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農奴制:從農村政策看懂中國未來趨勢
今天,我們來談談農奴制的重建。 2月21日怎麼樣?中共中央下發了一號文件,對中國農村工作有很多規劃和指導。與此同時,中國最高領導人還宣布,中國農村將全面脫貧。最近,中國政府的工作頻繁涉及農村和農業,這說明中國政府正在籌劃一場農村大博弈。那麼,一號文件和宣布扶貧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對中國的未來有什麼影響?我們來詳細談談。
事實上,農村宣布扶貧的宣布本身並不在其本身。重點是提醒全社會,中國農村工作已經進入下一階段。所謂下一階段,就是農村結構的全面調整。這個問題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根據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內容,農村工作要點如下。第一是繼續推進脫貧地區的鄉村振興,第二是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農村的創業,創新。第三是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機制。第四呢,是打好種業翻身仗。第五是在農村推廣以工帶賑的方式吸納脫貧的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業。第六是統籌縣域等產業空間佈局。第七是強化土地流轉的監管,確保耕地數量。第八是把產業鍊主體留在縣城,推進以縣城為主的城鎮化建設。
可見,農村工作的幾個重點是糧食和種子安全、農村就業、維護農村穩定。這次不談糧食,主要是從經濟社會穩定的角度講。現在中國政府正在做大量的農村工作,這關係到中國整個社會結構的基本結構。我們注意到,中國政府從過去幾年就開始推行所謂的返鄉創業。據20年的預測,目前已有約1000萬農民工返鄉創業。他們離開大城市,回到農村和城鄉邊緣。中國的大城市正在把年輕人趕出去。為了減少未充分就業人口,緩解城市的就業壓力,使城市更加穩定。但大量人返鄉,相當於將大量失業人口輸出到農村。因此,鄉鎮和縣級地區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那麼,根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的說法,中國的失業和半失業人口高達20%。 1億多人就業不足,這已經很高了。但事實上,可以統計的只有城市人口。但是,目前還沒有辦法準確統計鄉鎮和縣級的人口。所以可能中國一二線城市的失業率不是很高,但是在一二線城市之外。一大批鄉鎮和農村的失業和就業不足狀況比較嚴重。因此,在中央一號文件中特別提到,要在農村實行“以工代賑”的辦法來吸引就業。由此可見,就業和失業問題是政府十分關注的問題。
它將直接影響農村地區的社會穩定。另外,只有農村穩定才能保證糧食的穩定供應,因此糧食穩定和社會穩定直接關係到農村工作。中國政府現在對此非常緊張。在政策方面,可以說是嚴加防範。中央一號文件不僅強調農村就業問題,而且強調加強黨對農村社會的控制和管理。因為現在中國已經進入了內循環經濟時代。內陸地區不可能依靠對外開放來吸引投資來發展,而只能依靠高壓統治來實現穩定。高壓就是進一步控制農村,把農村變成中央指揮下的高強度農場。同時,農民也淪為無身份的農奴。實際上,需要回到人民公社制度和計劃經濟上來。高強度奴隸制的政策走向如何?它將把中國引向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所謂返鄉創業,只是表面上的幌子。其實,就是把一部分人趕回農村集中管理。如何管理?中共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提到了所謂的農村五級書記工作制度。顯然,必須加強黨委的領導。此外,還特別提到要加強縣域建設,以縣為核心發展經濟的兩個方面,實際上意味著中國政府準備加強縣級政府基層單位的集權管理。減少農村和農民的自主權。從歷史的角度看,在封建制度結束後,確立了垂直郡縣制管理模式。
這種模式一直延續到清代,中央政府在基層社會的直接權力體現在縣政府。縣政府通過鄉里制、保甲制將權力間接延伸到中國最基層的社會單位。也就是說,縣政府是一個郡縣制直接控制的最小行政單位。那個比縣小?它由間接的鄉鎮居民組織控制。因此,從郡縣制建立到今天,中國的統治是一種垂直管理。只有在最基層的農村,才有一點點所謂的間接管理。但事實上,整個系統仍由中央政府管轄,因此在農村,村民沒有自治權。 1949年以後情況變得更嚴重了。到目前為止,要保持地方經濟運行和基本穩定,必須加強調控。然而,最大的問題在於地方政府。如果他們沒有足夠的財力,就很難維持穩定。因為保安人員、警察人員、基層政府的行政人員,這些人都需要花錢。在大量就業人員返鄉創業的背景下,意味著基層管理的行政費用也會相應增加。據統計,全國共有2860個縣級行政區,每個縣級行政區平均管理人口約48萬人。其次,在財力不足的農村地區,對人口本身缺乏適當的管理能力。特別是在中西部農村地區,財政基本上非常困難。
