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閱讀筆耕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IMO 人物誌:創作的底蘊!瓦基「筆記系統」一路上迭代、優化的過程

閱讀筆耕
·
·
「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如果想要創造價值,有一些工具完美了解決痛點,即使需要成本我也不吝惜去使用它,而那些不需要的功能就大力簡化與割捨。」瓦基說道。
IMO 人物誌:創作的底蘊!瓦基「筆記系統」一路上迭代、優化的過程

本次 Matters【創作者經濟 IMO】頻道邀請的嘉賓是 @Waki瓦基 ,大家都知道瓦基非常擅長「閱讀與寫作」(輸入與輸出),兩者可以比喻為「食材與料理」的關係。

瓦基這位大廚「料理食材」的刀具與手法十分了得,我們很好奇瓦基開始創作以來,他採用的筆記系統(知識管理系統)以及搭配的工具,這些一路上的迭代、優化、踩過哪些坑、體悟出哪些心得?

是次活動的主持人是 @閱讀筆耕 兼場記,讓我們以文字紀錄來重溫一下現場。


■ 開場自我介紹

瓦基經營以「閱讀」為主題的自媒體,包括了「閱讀前哨站」網站、「下一本讀什麼」Podcast 節目,同時也出版了《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是他的第一本書。

此外,瓦基也是以下這些付費制線上課程的主理人(主編):


■ 瓦基的「筆記系統」之旅

1. 瓦基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到「閱讀」和「寫作」的,契機為何?

瓦基原本從事半導體科技產業,大約是進入職場第五、六年左右,隨著崗位上的升遷異動,開始想要涉略一些貼合當前需求的書籍(例如:領導管理、商業模式、生產力、投資理財⋯⋯)。

當時,只覺得讀完一本書,應該要留下一些筆記的梳理,方便日後查找與回顧;最初是在 Medium 上寫,一個禮拜讀一本書,並寫下一篇閱讀筆記。

關於「做筆記」這件事情,瓦基是邊做邊學。他會參考許多討論「做筆記」的文獻,親身試試看不同的方法論,看看適不適合自己;同時從對外發表的文章中得到讀者反饋,進行迭代與優化。

【閱讀筆耕 🙋 IMO】最小版本,反覆改良

這種「儘快推出(文章),從外界汲取反饋,再利用所獲得資訊做出調整」的一連串過程,令我聯想到《一人公司》裡所提到的「最小版本」進而衍生出「MVPr(Minimum Viable Profit)」的概念與作法。


2. 瓦基心目中恰如其分的「筆記」是什麼模樣?

編按:N 年前,閱讀筆耕在某個論壇上逛到,有些人會貶抑別人所做的「筆記」不符合他心目中期待的模樣(因為不同人有不同的表現方式,書摘、金句、書評、反思、心得、報告⋯⋯),所以想討論這件事。

瓦基最一開始是使用 Evernote 來梳理想法,很零星地記下一些吉光片羽。曾經也以為「筆記」應該是要像《讀者文摘》那般論述有據、條理分明的。

但瓦基後來做好了心理建設,這些筆記最核心的目標是「寫給我自己看的」,但如果只要順勢做一個「分享」的小動作,就能順帶幫助到一部分人的話,為什麼不去做呢?不應該因為在意另外一小撮人群的「指教」,而有所顧忌了

此外,關於「分享」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得到外界的建設性的回饋,進而做到更理想的對外溝通情境與框架,這是個動態調整的過程。例如原本有 95% 的比例照會在自己身上,這個比例下修至約 70%,另外 30% 心力留給讀者,要怎麼樣詮釋才能讓他們更清楚接收呢?

  • 例子ㄧ(能不能講白話些?)

有聽眾表示瓦基在講到一些專有名詞時,可不可以多給一點註釋,不然聽不懂。

瓦基採用成本效益分析的評估方式,他發現這樣的優化不會耗費很多心力,而且帶來的效益是很大的(自己進步的同時,也幫助他人理解);所以決定採納。

  • 例子二(能不能忠實還原?)

