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尋訪記
隨筆: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尋訪記
昨天,(老熊)和我(豆糧)決定在長沙灣展開一場半天的本地遊歷,目標是“香港-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這個地方對我們來說有點陌生,但聽說過去的故事讓我們充滿了期待。
美食之旅開始
我們在東京街附近的一個地道美食廣場開始。在這裡,我們點了一碗“艇仔粥”,卻意外地得到了“皮蛋瘦肉粥”。雖然有點失望,但粥的味道還是不錯的。接著,是一條“油炸鬼”,這質感厚實,完全沒有脆口感,於是我們決定把它浸泡在粥裡,這樣吃起來感覺好多了!還有,一碗豬潤河粉和炸墨魚餅,總共花了六十多港元,"抵食!"
美食廣場就在長沙灣東京街12號麗閣商場,這個商場的設計頗有趣,彷彿像很多貨櫃搭建,廁所也有其特色。
走在大街看風景
吃飽喝足後,我們往博物館。在長沙灣站的A3出口,穿過東京街時,發現那裡比我們想象中寬敞。路過風景的校舍設計也有其特色。正值一號風球,周圍的冷風讓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心想今天的衣著似乎有點不夠,但我們還是興致勃勃地前往博物館。
走進古墓博物館
當我們抵達“李鄭屋漢墓博物館”時,立刻感到一陣溫暖。這裡的空間雖然不大,但正好適合我們的行程。大的博物館有時候反而瞬間無法讓人吸收太多訊息,而這裡卻讓我們在短短一小時內獲得了豐富的體驗。
古墓需要限制人數,只允許最多二人進入,我們進去了就明白為何。原來所謂進入,打開門走前一步,就要止步了。
面前是一塊大玻璃,我們只能隔著玻璃觀賞古墓。看著那古老的結構,我們拍了一些照片,但發現其實能做的事情不多,觀看一陣子,我們就準備離開。這時,一位男職員上前問我們有否發現了“大吉番禺”這四個字。我們恍然大悟,原來古墓內裡有乾坤,等著我們去發掘!於是,在職員的指導下,我們返回古墓尋找這四個字。我們來來回回找了三遍也沒有找到呢!唯有盡量拍照,在家中電腦慢慢尋寶吧!
發現李鄭屋漢墓
李鄭屋漢墓是在1955年政府興建徙置大廈時發現的,據專家推斷,應該建於東漢時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1988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得以永久保存。因為要保護古墓內部的濕度和溫度,所以墓室不對外開放,只能隔著玻璃看。不過這樣也好,我們這些外行人就不會不小心破壞裡面的東西了。
漢墓旁邊的展覽館也很值得一看,展出了很多從漢墓出土的陶器、青銅器等文物,還有介紹漢墓地理環境、發現經過和墓室結構的展覽。我們還看到了“互通有無:漢代絲綢之路與貿易圖片展”,通過這些圖片,我們對漢代的貿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這些是古墓裡的古物,有些已是殘件,難以辨認其真身。也許它們曾是貴族的陪葬品,也許不僅這些,也許曾經有不速之客的光臨,也許...也許。
漢代問答小遊戲
誤打誤撞的我們答中了三條題目呢!
漫步漢花園
離開博物館後,我們在旁邊的漢花園走了一圈。這個仿照漢代風格建造的中式公園,亭台樓閣、小橋、綠樹。讓人感覺一片寧靜,忘卻都市喧囂,心曠神怡,這花園也是一個能享受閒情逸致的好地方。
在此,我們也感謝李鄭屋漢墓博物館的兩位職員,他們的友善相待,讓我們享受到這愉快的體驗。
寄詩
古墓尋奇趣味濃,
漢風遺跡映相逢,
大吉番禺字迷蹤,
花園漫步意悠融,
風景宜人韵自同,
文化交流古今共,
此行難忘回憶中,
博物之遊樂無窮。
後記: 這天,博物館場內只有(老熊)和(豆糧)的足跡呢!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網站:
寫作日期:2024年11月20日
完結時間 : 13:40pm
文. 豆糧
攝: 老熊,豆糧
我除了寫隨筆,也寫微故事,製作有聲書,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
喜歡我的文章嗎?盼得到您的支持、點讚,或分享我的文章,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故事選集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