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貨

寂然
·
·
IPFS
·

最初我也是一頭霧水,幾年前開始有朋友自稱“吃貨”,洋洋得意,又有商家推出“吃貨節”,隆重其事,我確實不知道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後來,連博彩集團旗下的商場與酒店都不時推出“吃貨攻略”、“吃貨團”,鄰埠的旅遊雜誌又會刊登名為“跟着吃貨遊澳門”之類的專題,“吃貨”已經名正言順,登堂入室,成為很多人習慣了的詞語。這時候,我當然也要查找一下這兩個字的真正意思,原來那是指貪吃或喜歡吃的人,但在中國文化中,稱呼他人為“貨”,通常都有嚴重貶義,例如“賤貨”、“蠢貨”、“破爛貨”,都是用來侮辱他人,絕對沒有人會自比為這些“貨”,還沾沾自喜,招搖過市。

當然,“吃貨”最初也是用來罵人,不過在網絡年代總有一些人愛以自輕自賤為時尚,然後又有媒體喜歡標奇立異,推波助瀾,最終令大量年輕人與消費者“有人不做要做貨”,還堂而皇之舉辦“節日”,一幫傢伙為了一點節扣優惠爭着去承認自己是“吃貨”,完全忽略這個詞的侮辱成分,真是有趣到極點。

以往大家會把愛吃之人比喻為“饕餮”,這是傳說中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饕為貪財,餮為貪食,其實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因為蘇東坡寫了一篇傳頌千古的《老饕賦》,把中國烹飪與飲食寫得無比精妙,後世的人附庸風雅,所以也稱貪食者為“老饕”。從前港澳傳媒稱呼識飲識食的人為“美食家”,這個詞語準確而平實,流行了很長時間。後來又因為一部電影而令“食神”一詞大行其道,弄得滿街都是“食神”,表面上是非常風光,但看來更像信心爆棚,失了分寸。

語言反映現實,從古代的“老饕”到近代的“美食家”,再到現在大江南北都流行的“吃貨”,當中所涉及的都不只是語言,還有整套價值觀在變化流動,值得持續觀察。

(刊於2020年10月28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一寂之地專欄)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寂然寂然,在澳門生活的文字工作者,結集出版的作品包括小說集《有發生過》、《月黑風高》、《撫摸》、《救命》,散文集《青春殘酷物語》、《閱讀,無以名狀》等。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日日是好日

前輩

地獄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