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不足,通常由國家轉移支付來彌補。從中國轉移支付的數據可以看出這一點。據新聞報導,中國用於支持基層社會的資金已超過1000億元,近年來轉移支付規模不斷擴大。中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央轉移支付規模最大的省份是中西部地區的落後地區和農業比重較高的地方。比如四川、湖南、河南、河北等。但即使中央加大對落後地區的補貼力度,這些地區仍然存在巨大的隱患。我們來看看官方數據。 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僅為3.18%。這是1987年以來的最低增長率。當年稅收增長率僅為1%,為1969年以來最低水平。與此同時,近年來,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不斷擴大。到2020年,特別債務將幾乎達到財政赤字規模的100%。財政壓力顯而易見。而且,越是偏遠地區和下級行政單位,其財務狀況就越差。因此,要不斷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嗯,問題的根源是中國大陸的稅制。 20世紀90年代,中國進行了稅制改革。地方稅與國稅分開,不同稅種進入各級政府的國庫。事實上,分稅制改革已經成為中國特殊體制下的掠奪性稅制。因為更高級別的政府可以通過控制更多的稅收來增加收入。這無異於搶了下一級政府的稅吏,轉移了稅收矛盾。
同樣,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縣級政府還可以調整下屬鄉鎮財政,將稅收困難轉移到下一級鄉鎮政府。然而,鄉鎮政府已經是現行體制中的最基層政府。他們沒有辦法傳遞矛盾,只能扮演執行者的角色。那麼,在沒有財政轉移能力的鄉鎮基層社會中,財政收入最少,失業人口和未就業人口最多。政府也提供最少的公共物品。比如在教育等公共服務方面,據統計,中央財政幾乎不負責任。省、縣級財政只承擔20%左右的負擔,鄉鎮財政承擔80%左右的負擔。因此,在財權向上轉移和社會負擔向下轉移的雙重壓力下。中國的基層社會,即鄉鎮一級的社會,將承受巨大的經濟和政治壓力。所以在這個基層社會層面,要想實現穩定,只能繼續高壓統治。長期來看,在農村逐步形成了接近計劃經濟時代的公社制度。也可以稱之為完全剝奪個人自由的農奴制。如果我們想在農村推行這種現代奴隸制。政府必須牢牢控制兩件事:第一是生產資料,第二是土地。目前,在中國政府一號文件中,對鄉鎮土地的使用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它還明確規定,鼓勵個人將土地轉讓給政府控制的企業發展計劃生產。這表明,鄉鎮土地整治已逐步推進。
在生產資料和經濟方面,農村供銷合作社在我國已經實施多年。根據中國官方媒體過去21年的相關報導。目前,全國供銷合作社業務已深入全國四、五線地區,基層供銷合作社3.2萬多家。可以說,全國性的供應網絡已經建立。但現在只是整個大計劃實施的初級階段,一切才剛剛開始。那麼這個計劃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呢?也就是說,中國最高領導人希望結束1979年以來的鄉鎮體制。早在1958年,人民公社就把農奴制視為一種制度。我還記得,1958年7月,《紅旗》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在毛澤東同志的旗幟下》的專題文章。本文詳細介紹了什麼是農奴製或公社制。建議把工人、農民、商人、學生和士兵組成一個大公社。每個人都是公社的一員。他抹去了個人身份和私有財產,成為無產階級社會的基本單位。直接管理這些奴隸場的組織是縣級以上政府和黨委的領導小組。其實,這種生活是中國小粉紅最期待的最好的社會主義生活。但是如果你想過這種生活,就不能馬上實現。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1949年,中國最富裕的地區浙江解放後,黨政幹部動員社會建立了基層公社。但是,農村的村民和村幹部並不支持,所以直到1954年才建立了第一個初級公社。又過了四年,全國建立人民公社的條件已經成熟,現在才開始搞大規模的專項活動。
因此,無論是國家一號文件,還是新成立的國家鄉村振興局,他都只是解釋鄉鎮體制改革。人民公社回歸的準備工作剛剛開始。整個計劃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完成。因此,小粉紅需要等上幾年,才能在心裡過上幸福的生活。請不要擔心,請給幸福一點時間。總之,回歸人民公社是中國農村所謂體制改革的根本目標。從這個角度看,中國農村的苦難日子將比城市來得早。然而,這並不奇怪。中國傳統的發展模式是城市得到好處,農村付出代價。一直都是這樣。統治階級利用農民,鼓勵農民,最後犧牲農民。多年來,這一直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但這次農村經濟和中國人民的改革真的能回到計劃上來嗎?我們需要知道,當你對另一方施力時,你會同時受到反作用力。換言之,在農村改革的同時,也會遇到來自農村和基層社會的反彈。改革的目的不會按計劃進行。最後,這一系列所謂的結構性改革的最終結果將與目標相去甚遠。這也將對中國社會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具體影響是什麼?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談。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