥焉,其狀如鳧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鉤。
東次三經
又東次三經之首,曰屍胡之山,北望羊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獸焉,其狀如麋而魚目,名曰妴胡,其鳴自詨。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獸多虎。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諸鉤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廣員百里,多寐魚。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無草木,多沙。
又東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無草木,多沙石。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浦,其獸多麋鹿。是山也,廣員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陽,其中多鱣鮪。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廣員二百里,無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廣員四十里皆湧,其名曰深澤,其中多大龜。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隅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有獸焉,其狀如牛而馬尾,名曰精精,其鳴自詨。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於無皋之山,南望幼海,東望榑木,無草木,多風。是山也,廣員百里。
又南三百里,曰旄山,無草木。蒼體之水出焉,而西浪注於展水,其中多鱃魚,其狀如鯉而大首,食者不疣。
又南三百二十里,曰東始之山,上多蒼玉。有木焉,其狀如楊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實,其名曰芑,可以服馬。泚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海,其中多美貝,多茈魚,其狀如鮒,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蘪蕪,食之不䊧。
又東南三百里,曰女烝之山,其上無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流注於鬲水。
又東南二百里,曰欽山,多金玉而無石。師水出焉,而北流注於皋澤,其中多鱃魚,多文貝。
又東南二百里,曰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餘如之澤。
又東北二百里,曰剡山,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彘而人面。
又東北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楨木。鉤水出焉,而北流注於勞水,其中多鱃魚。
《東山經》解說:
《東山經》的三路探勘隊伍,由西而東依次而行,各路自北而南勘探,範圍大抵在今北京至泰山,東臨於海的區域;其中,泰山有溪名曰環水,東流出山而南注於長江,至於東次三路則是沿當時的海岸進行勘探。
食之無疫疾… 食者不疣… 食之不䊧… 多金玉…多青碧石…多漆…多桑柘…多玉…多箴石…多桑…多樗…多美石…多金…多水玉…多瑤碧…多白堊…多蜃珧…多砥礪…多梓枬…多水碧…多碧…多梓桐…多赭…多蒼玉…多美貝…
《東山經》對醫藥療效的描述明顯較少,這意味神農氏對此處的統治範圍與勘探時間可能不足,換言之,《東山經》所載大半區域應該都是後來才新增的,而統治此處較為徹底的軒轅氏,則對其他資源更感興趣。
此外,《南次二經》、《西次二經》、《中次三經》、《中次四經》、也完全沒有醫藥紀載,因此可以斷定《山經》中有許多路徑是由軒轅氏勘探,所以也可以按照相關紀載描繪出神農氏與軒轅氏的實際領域。
《史記》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
「阪泉之野」大約在今海河平原。蚩尤為九黎部落聯盟首領,打著為神農氏復仇的旗號對抗軒轅;此外,軒轅氏並非【共主】,《史記》所謂的『諸侯』不過是旗下部族,而非如夏朝以後的「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