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來的力量1〉

翹卓
·
·
IPFS
·

在想今天寫的這個話題少尷尬,嗯,我打算寫教會,正統說,是我經歷的教會。


首先,先得這樣「帶個頭盔」的說,以下內容純粹個人經歷,不涉及對他人過份評論。


也許,作為信二代,教會這詞,一點不陌生,卻又有點陌生。因家庭的狀況,上母會的習慣變得古怪,每逢十月、十二月、三月、六月都是「季節性不用去」(因為我要測考),就算到了中學也如是。後來,長時間離開了母會,直到中學完了才「正式」自由地不用季節性地上母會。


在教會,我的角色的確很「流離」。

以致,縱然是小時候認識的某阿爸阿媽弟兄姊妹的兒女們,也慢慢變得不再熟絡起來。


不過不說,小學時,我的確認識了幾個同齡交心伙伴們,只不過,在成長的過程中,流失了。


當我認真地信,返回母會時,我用頗長的時間再次與人熟起來,因為當時,我下定決心想在這個母會好好與人相處,我想留在這個信仰的地方。雖不能說這地方在我困難中助燃眉之急,但至少,導師同工也很包容我的處境。不過,最重要的是,這是祢的家,我想在這個家成長。


記得,我參加了他們的暑期門訓,算認識了弟兄姊妹。之後,我去了事奉,先是去了音樂部(雖不知我做了什麼),後是加入了敬拜隊。


這一切看似很順利,但不然。

縱然我看似很投入這個群體,但實際上我沒有交心的,尤其在我自己的團契裡。


在想究竟問題在哪了?

好像已儘了力融合這個群體了,

但始終事與願違。

最後,就連在門訓所認識的人也是。


然後,漸漸地,我不是那麼想回到團契這個群體。因為我感覺,很不舒服,很不安心。連帶的是,在與姊妹相處中我越發隱藏並壓抑感受。因為好像說了又如何,不說了又如何。


也許,那裡人太多了。

本身的團契總人數也有四十多人,姊妹小組也有十多人。那麼多人,導師難兼顧,而且人與人相處的時間不長,最後就成了這樣子。內聚的便繼續內聚;不相熟的便繼續不相熟。


這樣的緣故,影響了對於該否在母會受浸的事。雖清楚知道我生命是屬祢與亦知道受浸的本質。問題是:這裡究竟是不是我要受浸並加入的信仰群體?然後,回答不了自己。當傳道人問我上浸禮班受浸,我婉拒了。


慢慢地,上教會成了一個「形式」。上教會是因為祢說是要的,但我上教會上得迷了方向,身心分離。肉體在進行上教會的行動,但心卻不在教會裡。


有一刻,我質疑了,問祢:「可否不要再上教會了?」然後,很錯愕這樣問的自己。


「當感覺已冰冷,心還能否重真?」

我想,是時候,抽離一下。


〈待續〉


後記:記顧我身體,舊病復發,右耳邊長了個新的「粉瘤」,又得吃一個星期以上的抗生素,今次是「灰黃」色的膠囊藥丸。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翹卓// Cₕᵣᵢₛₜᵢₐₙ丨Bₗₒggₑᵣ,新手業餘作家一名。 //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心目中少女漫畫的神作〔漫畫篇〕

〈遊戲〉〔感悟篇〕

〈整容液〉〔心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