有聽眾表示瓦基可不可以「原汁原味」呈現一本書籍的內容就好,不要「加油添醋」融入自己的見解。

瓦基的評估回到了他的最初的目標,他的筆記是寫給自己看的,所以他會去思考這本書對於「我」的連結是什麼,這是「我」的核心課題,不應失去本意;所以決定不採納。

此外,瓦基也很喜歡觀看不同情境的人,在品讀同一個文本時,他們會怎麼想?他們會擦出什麼不一樣的火花?以這樣的脈絡來看,瓦基在主持 Podcast 時並不會想要「照本宣科」。
 

【閱讀筆耕 🙋 IMO】目標,是過濾你所有決策的濾鏡

非常喜歡瓦基這段分享,我想到的是,自媒體經營的這一路上,創作者會遇到各種機會、誘惑、指教⋯⋯各種需要下決斷的人生分岔點。

每當踟躕不前時,不妨直指內心,思考做了這些決策後,是否有違、悖離了當初立下的目標——最核心的價值觀——相信該怎麼做?答案自然會浮現,不言而自明。


3. 瓦基最一開接觸的筆記方法應該是「子彈思考」整理術,開辦了幾期線下工作坊。能為聽眾簡介一下這套系統嗎?帶給你的收穫/影響/轉變。

子彈筆記法比較像是一種日誌(編按:從 Daily Log 向上服膺於 Monthly Log、Future Log 等,是一種用來「檢視+規劃人生目標」的一套系統。

安排生活中的目標,定期檢視進度,藉以推進自己的生活⋯⋯瓦基至今都還保持著每天寫子彈筆記的習慣,值得一提的是,他是用「紙本」方式來書寫。



4. 紙本 vs 數位,適用場景?都幾?

編按:《子彈思考整理術》的作者也推崇用「紙本」的方式來書寫子彈筆記,瓦基也是這麼做的;而瓦基後來在「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中,大量採用了 notion 這套「數位」工具來建構筆記,所以想請益這兩種不同「做筆記」的思維,甚至有點衝撞,瓦基會如何界定/調和它們的用法?
  • 子彈筆記法(紙本)

承前所述,這是一套日誌系統,可以把自己的大目標和想法先寫下來,手寫在紙本上,有一種「烙印」在實體世界的儀式感,對目標承諾的連結比較強

  • 化輸入為輸出(數位工具 Notion)

這是一款非常強大的資料庫格式,瓦基現在把他拿來做專案管理、部落格文章發表後的排程與歸檔,而且最重要的是 Notion 適合團隊線上協作

  • 心智圖(紙本)

對瓦基而言,紙本書寫有一種「冥想」的感覺,讓思想自由奔馳⋯⋯偶爾會手繪一些心智圖,目的是為了腦力激盪,靈感發想,把一些複雜的架構理順
 

【閱讀筆耕 🙋 IMO】區分使用情境

雖然外觀上貌似琳瑯滿目,但瓦基對這些工具——不論是紙本還是數位——都有著明確的使用情境,不致於在這一片「工具海」中迷失。


5. 自 Notion 後,看到瓦基後來把一部分使用場景,搬遷至 Heptabase 這套軟體,背後是「卡片盒筆記術」的思維,想請教背後的考量點?

Notion 是一個優秀的資料庫,不過瓦基在使用了若干年後遇到了一個痛點。

原來,瓦基的每一則閱讀筆記都是露出「書名」作為索引的線頭。有時候,當瓦基回想起某一個主題,或是文章中某個段落中出現的觀念時,想要用「主題」或「觀念」下去索引,打撈起來準確度相當差,原本的線頭太不好使了。

這也讓瓦基想要落實「知識點的調用/再利用」時,遇到了卡關的情況

後來,瓦基陸續接觸到了兩款數位工具,分別是:

  • Obsidian(黑曜石)

廣大的節點關係視圖(graph)看起來很酷炫,可是感覺好像少了點什麼?

