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體內住著人類學家 09》少年不識麻滋味

yoding
·
·
IPFS
·
飲食的香麻,口水氾濫;知覺的麻,主要特徵是無力,可能伴隨著痠痛感,多數時候是用力過度或姿勢錯誤所致。

台灣飲食調味重醬油、糖與鹽,如果沒有去和世上其他的食物比對,我們不會知道。

而許多傳入來台的食物在此都會有台味變體,昨晚我吃的便當裡有道麻婆豆腐,大抵就是這樣一回事,豆腐跟豆瓣炒和在一起,加點調味還煞有其事,如果我不曾知道這道菜其實該有肉末,有花椒,該讓人口舌發「麻」,口水無法自主地流的話。

與花椒的初相遇,不知道是我在遙遠西部吃到的口水雞,還是在交換學校外的涼麵館,但那時我沒能很好地辨識這種滋味,一直到在台北東豐街陸光小館偶然點了酸白菜肉絲,裡頭點綴的花椒香麻讓人記憶深刻,後來又有南京東路巷內老罈香的麻婆豆腐,我才真正知道我喜歡這個味道。

花椒與香蕉

花椒是川菜重要的調味料,也是農民重要的收入來源。

2008年阿潑前往四川做川震主題的田野後,寫成了〈花椒與香蕉〉收錄在《日常的中斷》裡,不知道她是否也和我一樣喜歡上這陌生味道,但川境羌寨的花椒在川震後被賦予重振經濟的期待,讓她想起了九二一後南投中寮的香蕉,花椒和香蕉在兩國異地都乘載了鄉村農民的希望。黝黑的椒農何有信拾起花椒,告訴阿潑:「六月只要能開出長長的花,這年就會是豐收的一年」;在海的這端,同樣為了震後重建,蕉農廖學堂則問:「我的故鄉,有沒有可能變得不一樣?」

環境裡的震盪,讓川境內的人期待花椒的分銷體系能擺脫困境,幫助農產自眼前破碎的地景送往城市,將餐館裡的麻香滋味換作農村生存所需。

但「麻」滋味卻讓我想起另一場破碎。

另一場巨震

2019年冬天,我解鎖許多奇特的人生成就,第一是在該要畢業的校園裡面,跟著網路上成團的陌生網友一起工作了一下午,晚餐到點人也就散了,但期間不時有陸續加入的新人,直至工作完成。第二是在無名夜晚,跟不認識的人一起擠在酒店小房間,一起拆信到天明,只為趕在時限前整理好各地寄來的郵件。第三是,默默加入被爸媽邀請但我始終忽視的臉書地方社團,轉發粉專「青春藏了誰」的文章,也在街頭跟不認識的人宣講、求連署。

種種努力,在 2018 年 11 月 24 日,中選會開出同婚公投案的票選結果後,變成一場精神上的大地震。

我人生第一次被選舉結果麻到後腦勺:「怎麼會這樣?」

念政治的朋友檢討起文山區候選人的競選路線,認為整場運動造就神,卻沒能真正推進目標,也有人檢討起年輕世代沒能讓其他世代同理訴求,只是在認同上做出界線劃分。失敗的原因眾聲喧嘩,唯一確定的是那時的我們明明那麼努力,卻終究沒能走出自己的圈子,識別出整體的意向以及可努力的路徑。

「都是萌萌作祟拉!」,都是他們,另一個族群,冥頑不靈,搞不清楚現實,網路世界的氛圍有部分陷於此。

「週末市場大爆滿,這些人不知道要遵守防疫距離,減少外出嗎?」一樣的句式,在這兩天改成防疫主題重現。

大家都很緊張,很恐慌,上街的人也是,一直降不下去的三級緊戒,四級兵推,疫苗口水戰,好像都在預告即將到來的災難。

台灣人正準備進入一種「麻木」的狀態,從一開始懷抱著「熬過5/28就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到看著確診人數沒有下降、接著校正回歸、強化三級,我們心中開始長出懷疑跟無力,之後也許會對每日的死亡人數感覺麻痺。在疫苗問題解決以前,情況可能很難好起來了,而且搞不好會封城,這個政府到底在做什麼,真是爛死了,一連串往下想大概會連結出以下。

可是這串聯想最後也只能停止在下次選舉替換下執政黨,對於眼前的現況沒有實質幫助,指責市場人潮的人是否還記得幾年前爭取同婚公投的影子?有些上街的人是不得不,如果沒有被寫出來誰知道?

跟疫情一樣可怕的是,不同立場信仰的人群,又因為恐懼對立且撕裂,面對這樣一場危機,我們如何知道整體的局勢,並且辨識出可努力的路徑?

如果橫亙在我們前面的真的是一場危機,我們如何避免,災後又能怎樣能找到像跟花椒、香蕉一樣的重建媒介?


後記:跟你分享我的視界,也請分享你的給我

前面寫〈也許我體內住著人類學家〉系列,是為了出清記憶,但本篇是現在進行式,不知道是否受最近讀的《日常的中斷》影響,我不自覺把 COVID-19 看作一場災難,並且想著我們,此時此刻正在如何面對著。跟一位馬來西亞友人談到疫情,她說:

我們是這個時代的親歷者,都眼見著covid的敘事如果一再被翻轉和被騎劫。我們要做的是記錄下來,用書寫的用記憶的都好。 If we doesn't write our stories, someone else will write it become their vitory.

對啊,我們正在寫歷史,雖然紛紛擾擾地,可是有人在臉書上細細寫了萬華地區的暖心店家、無償捐贈物資的優質店家;有關注消防員權益的工會,在爭取政府關注烈日下出勤、無法在任務中穿脫隔離衣的處境;好些人在發揮自己的能力,我也不能落後。

所以特別想寫下自己的想法,不過關於 COVID-19,現階段在台灣最重要的是公衛資訊的推廣,以及分流、防疫措施的落實。這方面一推報導者對疫苗資訊的詳盡整理,二推林韋地醫師在本站的系列文章,當中尤其喜歡「台灣社會「特殊性」的意識形態」這篇。

最後,第無數次推薦「林氏璧孔醫師的新冠病毒討論會」作為理解疫情現況、新知、他人感受的來源。

(對,我沒寫疫苗,因為疫苗打了也是半個月後的事,何況要打到群體免疫也要時間,所以它不在我的優先事項裡,不過我知道長期解方還繫在疫苗上。)

這是一個好節目,也讓許多人有機會抒發

一起攜手度過疫情,會好起來的。
「六月只要能開出長長的花,這年就會是豐收的一年」,就跟花椒一樣。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yoding記憶好比金魚,固執像牛,合起來變成貪吃愛散步的金牛座。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城市現場考古隊,暨遠行鬧鈴

2021 年後回顧 :建造與清理

一段享受,但理應保持距離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