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子曰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蒙古草原 天气 晴

子曰
·
现代性大笔一挥,给我们良好的生活,可是就在这样光辉之下,也许有人也会生活在阴影当中。想的更远一些,就如《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说的,人类从石器时代,到农业时代,再到工业时代,直至当下的信息时代,我们到底是因为现代化的一步步的来临,变的更幸福了,还是更焦虑更忙碌了?

前天看豆瓣9.5分纪录片《蒙古草原 天气晴》。看完后呆坐在沙发,一时回不过神来,竟无语凝噎。

人类的情感很多都是相通的

翻着自己刚回深圳那几天记录生活的视频,突然有种时空交叉,平行宇宙之感。

纪录片一共3段素材,分别拍摄于1999,2001,2004年,出生于93年的叫普吉的小女孩也许最后一拨生活在这个地球的上的牧人。拍摄素材显示,小女孩的童年几乎就与羊群,草原,牧场,这样人迹罕至的地区相关,与现代生活几乎隔离。

拥挤的城市中我时常去楼顶,我们已经彻底远离了游牧时代了

那个年代恰逢蒙古这个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样的时代的转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际遇,可是作为在大转变中反应稍微迟一些,动作稍微慢一些的人也许是个悲剧。比如普吉的妈妈竟然因为没有救护车愿意来草原,就算自行带病前往城市就医时,却因为没有保险,没有现金而被赶出医院,导致无法就医,而这样因为人的因素而去世。真是令人发指。

这样的现代性大笔一挥,给我们良好的生活,可是就在这样光辉之下,也许有人也会生活在阴影当中。想的更远一些,就如《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说的,人类从石器时代,到农业时代,再到工业时代,直至当下的信息时代,我们到底是因为现代化的一步步的来临,变的更幸福了,还是更焦虑更忙碌了?

买咖啡的路上看到城市丛林中忙碌的人们

纪录片把我的思维从此时此刻的城市丛林,拉回了20多年前的书信年代。那时候以定居方式生活的你我与蒙古牧民的生活对比,还有这20多年我们的物质生活的线性向上提升,这样的双重对比,让我在怜悯的情绪中又掺杂着一丝庆幸之感。如果我的生活与20年前的牧民置换,我对世界会有什么样的认知,又有什么样的想象?真是五味杂陈。

纪录片中牧民生活的细节就是李娟笔下描述的阿勒泰牧民生活的影像呈现,这些影像与文字都扩展了我对生命可能性的想象,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生命宽度吧。

不过此时此刻的城市生活,还有彼时彼人的游牧生活,我们作为人应该都会有大致一样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吧。可是不巧的就是,外在的世界总会以无常,无意义这样的遭遇重锤我们。该怎么面对生活的难呀,干脆就耕好自己的那亩田,偶尔抬起头,看看天地间风景吧.


CC BY-NC-ND 2.0 授权