  • Heptabase

深深被這款軟體最核心的功能「白板」(Whiteboards)所吸引,因為瓦基本身很喜歡實體世界裡排列樂高積木的感覺,現在換到 Heptabase 裡也可以在白板上移動物件、拉一些線條並標註一些文字,這種「自由感」竟然在數位世界裡得到了體現。

在 Heptabase 裡面最原子化、模塊化的單位是「卡片」(Cards),固然可以像以前一樣使用「書名」來幫卡片命名,但也可以用「主題」(一句話就講完整張卡片的內容)來當作卡片的標題,同時內文(可以收合)裡也清楚展示了「觀念」⋯⋯這樣一來搜尋就很方便,利於未來知識點的調用,可以針對原有的想法做發展延伸。

【閱讀筆耕 🙋 IMO】

每當我看一些懸疑類型的影劇時,總幻想自己也可以使用故事裡辦案用的大白版,釘上一張又一張卡片,並在畫上一些連接線條,Heptabase 的白板功能實現了我的想望,還享受「無邊邊界,彈藥(卡片)無限量供應」的好處!

圖片來源:柚知新聞


6. 最近瓦基的「卡片盒筆記實戰課」也開始募資了,能不能介紹一下這套課程?(面對的目標群眾,學完後可以得到什麼或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市售《卡片盒筆記》一書中,很詳細介紹了 What 與 Why 的問題(什麼是卡片盒筆記術,以及為什麼我們要做卡片盒筆記術),但是比較鮮少談到 How 也就是如何實作的問題,這也是很多讀者聽眾私訊會請教瓦基的事情。

瓦基實踐這套系統兩年多下來,想要以一種覆蓋人群最廣泛的方式,也就是透過一門可以一直重複閱聽的線上課程,一次性地協助很多人解決卡片盒筆記術的 How 問題。

這堂線上課程共計 5 個小時,再加上 2024 年度每月一次共 12 場(12 小時以上)的各領域職人分享講座,現正在 PressPlay 平台募資中

延伸閱讀:

【閱讀筆耕 IMO】節錄幾張直播 QA

化輸入為輸出 vs 卡片盒筆記實戰課|資料來源:閱讀前哨站 FB 粉絲專頁
一定要數位嗎?|資料來源:閱讀前哨站 FB 粉絲專頁
課程的目標受眾,能解決什麼問題?|資料來源:閱讀前哨站 FB 粉絲專頁

7. 之前我在網路上看到這張迷因圖,我想為這張圖背後的一群人傳達心聲——可能有些人覺得「做筆記」有必要搞得這麼複雜嗎?或者說能不能「只學一套」思維和工具就好了?瓦基對此有何看法?

圖片來源:網路

瓦基認為,世界上的確存在這樣的人,單單以 Apple Notes 就可以完滿地海量輸出,但是這樣的人應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的資源/天賦。

因為知道自己的目標,找到實現目標的完整流程(work flow),所以才能知道相對應的痛點以及所需要的功能,只留下必要的!

備註:這張圖中瓦基有在使用的數位工具是 Notion、Readwise(瓦基的 60 天免費試用邀請碼)、Heptabase 和 Google Drive,各有各自明確的使用場景。


■ 社群 QA 時間

8. 想請教瓦基,Heptabase上的 journal 功能怎麼發揮最大效用?journal 可以取代紙本的子彈筆記嗎? by @雨果.Hugo

最近也在嘗試這樣的功能,之後研究出心得再另外發布做分享。

【閱讀筆耕 🙋 IMO】推特用例分享

關於 Heptabase 中的 journal 功能 ,此前我在推特上看到有人這樣用,我便拿來參考。

我是固定在「每週日」策劃下一週要做的核心任務(太細碎的小瑣事則不會排入),是用核取方塊+子彈符號所構成:

