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随笔——《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
作者刘瑜,现任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这本书是她在理想国的讲稿,整理成书,于2022年4月在大陆出版。偶然地知道了这本书的存在、然后在Kindle上看了sample,最后又看完了全书。整体而言,作者语言通俗易懂,论述比较清晰,例子很多;不同背景的读者会得到不同的收获。
对于我而言,我本身的政治素养算是“很差”吧。大陆基础教育+普通家庭+理工科出身,虽然自诩有社会责任感,但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可能连皮毛都算不上。偏偏过去一年身边有一个自诩熟读历史、深谙中国社会运作模式的朋友(代称A)。从他那里,我听到了很多观点和历史;听到了他对于现有政治模式的批判和对民主转变的“期望”。
但对于一个在读PhD而言,批判性思维是深入骨髓的,我不能用他的结论代替我的思考——我会天生的质疑、想要刨根究底。而他又不是一个很好的很有耐心的科普老师,经常认为我的问题是抬杠。于是我们过去一年的聊天就是“相爱相杀”吧。我听到了很多我之前不知道的内容、但也承受了很多“揠苗助长”的不适感。
于是今年暑假恰巧读到了《可能性的艺术》这本书。看着是30个小节、而且语言比较直白;再加上过去一年来自A的铺垫,于是就读下去了。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跟A讨论,主要收获有一下几点:
- 有好几次,我和A针对书中的一句话讨论开去——A主要提供历史事件的资源,我用我的所学和头脑来分析;我们得出的分析和结论竟然就是书中接下来几页里写的。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 作者简明地分析了很多个国家的近现代史,有助于我们提纲挈领的了解世界主要经济体,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的了解。
- 因为A之前铺垫了很多观点,所以我看刘瑜老师的书里,还是能看到很多“隐喻”的。我不敢说这些一定是故意而为,但我还是隐隐地感觉到这像是一种接头信号——即“我不能明说当朝的事,但通过借古讽今或说其他国家,你会发现我已经说得很露骨了。”
- 总体而言,我还是觉得这本书很开启民智的。可惜我现在不完全知道国内的高压线在哪,不敢乱跟朋友们讨论,也不敢乱推荐给别人。简中互联网实名制实在是人人自危,线下跟朋友们聊天也很容易“人心隔肚皮”大家都只聊个皮毛。思来想去,也就只能来Matters写个随笔,马克一下了。
今天读完了最后一章,读完突然有点“致郁”。不知道是因为“政治”这个问题本身太沉重,还是因为我自己一天不干正事读闲书,抑或是因为遗憾自己没有足够多的时间继续这个方向的阅读(毕竟我还有一个PhD要毕业),又或者是因为很多事情知道了但短期内又做不了什么、感收到一种进退不得的无力感(即不能立刻变得有影响力、从事社会活动;又回不去那种吃喝玩乐逛国家公园的傻开心的状态)。但不管怎么样,生活还要继续;读博很重要的一个技能就是:虽然心情很down,但手上的活不需要停下来,能干得动就爬起来继续。所以,我写完这篇,就继续去该干嘛干嘛了。要开学了,可能会减少一些这种思想性比较强的休闲阅读,该收收心多读读专业的paper了。总之从个体来讲,民智一旦开启,还是很难退回去的;先做好自己的事,然后耐心等待、逐步科普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