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50年」第五篇:左營─淡水─澎湖─金門─馬祖
在海軍陸戰隊服役的日子非常辛苦。有一次放假時,松山無意間在高雄的餐館巧遇一位做跑堂的山東人,沒想到竟然是繼母的弟弟,他也跑到台灣來了,在餐館工作。他有機會認識很多當地軍營的軍人,聽松山說在居陸戰隊太辛苦,便幫忙藉由認識的人牽線,介紹他到海軍的無線電總台。
海軍17分團到台灣後解散,大部分的人被分到海軍無線電總台。這裡有將近30台體積很大的收發機,對準出海的戰艦,專門把來自作戰指揮單位收到的關於部署前線的資訊,由報務員翻譯後,發送到各需要的戰艦。松山在報務科擔任「送報兵」,工作是輪班制,做了一年多。
後來,海軍總司令部下了一道命令,要求所有海軍各單位中凡是年齡未滿18歲的,一律調到「海軍士官兵學校」的「幼年兵」隊。此時松山約16-17歲,因此離開了無線電總台,來到士官學校。這個學校原本有11個中隊,每中隊有150人,另外加上了這個幼年兵中隊,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那時的校長是宋長志先生,他也是山東人,不但文武雙全,人又和藹可親,很受學生愛戴。他後來晉升到參謀總長及國防部長。
松山滿18歲之後,被分配到第11中隊,學習軍艦、槍砲、輪機,等等技術。松山選擇了電信班,學習無線電通訊。在11中隊的都是二等兵,算是下等的新兵,並非士官等級。然而松山發現,第3中隊服役的是「上等兵」,級別更高,薪水好很多。於是他寫了一個報告,上呈至教務處,告知自己之前在無線電總台服役時就已有「上等兵」的職級。教務長回覆說,只要有證明,即可轉至第3中隊。松山迅速向無線電總台拿到證明,經批准調到第3中隊。在這裡他需要接受的是收發電報訓練,然而這些都是他以前就已經學會的。半年後畢業,他在士官兵學校前後總共待了兩年。
從士官兵學校畢業後,必須被分配到船上工作。松山第一次分發,被分發至「淡水第一巡防艇隊部」。當年從左營出發,搭火車,需要花12個小時才到達淡水,不像現今有高鐵,三個小時就可以從南到北。
松山隸屬於防字號的第五艇,所謂艇就是小砲艇。每一條艇上配有一位報務員,主要工作是在海岸巡防時監看是否有走私船及中共的船隻,發現異狀需立即打電報告知總部。但松山在此期間都未曾發生過任何事情,大部分時候都是用收音機在聽廣播節目及音樂。跟其他做輪機或其他體力活的兵比起來,這工作算是相當輕鬆。
松山在淡水待了不到一年,收到來自總司令部的命令,被調至澎湖基地的「海軍第二巡防艇隊」的「江秀砲艇」上。澎湖的海軍基地屬於後勤防衛單位,位在測天島的軍區設施包括修理機房、醫院等等,每天會有從馬公島到測天島的往返交通船。全隊有12艘砲艇,都是大砲艇,每條船上的報務室有3個報務相關人員,包括軍官。松山就是在這裡時被升至下士(後來即以海軍下士退役)。他們每半年要換防一次,去前線的金門駐防,休息時再回到澎湖的測天島。江秀砲艇的防地是金門的水頭港軍區。
1954年9月3號,那天早上,除了少數留守船上的人,大部分的人幾乎都下船,到軍區球場進行籃球比賽,松山是參賽球員之一。比賽剛結束,回到船上後沒多久,大約兩點左右,天空中突然無預警地砲彈如雨下,密集式地轟炸,攻勢猛烈,港內到處有爆炸聲。在此之前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因為共軍並無遠程大砲,可以從廈門打至水頭。一時之間,各船隻緊急起錨,靠小金門的山邊避難。但是只要在港內,哪裡都不安全,隨時有被擊中的可能。此時兩條永字號軍艦,一馬當先往外衝,決定先往外駛離港口,左轉繞道,約半小時的行程就能夠到達料羅灣(金門的後方港口)。松山所在的那艘砲艇也決定離開港口,加足馬力,緊跟其後,跟著永字號往外衝。從望遠鏡中,他們可以看到對岸又駛出來了一條大船,對著這裡不停止地放砲。他說這是服役後第一次真正面對戰役,但更接近真實的狀況,應該只能說是被打,而非對打。他記得經過港口時,前後左右所見的都是砲彈爆炸的景象,船身劇烈地震盪搖晃。松山渾身發抖,嘴巴乾渴,腦海裡不停地回想重要的往事,一遍又一遍,已做好隨時為國捐軀的心理準備。當他們終於衝出火網,船身剛一轉彎,大家正慶幸未被砲彈擊中時,忽然船慢慢停了下來。輪機長報告推進器被炸損,船身已經失去動力。幸好此時已進入了安全地帶。這真的是不幸中的大幸,不然若早一點停下來,全員就只能坐以待斃地被轟炸。
作為報務員的松山奉命趕緊發電報求救。不久,拖船趕來將他們的船拖到料羅灣。劫後餘生,人人都像得了一場大病,驚心動魄,口乾舌燥。
當時停留在港口的那些船隻,有些就不幸被打沈了。
此為「九三砲戰」,在歷史上又稱為「第一次台海危機」(First Taiwan Strait Crisis)。原來此時韓戰剛剛結束,中共有許多撤回至南部沿岸的砲兵,這次的攻擊正是來自金門對面的廈門。之後的「八二三砲戰」(1958-1979),稱為「第二次台海危機」(Second Taiwan Strait Crisis)。八二三
在那段期間,金門防衛司令部的總司令,劉玉章,是山東人。他從軍離開山東幾十年,隨國民黨來台,母親仍留在山東。金門砲戰時期,中共特地把他媽媽從山東帶來廈門,用擴音器對著金門廣播,親情喊話:「章兒啊!你趕快回來吧!三十年不見,媽媽好想你!」許多同袍聽了都深感不忍。於是政戰部主任建議總司令移至地下防空洞中,理由雖是讓他休息,但其實是擔心他受到影響,所以不要讓他聽到,地面交由副司令來指揮。
(註:金門的軍隊要塞是在1949年6月之後才成立的,並開始構築島上工事,鋪設通信線路。大金門島東部山高岸陡,不易攀登;西半部地勢較平坦,其北岸為泥沙灘,利於登陸,是防守重點。對岸的廈門市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方的福建省,金門大島就在其外海,距離僅有10公里(6.2 miles)。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後佔有金門,這是距離中共領土最近的地方,也是幾十年來保衛台灣海峽最重要的防禦基地。)
「九三砲戰」之後,松山被調到海軍的永康軍艦上,在馬祖列島駐防。他又遇到過一次與對岸交手的海戰。這一次我方完全有準備,戰鬥力十足,成功把敵艦擊沈,艦長及官兵們都記功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