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教育共享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思維」?】

教育共享
·
·

本港以至全球自2019年起出現巨變,不論是持續多年的氣候變化,或是環球經濟及公共衛生危機,均加劇世界的改變,甚至超出人類可以想像的地步。在這些背景下,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相信讓孩子成為幸福的下一代,實有其時代意義。於是特地為小一學生舉辦了一個專門培養「幸福思維」的親子活動,名為〈幸福存在「家」.幸福存在「加」〉。


活動分為三個環節,分別是與全級小一學生進行的「幸福存在家」繪本遊戲、與小一家長進行的「快樂與優秀」講座、小一學生與家長進行的「幸福存在加」親子活動。


幸福「全」在心

蔡碧蕊校長邀請學生進行分享


蔡碧蕊校長指「幸福」是一種正向教育,需從小協助孩子建立起來;而一個人愈感應到自己的幸福,其抗逆力也會愈強。


蔡校長說,

「對我來說,幸福『全』在心,意思是幸福『全部』也需由心感受的、幸福『存在』於我們的心中,而幸福亦需要代代相傳,傳承下去。」


「你叫我教書教『幸福』兩個字,我懂得解的!講就很容易,但原來要去感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記得秋霞老師跟我們老師進行備課時,請我們寫下10件幸福的事,原來是一件很難的事!我寫完頭三件事後,便不知道如何寫下去。」

吳滿堂副校長坦誠地分享道。


吳副校認為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也不一樣,在每一個成長階段對幸福的體會也有不同。小朋友的幸福其實很簡單,爸爸媽媽的陪伴,已經是幸福。因此他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眼中的「幸福」,往後會多做一些讓孩子感到幸福快樂的事情。


大人與孩子與「幸福」的距離

活動主持林秋霞老師跟家長及學生進行體驗活動


林秋霞老師是與學校伙伴機構Why Not Education的總監,亦是香港「失敗教育」發起人。林老師表示,大人與孩子對「幸福」的理解存在相當大的距離。她在活動前夕,跟老師們進行備課,讓老師先體驗學生的體驗,感受他們的感受:給予老師一個安靜的空間,著他們思考10件讓他們感到幸福的事。


「我們發現,大部份老師所寫的『幸福』事情也是『大事情』,例如工作穩定、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等;而且他們在過程中,寫了三四項後,發現有點無以為繼。反之,對小一的孩子而言,他們所寫的「幸福」,往往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事情』,例如跟爸爸和媽媽在一起、可以吃雪糕、被老師稱讚等;而且大部份同學,也能在短時間內寫下10件幸福的事。」


林老師說這不禁讓大人反思,原來人越長大,感受幸福的能力,好像也有點倒退。

「在小朋友眼中,原來不一定是因為『大事情』才感到幸福,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其實正正就是我們幸福的來源。」


孩子的幸福離不開家庭

家長與子女進行親子互動環節,場面溫馨感人


有份參與支援活動的毛芷晴老師說,有小朋友把「幸福瓶」形容為一個奶樽,

「這個奶樽是他們從小對幸福的認知。這個奶樽往往也是媽媽擁抱著、照顧他們的時刻,透過這個奶樽,他們能感受父母對他們的溫柔及悉心的照顧。當他們長大後,把對爸爸媽媽的愛戴,好好好保存在這個『幸福瓶』中。」


1B班主任侯穎霖老師觀察到孩子所寫的幸福事情,離不開了家庭中的成員。

「同學寫食雪糕一次,不會簡單地寫下『食雪糕』三個字,他們會把身邊的人物加進去,例如爸爸跟我一起吃雪糕、媽媽買雪糕給我吃。原來令小朋友感到幸福的事情,也是與身邊人一起做的事。」


1B班另一位班主任蔡嘉衡老師發現一位孩子寫「多謝媽媽買倉鼠給我」。

「經了解後,原來這件事尚未發生,但他已經覺得幸福,因為他覺得這個約定已經足以令他感到幸福。這讓我反思到,原來不是擁有了才快樂,當我們知道有些事情是會在將來發生,即使尚未發生及成真,我們也可在其中學習感受幸福。」


小孩教懂大人的事

小一學生真摯的分享讓大人們有所反思


另一位協助支援活動的梁浩銘老師留意到有一位學生說感激父母努力賺錢。

「這句話看似很平常,但其實反映了他們的想法很成熟。雖然他們只是小一的學生,但也感受到父母外出賺錢的不容易及辛勞,不像自己可以無憂無慮地快樂。這讓我感到出奇,即使小朋友平日沒有說出口,但其實他們也知道父母的艱難。」


這讓梁老師想起了《小王子》中的一句話: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小朋友,只不過是現在的自己忘記了。他表示,有時候我們以為是成人在教導孩子,但其實在小朋友身上,我們也有很多的學習。可能在華人社會中,比較少把愛說出口,但這些小朋友在小小年紀時,已懂得這樣做,實在值得大人學習。

「有時候運用小朋友的思維看待一些事情,世界可能會變得更美好。」


黃家碧老師是1C班主任,她認為幸福其實隨處可見的,關鍵是我們有沒有細心發現,

「特別是香港步伐如此急速,要停下來找尋令人幸福的事情,平日可能沒有這個時間和空間。有時候可能我們的物質太豐富,分享幸福的事情也可能是以擁有甚麼去釐定。」

活動過後,黃老師加以反思並認為,

「幸福可能是與身邊的朋友,一起享受一個快樂的時光;幸福可能是與家人一起飲早茶,彼此有講有笑。體會幸福是需要培養的。」


1F班主任黃思穎老師也表示認同:

「幸福是生活中的小確幸,生活中的微小時刻。從前我以為幸福是一些很大的事情,但其實日常生活的微小時刻,已經是幸福。」



若有任何可與教育界分享的教育方案,歡迎與我們聯繫:sharingeducationpower@gmail.com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