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上癮者的書櫃
剛加入 Matters 時,發現大家都在寫自己的書櫃。那時我也想介紹一下自己的書櫃,但實在沒有時間。今天,就讓我來講講我那搖搖欲醉墜的小書櫃。
我有兩個 5 層 Ikea 最簡單的層板書櫃,什麼時候買的已經記不起來。一天,它的層板慢慢凹陷了起來,雖說如此,至今也還健在。
我的書櫃上最多的是旅行書。我曾經想要收集一整套馬可孛羅社出版的【探險與旅行經典文庫】,因此,每次逛二手書店只要有發現都會買回家。【探險與旅行經典文庫】由詹宏志主編,是一套涵蓋了19 世紀到 20 世紀所有旅行/探險大師經典作品的一個系列。我有過一個想法,那就是開一間結合旅行書店的青年旅館。旅人入住青旅時,可以買書,也可以交換手上的書籍。此外,還能在書店分享旅行故事。沒想到,後來台南草祭二手書店出售,改成艸祭Book inn。雖然那不是間純旅行書店加青旅的組合,但也頗類似我的構想,我覺得很開心。不管以什麼形式經營,能夠讓書繼續流動到讀者手中,就是好事。
除了旅行書之外,我第二多的書為文學小說與藝術史相關的書籍。文學小說是東累積一本,西買一點慢慢堆積而來的。隨著旅行的增加,在閱讀口味上我的偏好也越來越明顯。目前我最喜歡的書籍類型為非虛構寫作中的旅行文學與自然書寫,一般虛構小說已經很少讀了。藝術史相關書籍會出現是因為我一度想考藝術史研究所。但嘗試後發現個性不適合。
除了兩個書櫃,我還有一個小櫃子裝雜誌。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熱愛買雜誌,我有台灣的PPAPER、大誌、小日子,有香港的《號外City Magazine》,中國的《城市畫報》、法文雜誌與旅行雜誌。每次看到我買的那些雜誌,我都被自己過往的購買力嚇到。
今天我書櫃上的書已經少了很多,自從我發現書放在書櫃上一陣子就會發黃發霉之後,只要有人想讀我書櫃上的書,我都大方送給他們。後來,旅行在外的時間多了,在台灣買書的機率也降低。在路上我還是會忍不住買書,但通常都是哪裡看完就留在哪裡。去澳洲打工度假的那兩年,我買了十幾本書外又請家人從台灣寄了一箱,好在我離開時,有朋友可以收留那些書。
老實說,我認為遲早有一天我的實體書櫃會消失。儘管今年我又買了好幾本紙本書,但去年我已經買了一台 Kindle(還沒用過),我想我的書櫃會有電子化的一天。對一個住在潮濕國度的背包客來說,旅行的不斷移動與台灣的氣候,都讓我不得不朝書櫃數位化邁進。
某一年參加國際書展時,利用工作的空檔我跑到對面的聯經攤位,不到十分鐘就花了5 千塊台幣買書。自此之後,每年參加國際書展我都請同事告誡我,千萬別衝動。那時候買的書有些我現在都還沒翻開過。買書永遠比看書快。
在信鴿法國書店工作時,我負責採購書籍。看到新書往往都是自己先買一本才幫書店進一本。書店人的錢,不是買書,就是花費到電影與藝文活動上。本來書店工作的薪水就偏低,天天還得處在誘惑的深淵裡,書店人生有浪漫以外的掙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