▢ check box
▢ check box
☑️ check box
  。bullet
▢ check box

當一則核心任務完成時給它打個 ☑️,然後在此階層底下,安插一個 bullet 寫下簡短的覆盤(可以是心情、反思、抒發、疑惑、下一步行動要做啥⋯⋯都是 OK 的),彷彿留下一條線索給未來的自己(下週日要盤點時)查看。


9. 之前有提到 Obsidian 比較沒那麼實用的節點關係圖,這個知識關係在Heptabase 有被改進重現嗎? by @HH

Heptabase 裡並沒有「節點關係圖」的功能,因此談不上改進重現。

對於瓦基來說,Obsidian 的節點關係圖是電腦自動產生的視圖,感覺像是「被動」形成的知識節點,感覺怪怪的,那些串接有一點陌生的距離感(彷彿大海撈針)。

而 Heptabase 裡每一張卡片與每一條被畫出來的連線,都是使用者「主動」擺放和串接的,都是使用者親自去擺放的,享有一種彷彿處在三維空間裡的「定位」感。

每次在 Heptabase 寫新卡片的時候,都會重新(拜訪白板)接觸到以前寫好的卡片,很快地就在腦海裡重現鮮明的印象,記憶被重新燃起、活化。


10. 之前聽瓦基介紹《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的作者採用 PARA 系統,只用四個資料夾來分類,不知道這套系統比較適合搭配哪一款數位工具? by @閱讀筆耕

編按:假設你正在進行某個專案——有始有終、有明確的特定結果——那麽所有服務於這個案子的攸關資訊,都可以集中到「專案」資料夾項下,這是對於推動案件進程,最有「用處」的第一梯隊;也就是說,作者建議我們以資訊的「可操作性」作為收納定序的基礎,而非知識本身的類型。這樣一來分類就變得簡潔,只需要「PARA」四大位階,就可以涵蓋所有筆記類型,使它們各得其所:

1. 專案(Project):職涯或人生中正努力進行的短期任務。
2. 領域(Area):想要逐步掌理的長期責任範圍。
3. 資源(Resource):未來可能有用讀的題材或旨趣。
4. 檔案庫(Archive):來自於其他三大類別的備而不用事項。

PARA 適合的使用情境:

  • 以「產出」為導向(不是深度學習、研究某個複雜主題的拆解)的知識管理系統。

  • 有「資料夾層級」的數位筆記工具。

瓦基是使用了 Heptabase 超過一年才接觸到 PARA 的概念,發覺其操作邏輯和卡片盒筆記不太相容,所以沒有拿 PARA 作為主力,但它應該能和 Notion 配適的很好。



11. 瓦基是如何使用標籤(tag)功能的? by @閱讀筆耕

瓦基發現「標籤」其實沒有原本設想中的好用,因為在搜尋時,得到的結果往往混雜著主題、內文、標籤,一團混亂;後來參考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的作法拿標籤作為區分筆記「狀態」的用途

  • 例如,有一些想法目前還帶著疑惑,需要一段時間去沈澱、去釐清,這時會使用「question to ponder」標籤;

  • 又如某一些粗淺的想法rough idea)覺得很有潛力,思忖著下一步要怎麼發展成完整主題的時候,會用上「wait to develop」標籤。

每種標籤底下的數量控制在 10 ~ 20 個左右,也是提醒自己要定期處理這些思緒,不讓它們累積太多而爆掉。


🌱 免費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

🌱 加入中書神經系統圍爐,專題 #寫作的反思 與 #爐內真心話 連載中。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MetaXLiker SocialMattersMediumvocus 】
合作聯繫:penfarming.writer@gmail.com

🌱 我的教學文與邀請連結
註冊幣安幣安開戶+實名認證教學
註冊 Presearch 
一舉三得的 search to earn 使用心得
註冊 Potato
從 Potato Media 學到三件事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